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60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装配性能优良,并包括可以顺利操作的指示器。其中,线圈块和触头转换机构设置在基板上,壳体覆盖基板,对线圈块励磁和消磁以转动可动铁件,并且,通过卡操作可动接触件,从而形成和断开接触。在基板内形成承载部分,并且还设置有通过可动铁件的转动而进行操作的指示器。该指示器具有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其包括被所述基板的承载部分可转动支承的枢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传统地,存在一种电磁继电器,其适用于通过线圈块的励磁和消磁来驱动可动件,从而操作指示器。(例如,参见WO01/48777 A1)。但是,在这种电磁继电器中,由于指示器被按压并固定到基板上,根据按压位置,指示器可能没有成功地连接到可动件上,并且,电磁继电器的装配性不令人满意。此外,由于指示器在操作中弯曲,需要过量的力来驱动可动件,并且线圈块中的能量消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具有优秀的可装配性,并包括可以顺利操作的指示器。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设置有位于基板上的线圈块和触头转换机构,并用壳体覆盖该基板,该电磁继电器适用于对所述线圈块励磁和消磁以转动可动铁件;并且,利用卡操作可动接触件,从而打开和闭合触头,其中,承载部分形成在所述基板上,设置通过可动铁件的旋转得到操作的指示器,并且,所述指示器具有可弹性变形结构,该结构包括位于基板的所述承载部分中、被可旋转支承的枢轴。利用这种结构,在将指示器附连到所述基板上的过程中,该枢轴仅需要在弹性变形时和所述承载部分啮合,并且,该电磁继电器具有优良的可装配性。由于所述枢轴可旋转地被所述承载部分支承,所以,可以顺利地操作该指示器,并且可以减小线圈块中的电能消耗。优选地,该指示器包括引导部分,其引导指示器,使形成在卡中的引导接收部分可以防止指示器的向上运动,这样可以可靠地防止指示器的操作故障。优选地,该指示器具有位于其上端的指示件,还包括位于指示件和枢轴之间的引导部分,这样,指示件的运动长度可以相对卡的运动长度得到放大,从而可以容易地确认操作。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分由轴部分构成,所述引导接收部分形成为基本U形,用以从上部分引导所述轴部分,这样,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指示器的操作故障。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突起部分,该突起部分形成供所述指示器的指示件进行操作的空间,这样,可以将所述指示器的指示部分定位于可视性优良的位置。优选地,在壳体的上表面上安装盖,在盖中形成窗部,该窗部使得指示部分仅当线圈块受激励且指示器操作时是可视的,这样,可以容易地确认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透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盖被去掉后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为在图2中所示的状态下去掉壳体后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为图1的剖视图;图5为基板和触头转换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图6为指示器的透视图;图7为卡的透视图;图8为线圈块和可动铁件的透视图;图9A为LED支持件的透视图;图9B为LED的透视图;图10A为LED支持件的底视图;图10B为图10A中沿XB-XB线的剖视图;图10C为图10A中沿XC-XC线的剖视图;图11为盖的分解透视图;图12A为盖的平面图;图12B为图12A的底视图;图12C为电磁继电器的内部机构的部分前正视图; 图13A至图13C为示出操作杆被从图12A至12C所示状态移动至第一打开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14A至图14C为示出操作杆被从图13A至13C所述状态移动至第二打开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1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操作杆的平视图;图15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操作杆的前视图;图1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基板和触头转换机构的分解透视图;图17A和17B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卡的透视图;和图1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盖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1至4示出了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通常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线圈块2和触头转换机构3设置在基板1上,壳体4覆盖基板1,指示块5设置在壳体4的上表面上。