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孔的塑料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08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薄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有孔的塑料薄膜,包括第一塑料薄膜,所述第一塑料薄膜的下表面固定有塑料丝网,所述塑料丝网远离第一塑料薄膜的一面固定有第二塑料薄膜,所述第一塑料薄膜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防静电层,所述第二塑料薄膜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防静电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防静电层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多组分割孔,多个所述通孔和多组分割孔均由第一防静电层的上表面依次贯穿第一防静电层、第一塑料薄膜、塑料丝网、第二塑料薄膜和第二防静电层并与第二防静电层的下表面平齐。该有孔的塑料薄膜,使用方便快捷,承重能力强,不易破裂,而且难以产生静电,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孔的塑料薄膜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薄膜
,具体为一种有孔的塑料薄膜。

技术介绍

[0002]塑料薄膜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了使包装带有一定的透气性,出现了一种有孔的塑料薄膜,但是这种有孔的塑料薄膜强度较低,容易破裂,而且塑料薄膜容易产生静电,而且塑料薄膜较轻容易被静电吸附,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孔的塑料薄膜,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有孔的塑料薄膜强度较低,容易破裂,而且塑料薄膜容易产生静电,容易被静电吸附,不便于人们的使用的缺点。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有孔的塑料薄膜,包括第一塑料薄膜,所述第一塑料薄膜的下表面固定有塑料丝网,所述塑料丝网远离第一塑料薄膜的一面固定有第二塑料薄膜;
[0008]所述第一塑料薄膜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防静电层,所述第二塑料薄膜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防静电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防静电层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多组分割孔,多个所述通孔和多组分割孔均由第一防静电层的上表面依次贯穿第一防静电层、第一塑料薄膜、塑料丝网、第二塑料薄膜和第二防静电层并与第二防静电层的下表面平齐。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分割孔由多个椭圆孔组成,每组分割孔由第一防静电层的正面开设至第一防静电层的背面,便于对塑料薄膜进行分割。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塑料丝网由多条塑料丝相互交叉编织而成,所述塑料丝网的上表面整体贴合在第一塑料薄膜的下表面上,所述塑料丝网的下表面整体贴合在第二塑料薄膜的上表面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静电层整体贴合在第一塑料薄膜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防静电层整体贴合在第二塑料薄膜的下表面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塑料丝网和第二塑料薄膜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一防静电层的厚度等于第一塑料薄膜厚度的一半。
[0013]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孔阵列分布在第一防静电层的上表面,多个所述通孔均与塑料丝网内的多条塑料丝之间留有间隙。
[0014]进一步的,多组所述分割孔等间距的分布在第一防静电层上,多组分割孔均贯穿塑料丝网内多条塑料丝的交点。
[0015]工作原理,该有孔的塑料薄膜,当需要使用时,首先根据待包装物品的大小通过分割孔来对该有孔的塑料薄膜进行分割,接着将该有孔的塑料薄膜包裹在物品上,在该过程中,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能够隔绝第一塑料薄膜和第二塑料薄膜与人体接触,防止产生静电,使得该有孔的塑料薄膜不易吸附到人身上,便于人们使用,然后第一防静电层上的多个通孔能够保持气体的畅通,而且内部的塑料丝网可以使该有孔的塑料薄膜具有较高的抗拉伸性,不易破裂,承重能力强,该有孔的塑料薄膜使用方便快捷,承重能力强,不易破裂,而且难以产生静电,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孔的塑料薄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有孔的塑料薄膜,在使用时,通过在第一塑料薄膜和第二塑料薄膜之间设置有多条塑料丝编织而成的塑料丝网,可以使得塑料薄膜在开孔后依然具有较高的抗拉伸性,不易破裂,承重能力强,解决了现有的有孔的塑料薄膜强度较低,容易破裂的问题。
[0019](2)、该有孔的塑料薄膜,通过在第一塑料薄膜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防静电层,在第二塑料薄膜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防静电层,人们在使用时,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能够防止人们和第一塑料薄膜和第二塑料薄膜接触,难以产生静电,而且不易被静电吸引,解决了现有的有孔的塑料薄膜容易产生静电,容易被静电吸附,不便于人们的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有孔的塑料薄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有孔的塑料薄膜的第一塑料薄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有孔的塑料薄膜的第二塑料薄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有孔的塑料薄膜的平面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有孔的塑料薄膜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第一塑料薄膜;2、塑料丝网;3、第二塑料薄膜;4、第一防静电层;5、第二防静电层;6、通孔;7、分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有孔的塑料薄膜;
[0028]根据图1所示,包括第一塑料薄膜1,其特征在于,第一塑料薄膜1的下表面固定有塑料丝网2,塑料丝网2远离第一塑料薄膜1的一面固定有第二塑料薄膜3,第一塑料薄膜1、塑料丝网2和第二塑料薄膜3的厚度相等,通过在第一塑料薄膜1和第二塑料薄膜3之间设置
有多条塑料丝编织而成的塑料丝网2,可以使得塑料薄膜在开孔后依然具有较高的抗拉伸性,不易破裂,承重能力强,解决了现有的有孔的塑料薄膜强度较低,容易破裂的问题;
[0029]根据图2

5所示,第一塑料薄膜1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防静电层4,第一防静电层4整体贴合在第一塑料薄膜1的上表面上,第二塑料薄膜3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防静电层5,第二防静电层5整体贴合在第二塑料薄膜3的下表面上,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的厚度相等,第一防静电层4的厚度等于第一塑料薄膜1厚度的一半,通过在第一塑料薄膜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防静电层4,在第二塑料薄膜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防静电层5,人们在使用时,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能够防止人们和第一塑料薄膜1 和第二塑料薄膜3接触,难以产生静电,而且不易被静电吸引,解决了现有的有孔的塑料薄膜容易产生静电,容易被静电吸附,不便于人们的使用的问题,第一防静电层4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6,多个通孔6阵列分布在第一防静电层4的上表面,第一防静电层4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多组分割孔7,多组分割孔7等间距的分布在第一防静电层4上,多个通孔6和多组分割孔7均由第一防静电层4的上表面依次贯穿第一防静电层4、第一塑料薄膜1、塑料丝网2、第二塑料薄膜3和第二防静电层5并与第二防静电层5的下表面平齐,多个通孔6均与塑料丝网2内的多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孔的塑料薄膜,包括第一塑料薄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薄膜(1)的下表面固定有塑料丝网(2),所述塑料丝网(2)远离第一塑料薄膜(1)的一面固定有第二塑料薄膜(3);所述第一塑料薄膜(1)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防静电层(4),所述第二塑料薄膜(3)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防静电层(5),所述第一防静电层(4)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6),所述第一防静电层(4)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多组分割孔(7),多个所述通孔(6)和多组分割孔(7)均由第一防静电层(4)的上表面依次贯穿第一防静电层(4)、第一塑料薄膜(1)、塑料丝网(2)、第二塑料薄膜(3)和第二防静电层(5)并与第二防静电层(5)的下表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孔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分割孔(7)由多个椭圆孔组成,每组分割孔(7)由第一防静电层(4)的正面开设至第一防静电层(4)的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孔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丝网(2)由多条塑料丝相互交叉编织而成,所述塑料丝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贝林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