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单极断开单元的多极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08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极断路器,包括:单极断开单元,其形状为盒,具有两个大的侧面(44),并具有至少一个与至少一个静态触点(9)结合操作的可动触点(8);一操作机构(17),共用于一组断开单元(2),来控制所述单元的触点打开或关闭;第一线路侧电连接装置;和第二负载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单元(2)被分组在两个叠置的层上,至少一层包括至少一对单元,该操作机构(17)包括同时驱动每一层的单极断开单元(2)的机械连接装置(13,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极断路器,包括单极断开单元、操作机构、第一线路侧电连接装置和第二负荷端电连接装置。单极断开单元为盒形,有两个大的侧面,并具有至少一个与至少一个静态触点结合操作的可动触点。操作机构对一套断开单元是共用的,控制所述这些单元的触点打开或关闭。
技术介绍
特别地在专利FR-A-2682531、US6448522B1和WO00/30228A1中已经描述了以公知的方式使用单极断开单元实现多极断路器。每个单极断开单元组成断开子组件,该断开子组件装在形成多极断路器的盒的外壳中。断路器的每一个电极包括至少一个单电极单元,该单电极单元具有至少一个与电弧隔板相联的旋转触点。该单极断开单元保持在一由模制塑料材料制成的盒内。该单元至该设备其余部分的电连接是通过两个连接到静态触点的连接垫片执行的。这种包括所述断开单元的模块系统的优点之一特别地是降低断路器制造、组装成本。单极断开单元在多极断路器内位置的设置,各个实施例可以不同。取决于断开单元的位置,各个单元之间可能存在大的定位应力。另外,该单元的操作机构和不同单元之间的机械连接有时需要很高的操作精度。专利WO00/30228A1提供了一种多极断路器,包括相互对齐的断开单元。这种对齐是通过沿一垂直于电力线连接汇流条的轴线执行的。多极断路器连接到该电力线连接汇流条。这种单极单元的设置能根据该多极断路器的宽度来减小该多极断路器的尺寸,但是,会对制造和操作产生不可忽略的限制。这种设置涉及将不同单元连接到固定于相应条的接触夹所需的铜长度的增加。当强电流流过该设备时,导线长度过长会导致设备升温。另外,该单元的控制由杆件形成的机械控制系统执行,杆件过长会导致该系统机械结构更加复杂、可靠度降低且响应时间增长。而且断开气体的回收、去除和过滤复杂。由于这些断开单元相互的设置和隔离距离,使得每一个断开单元实际上必须与一个去除系统相联。另外,电力线连接汇流条的条之间的距离比各单元并列放置的断路器的距离大。专利FR-A-2682531或US6448522B1提出的多极断路器中,全部断开单元均并列放置。这些解决方案好处在于断开单元操作机构简单且机械连接可靠。然而,与文献WO00/30228A1中所述方案相比,这种类型的多极断路器的宽度增加了。当电路面板尺寸受限和必须包含多个多极断路器时,宽度增加就成为一个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修改现有技术的缺点以便提出一种尺寸减小和制造简单的多极断路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单元之间的机械连接简单化的断路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极断路器,包括被分组在两个叠置的层上的断开单元,至少一个层包括至少一对单元,操作机构包括能同时驱动每一层的单极断开单元的机械连接装置。在一特定实施例中,每一层的断开单元包括结合到至少一个曲柄的至少一个连杆,每一层的曲柄通过一操作杆相互连接,该操作机构同时驱动该单极断开单元的曲柄。有利地,该断路器由至少三个单极断开单元形成,该至少三个单极断开单元包括第一层上成组的一对单元和在第二层上的一个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该断路器由四个单极断开单元形成,该四个单极断开单元包括第一层上的第一对单元和第二层上的第二对单元。优选地,第一层的断开单元的底部表面分别与第二层的断开单元的底部表面邻接。有利地,单元的两个层沿着单元的纵向轴向方向相互偏移,形成一气体去除柱,该气体从断开单元的底部排放开口放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气体去除柱的纵向轴线垂直于断开单元的纵向轴线。优选地,连接至一个和同对的单元电力线连接汇流条的连接条,各长度之间的差异,大致与分开所述条的距离相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设置在该断路器盒的前表面底部的凸起,一方面能使该断路器定位在电路面板的位置上,另一方面也能使所述断路器旋转,以便逐渐将接触夹连接至电力线连接汇流条,断路器运动所绕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断路器的侧表面延伸。优选地,对连接端子或扁形接头进行连接并相对于第一连接条定位,使该断路器前表面所在的平面和连接到所述连接端子或扁形接头的导电体的轴线之间存在一个间隙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的一保护导轨,设置在电力线连接汇流条上,包括至少三组平行的对齐孔,每组对齐孔分别面向一电源连接条设置,且使接触夹穿过并固定在上面限定的所述断路器条。