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供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在底部装有渗透能力低于土壤的多孔物质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利用现有的花盆,代替人将水或营养液长时间、按需、按量供给盆栽植物或花卉的器械;根据不同植物或花卉的生长特性选择具有不同渗透性能的多孔物质,可以使植物或花卉长时间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树木的浇水。(*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园林,特别是给植物定量供水的器械。盆栽植物必须按照植物所需要的水或营养液的定时、定量供给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对于家庭养殖盆栽植物或花卉的个人来说,由于对所养盆栽植物或花卉的生长特性不甚了解、或由于工作等原因常常疏于管理而导致其生长不良以至于死亡;而对于园林企业或部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植物或花卉生长更加茂盛是其追求的目标;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提供一种能代替人将水或营养液长时间、按需、按量供给盆栽植物或花卉的器械来满足需要。中国专利局于1992年9月23日公告了一种名称为“可调节花盆自动供水器”(申请号92202071.X)的技术专利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原理是利用毛细管现象,在现有花盆的底部装有自动供水器向花盆中的植物或花卉根部浇水或提供营养液;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在现有花盆的底部增加了一个自动供水器使花盆和植物或花卉的重心升高,这样在占有更多有限空间的同时又增加了不稳定性。因此就需要一种更为简单实用,既利用现有花盆,又不增加高度,还能自动供水的器械,来解决向盆栽植物或花卉长时间浇水或提供营养液的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利用大气压力直接向盆栽植物或花卉根部输送水或营养液的自动供水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是将底部有多孔物质的容器中装有水或营养液,并从花盆中土壤的上面向下直接插到盆栽植物或花卉的根部;其中所采用的多孔物质的渗透能力低于土壤的渗透能力,其目的是用于减缓水或营养液的渗透速度;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容器中的水或营养液被连续不断地、缓慢地渗透到盆栽植物或花卉的根部,来满足盆栽植物或花卉生长的需要,从而实现了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由两头开通的容器筒(1)和装在其下部口中的下堵头(3)组成。其中,下堵头(3)的材料是多孔物质,而且多孔物质的渗透性低于土壤的渗透性。在使用时,将注有水或营养液的自动供水器上装有下堵头(3)的一边插入到花盆中植物或花卉根部,而另一边则露出土壤;这样水或营养液在其上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透过下堵头(3)渗透到土壤中,并由下堵头(3)材料的渗透性决定水或营养液的渗透速度,根据不同植物或花卉的生长特性选择具有不同渗透性能的多孔物质,就能够使花盆中植物或花卉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因此就完成了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在底部装有渗透能力低于土壤的多孔物质的结构,提供了一种利用现有的花盆,代替人将水或营养液长时间、按需、按量供给盆栽植物或花卉的器械;根据不同植物或花卉的生长特性选择具有不同渗透性能的多孔物质,可以使植物或花卉长时间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由于长时间不用浇水,也就降低了浇水次数,节省了劳力,节约了开支,从而提高了效益。本技术还特别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树木的浇水。附图说明图1自动供水器结构图1.容器筒2.上堵头3.通气孔4.水或营养液5.下堵头p-水或营养液上部空气压力为了减少装在本技术中水或营养液的蒸发,本技术还在容器筒(1)的上部装有带有通气孔(3)的上堵头(2)。当通气孔(3)孔较小,而上堵头(2)较宽时,就形成了细长孔(阻尼孔),这时本技术中水或营养液上部空气压力p低于外界大气压力,从而也使水或营养液的渗透速度降低,因此在不更换下堵头(3)的材料的情况下,同样实现了调节水或营养液渗透速度的目的,而且是一个简单实用的办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供水器,由容器筒(1)、下堵头(3)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筒(1)两头开通,下堵头(3)装在容器筒(1)的下部口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供水器,由容器筒(1)、下堵头(3)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筒(1)两头开通,下堵头(3)装在容器筒(1)的下部口中。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水器,其特征在于下堵头(3)的材料是多孔物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振邦王传金樊友军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