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57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7
本公开涉及一种冰板,该冰板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构造为使得相邻的两个冰板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在第一配合状态,一个冰板所属的第一凹凸结构能够与另一个冰板所属的第二凹凸结构凹凸配合接触而使得该两个冰板彼此嵌套,在第二配合状态,一个冰板的所属第一凹凸结构能够与另一个冰板的所属第一凹凸结构凸凸配合接触并通过彼此对应的凹部共同限定用于冰板散热的通风孔道。本公开提供的冰板一方面能够实现快速冻结,另一方面还能够节省运输空间,降低运输成本。低运输成本。低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板


[0001]本公开涉及冷链仓储及包装
,具体地,涉及一种冰板。

技术介绍

[0002]在生鲜及冷冻商品等货物的运输包装过程中,为了达到产品低温保鲜的目的,通常会大量使用到冷冻及冷藏冰板等冷媒。冷冻及冷藏冰板等冷媒通常放置在冷库进行冷冻,然而受到冷库制冷功率及冰板数量的影响,现有的冰板冷冻速度较慢,完全冻结通常需要几十个小时甚至一周时间。另外,现有的冰板所占用的运输空间较大,运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板,该冰板一方面能够实现快速冻结,另一方面还能够节省运输空间,降低运输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冰板,所述冰板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构造为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冰板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在所述第一配合状态,一个冰板所属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能够与另一个冰板所属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凹凸配合接触而使得该两个冰板彼此嵌套,在所述第二配合状态,一个冰板的所属第一凹凸结构能够与另一个冰板的所属第一凹凸结构凸凸配合接触并通过彼此对应的凹部共同限定用于冰板散热的通风孔道。
[0005]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分别形成为波浪起伏的连续凹凸结构。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一体成型在所述冰板上,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凹部向所述第二端面凸出以形成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凸部,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的凹部向所述第一端面凸出以形成所述第一凹凸结构的凸部。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的凸部分别具有相互平行的顶表面。
[0008]可选地,所述凸部的所述顶表面上具有第三凹凸结构,在所述第二配合状态,相互配合的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的所述凸部中的所述第三凹凸结构相互凹凸配合。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中的凸部构造为条状凸起,凹部由相邻两条所述条状凸起间隔形成,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均具有等腰梯形截面。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中的凸部和凹部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并且在所述冰板上间隔均匀分布。
[0011]可选地,所述冰板上设置有提手结构,所述提手结构构造为提手孔。
[0012]可选地,所述提手孔包括具有圆形截面的第一提手孔和具有半圆形截面的第二提手孔,所述第二提手孔为两个并且彼此背对地设置在所述冰板的中心,所述第一提手孔为多个并且围绕所述第二提手孔均匀分布。
[0013]可选地,所述冰板构造为矩形板状结构,该矩形板状结构的四角构造为圆角结构。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冰板中,通过冰板的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使得相邻的两个冰板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从而使得冰板在运输过程以及冷冻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堆叠方式。其中,在第一配合状态时,一个冰板所属的第一凹凸结构能够与另一个冰板所属的第二凹凸结构凹凸配合接触而使得该两个冰板彼此嵌套,即,在第一配合状态下,冰板能够堆叠,从而用于节省运输空间,便于降低冰板的运输成本。在第二配合状态时,一个冰板的所属第一凹凸结构能够与另一个冰板的所属第一凹凸结构凸凸配合接触并通过彼此对应的凹部共同限定用于冰板散热的通风孔道,即,在第二配合状态下,相邻的两个冰板之间能够通过彼此的凹部共同限定出用于冰板散热的通风孔道,从而能够增加冰板的换热面积,有利于提高冰板的冻结效率。因此,通过本公开提供的冰板一方面能够实现快速冻结,另一方面还能够节省运输空间,降低运输成本。
[00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冰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冰板处于第一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冰板处于第二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冰板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第一提手孔和第二提手孔。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冰板;11

第一端面;12

第二端面;2

第一凹凸结构;3

第二凹凸结构;4

凹部;5

凸部;51

顶表面;6

通风孔道;7

提手结构;71

提手孔;711

第一提手孔;712

第二提手孔;8

圆角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4]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轮廓而言的内、外;另外,“第一”、“第二”等词的使用目的在于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25]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板,图1至图4示出了该冰板的一种实施例。其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所述冰板1在高度方向上可以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所述第一端面11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2,所述第二端面12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3,所述第一凹凸结构2和第二凹凸结构3构造为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冰板1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在所述第一配合状态,一个冰板1所属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2能够与另一个冰板1所属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凹凸配合接触而使得该两个冰板1彼此嵌套,在所述
第二配合状态,一个冰板1的所属第一凹凸结构2能够与另一个冰板1的所属第一凹凸结构2凸凸配合接触并通过彼此对应的凹部4共同限定用于冰板1散热的通风孔道6。
[00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冰板中,通过冰板1的第一凹凸结构2和第二凹凸结构3,使得相邻的两个冰板1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从而使得冰板1在运输过程以及冷冻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堆叠方式。其中,在第一配合状态时,一个冰板1所属的第一凹凸结构2能够与另一个冰板1所属的第二凹凸结构3凹凸配合接触而使得该两个冰板1彼此嵌套,即,在第一配合状态下,冰板1能够堆叠,从而用于节省运输空间,便于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板(1)在高度方向上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所述第一端面(11)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2),所述第二端面(12)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3),所述第一凹凸结构(2)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构造为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冰板(1)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在所述第一配合状态,一个冰板(1)所属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2)能够与另一个冰板(1)所属的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凹凸配合接触而使得该两个冰板(1)彼此嵌套,在所述第二配合状态,一个冰板(1)的所属第一凹凸结构(2)能够与另一个冰板(1)的所属第一凹凸结构(2)凸凸配合接触并通过彼此对应的凹部(4)共同限定用于冰板(1)散热的通风孔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2)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分别形成为波浪起伏的连续凹凸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2)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一体成型在所述冰板(1)上,所述第一凹凸结构(2)的凹部(4)向所述第二端面(12)凸出以形成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的凸部(5),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的凹部(4)向所述第一端面(11)凸出以形成所述第一凹凸结构(2)的凸部(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结构(2)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3)的凸部(5)分别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涛张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