优选地,各组中的对齐孔相互隔开的间距,等于断路器的一个和相同电极的接触夹分开的距离。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而非限制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四电极断路器的内部透视视图;图2是与根据图1断路器相关联的操作机构和单极单元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断路器的透视图;图4是设置在两个叠置的层上的单极单元的透视图;图5至7以简化图形式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两个断路器设置在一电路面板上的情形;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三电极断路器的示意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1至4所示的实施例,多极断路器1包括四个单极断开单元2。每个断开单元2包括一整体上为平行六面体的模塑盒,其具有一顶面3、一底面4和两个平行的大的侧面44。一可动触点桥安装在所述单元中。所述桥被垂直于平行大侧面44延伸的一条5支撑。这种类型的断开单元在本申请人中请的专利FR-A-2622347中详细地描述。在现有技术中可以看到围绕着一旋转轴6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的双断开触点。这种旋转触点由一对分别在旋转轴6和两个相对的可动触点8之间延伸的杆臂7形成。两个相对的可动触点8与两个静态触点9结合操作。这样,可以看到两对触点,每一对由一静态触点9和一可动触点8形成。触点桥能绕着轴线垂直于断开单元2两个平行大侧面44的旋转轴6旋转。通过两个相对的弹簧该可动触点桥浮动安装在条5上。自然地可清楚知道,其它任何设备都能使用,尤其是单断开设备。每一对触点与带去离子板的电弧隔板10相联。在每一个电弧隔板的后部都设置有将废气排放至电弧隔板2的外部的开口。这样每一个断开单元包括两个开口。第一开口12位于靠近断开单元2的顶面3的位置,称为底部开口的第二开口11位于靠近断开单元2的底面4的位置。单极断开单元为形成断路器1的一个电极的独立单元。将四个单极单元2连接起来就成为四极断路器。将三个单极单元连接起来就成为三极断路器。在四极断路器的情况下,单极断开单元2成对并排设置,通过它们的大侧面44连接。每一对的两个断开单元的条5通过至少一个连杆13机械连接,所述连杆13平行于所述条5的旋转轴6延伸。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两个连杆13。所述连杆13相对于旋转轴6偏心。连接杆13通过包括两个相对的臂的曲柄14结合起来,连接杆13穿过每一个臂。曲柄的旋转轴线与条5的旋转轴6对齐。两对单极断开单元自身通过断开单元2的底面4连接起来。四个单极断开器安装在两个叠置的层上,这样就形成整体平行六面体的紧凑模块,包括两个上部单元和两个下部单元,分别设置在上层和下层上。上层的单元面向断路器1的盒的背面15,相反地下层的单元面向断路器1的前面16。操作机构17固定在上层的一个单极断开单元的顶面3上。该机构17具有一操作曲柄18和一肘环。另外,它包括两个外部金属凸缘,该外部金属凸缘相互平行延伸,二者分开的距离与单极断开单元的宽度大致相当。通过在多极断路器1的盒的背面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极断路器,包括单极断开单元,其形状为盒,具有两个大的侧面(44),并具有至少一个与至少一个静态触点(9)结合操作的可动触点(8);一操作机构(17),共用于一组断开单元(2),来控制所述单元的触点打开或关闭;第一线路侧电连接装置;和第二负载侧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开单元(2)被分组在两个叠置的层上,至少一层包括至少一对单元,该操作机构(17)包括同时驱动每一层的单极断开单元(2)的机械连接装置(13,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层的断开单元包括结合到至少一个曲柄(14)的至少一个连杆(13),每一层的曲柄(14)通过一操作杆(20)相互连接,该操作机构(17)同时驱动该单极断开单元(2)的曲柄(1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由至少三个单极断开单元(2)形成,该至少三个单极断开单元(2)包括分组在第一层上的一对单元和第二层上的一个单元。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由四个单极断开单元(2)形成,该四个单极断开单元(2)包括第一层上的第一对单元和第二层上的第二对单元。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层的断开单元(2)的底部表面(4)分别与第二层的断开单元(2)的底部表面(4)相邻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两层单元沿着单元的纵向轴线(Y)彼此相对偏移,形成一气体去除柱(21),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亨利·奥奎马克·瑟派耐特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