如图3和5所示,基板1被第一隔绝壁6分成设置有线圈块2的第一区域和设置有触头转换机构3的第二区域。在第一隔绝壁6的侧部分上形成锁定突起部分7,该锁定突起部分锁定在壳体4的锁定孔36(以后将给予描述)内,从而将壳体4附连在基板1上。此外,第二区域被第二隔绝壁8和第三隔绝壁9分成安装有第一固定接触件25的区域、安装有可动接触件24的区域和安装有第二固定接触件26的区域。在第二隔绝壁8的侧部上形成承载孔10。将在以下描述的指示器31被承载孔10可转动地支承。如图4和8所示,线圈块2通过经由线轴12围绕铁芯11缠绕线圈13而构成。以近似L形状弯曲的轭14的水平平面部分14a被填嵌安装于铁芯11的下端。轭14的垂直平面部分14b沿着缠绕线圈13向上延伸,铰链弹簧15固定到轭14的一个侧面上。可动铁件16被可摆动地支持在轭14的垂直平面部分14b的上端上。如图8所示,在该可动铁件16中,具有较小宽度的压力接收部分18通过一个弯曲部分从被吸引部分17延伸,该被吸引部分被铁芯11的吸引表面11a吸引。将可动铁件16连接到卡27的连接部分19形成在压力接收部分18的一梢端,该卡27将在以下描述。可动铁件16通过铰链弹簧15的施压件15a压到该压力接收部分18上。如果线圈块2处于消磁状态,被吸引部分17转动,从而离开铁芯11的吸引表面11a。如图8所示,线轴12在第一线圈端子20处固定到上端环形部分12a,在第二线圈端子21处固定到下端环形部分12b。在第一线圈端子20中,线圈13缠绕位于该线圈端子下端的腿部分22,从将在以下描述的LED 50延伸出的引线54连接至电连接部分23的上端平面上。垂直延伸的突出脊23a形成在该电连接部分23的中部,这样,可以可靠地执行电连接部分23和引线54之间的电连接。如图4所示,线圈13包括第一线圈13a,其缠绕线轴12的主体,并分别和第一线圈端子20连接;以及,第二线圈13b,其缠绕在缠绕线圈13的外周,并分别和第二线圈端子21连接。因此,当为第二线圈端子21施加电压以将电流输送给外周侧上的第二线圈13b时,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在内周侧的第一线圈13a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可以在第一线圈端子20之间产生电势差。如图5所示,所述触头转换机构3包括可动接触件24以及分别设置在可动接触件24两侧上的第一固定接触件25和第二固定接触件26。该可动接触件24呈扁平状。在可动接触件24的上端,一体地形成有在其两个表面上露出的可动触头24a。该可动接触件24的下端具有端子部分24b。此外,在可动触头24a的下部附近形成通孔24c。第一固定接触件25和第二固定接触件26两者均呈扁平状。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5和第二固定接触件26的上端一体地形成第一固定触头25a和第二固定触头26a,可动触头24a和该第一固定触头25a、第二固定触头26a接触和分离。此外,固定接触件25和26两者的下侧均以曲柄形状弯曲,形成从基板1的下表面延伸出的端子部分25b和26b。在第一固定接触件25的上侧形成有槽25c,该槽从第一固定触头25a的附近垂直延伸出。可动接触件24通过锁定在可动铁件16一端上的卡27操作。如图7所示,该卡27包括形成在扁平状主体的中部上的推动突起部分28,设置在该推动突起部分28的梢端上的突起28a穿过可动接触件24的通孔24c。靠近推动突起部分28的上部形成有矩形孔29,并且可动铁件16的连接部分19连接至该矩形孔29。基本U形的引导接收部分30形成在卡27的两侧上。可以通过指示器31容易地确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设置有位于基板上的线圈块和触头转换机构,并用壳体覆盖该基板,该电磁继电器适用于对所述线圈块励磁和消磁以转动可动铁件,并利用卡操作可动接触件,从而打开和闭合触头,    其中,承载部分形成在所述基板上,设置通过可动铁件的旋转而被操作的指示器,并且,所述指示器具有可弹性变形结构,该结构包括位于基板的所述承载部分中的、被可旋转支承的枢轴。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4-24 120309/03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设置有位于基板上的线圈块和触头转换机构,并用壳体覆盖该基板,该电磁继电器适用于对所述线圈块励磁和消磁以转动可动铁件,并利用卡操作可动接触件,从而打开和闭合触头,其中,承载部分形成在所述基板上,设置通过可动铁件的旋转而被操作的指示器,并且,所述指示器具有可弹性变形结构,该结构包括位于基板的所述承载部分中的、被可旋转支承的枢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中,所述指示器包括引导部分,其引导指示器,从而可以通过形成在所述卡中的引导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猿渡庸二郎矢野启介古庄伸一藤原哲也箕轮亮太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