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85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包括护理车主体,所述护理车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竖杆,两个所述一号竖杆前后相对分布,处在后方的两个所述一号竖杆之间等距离设置有两个二号竖杆,且两个所述二号竖杆均与所述护理车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竖杆的内部一体成型有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装置中灯、电动推杆、连接件、弹簧线、鹅颈管、二号竖杆、等结构元件的添加,当医护人员在夜间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通过灯进行照明补光,有效避免了夜晚医护人员推着护理车行走在病房为患者服务时,因光源不充足不稳定导致的针刺伤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

技术介绍

[0002]医院常用医疗器械有外伤处置车、护理车、手术床、手术灯、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血液细胞分析仪、分化分析仪、酶标仪、洗板机、尿液分析仪、超声仪(彩超、B超等)、X线机、核磁共振等。
[0003]其中,护理车是各个科室使用比较平凡的医疗器械之一,但是现有的护理车,当夜晚医护人员推着护理车行走在病房为患者服务时,因光源不充足不稳定而导致的针刺伤及其他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均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因而,急需一种可以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包括护理车主体,所述护理车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竖杆,两个所述一号竖杆前后相对分布,处在后方的两个所述一号竖杆之间等距离设置有两个二号竖杆,且两个所述二号竖杆均与所述护理车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竖杆的内部一体成型有方槽,所述二号竖杆的上表面开设有孔洞,且所述孔洞与所述方槽相连通,所述方槽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方槽的内部下表面靠近所述电动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线,所述弹簧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鹅颈管,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鹅颈管固定连接,所述鹅颈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灯,所述护理车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池。
[0008]优选的,所述护理车主体的前表面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USB接口。
[0009]优选的,所述护理车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方桶,所述方桶的上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方桶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挡板,所述方桶的内部下表面开设有槽孔,且所述槽孔与所述滑槽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护理车主体的左侧嵌设有磁铁。
[0011]优选的,所述护理车主体的前表面上方右侧固定连接有按钮。
[0012]优选的,所述孔洞的上方覆盖有盖子,且所述盖子与所述孔洞可拆卸连接,所述盖子的后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通过铰链与所述二号竖杆转动连接。
[0013]优选的,前后相对的两个所述一号竖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一号横杆,左右相对的所述一号竖杆与所述二号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二号横杆,且两个左右相对的二号竖杆之
间同样固定连接有所述二号横杆。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中,由于装置中灯、电动推杆、连接件、弹簧线、鹅颈管、二号竖杆、等结构元件的添加,当医护人员在夜间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通过灯进行照明补光,有效避免了夜晚医护人员推着护理车行走在病房为患者服务时,因光源不充足不稳定导致的针刺伤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电动推杆、连接件、弹簧线、鹅颈管的设计,实现了灯的自由伸缩和方向调整,有效提高了灯的灵活使用性,方便了医护人员再不同时间段的使用需求,此外,通过盖子的添加,使得医护人员使用完毕后可以利用盖子将孔洞盖住,避免二号竖杆内部落入灰尘和水,有效保护了二号竖杆内部的结构元件。
[0017](2)、本技术中,由于装置中方桶、盖板、挡板、滑槽、槽孔、等结构元件的添加,通过上述设计构成了一个轻便的废料储存盒子,方便医护人员收纳废料,同时盖板的添加起到了密封的作用,能够防止方桶内的废料掉落,同时,磁铁的设计可以将盖板吸附固定,避免了方桶在使用时,因盖板的滑落而导致的使用不便,此外,清洁时,可以将挡板抽出,使废料通过槽孔流出到垃圾袋或簸箕内即可,操作简单便利,统一收集,有效减少了污染。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挡板;2、方桶;3、盖板;4、护理车主体;5、一号横杆;6、一号竖杆;7、按钮;8、二号横杆;9、磁铁;10、槽孔;11、滑槽;12、盖子;13、孔洞;14、连接件;15、电动推杆;16、弹簧线;17、鹅颈管;18、灯;19、电池;20、USB接口;21、二号竖杆;22、方槽;2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包括护理车主体4,护理车主体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竖杆6,两个一号竖杆6前后相对分布,处在后方的两个一号竖杆6之间等距离设置有两个二号竖杆21,且两个二号竖杆21均与护理车主体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二号竖杆21的内部一体成型有方槽22,二号竖杆21的上表面开设有孔洞13,且孔洞13与方槽22相连通,方槽22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5,电动推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4,方槽22的内部下表面靠近电动推杆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线16,弹簧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鹅颈管17,且连接件14的一端与鹅颈管17固定连接,鹅颈管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灯18,护理车主体4的内部安装有电池19,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当医护人员在夜间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通过灯18进行照明补光,
有效避免了夜晚医护人员推着护理车行走在病房为患者服务时,因光源不充足不稳定导致的针刺伤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电动推杆15、连接件14、弹簧线16、鹅颈管17的添加,实现了灯18的自由伸缩和方向调整,有效提高了灯18的灵活使用性,方便了医护人员在不同时间段的使用需求。
[0025]进一步的,护理车主体4的前表面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USB接口20,医护人员可以通过USB接口20给电池19充电,当手机没电时,也可以通过USB 接口20给手机充电。
[0026]进一步的,护理车主体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方桶2,方桶2的上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盖板3,方桶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挡板1,方桶2的内部下表面开设有槽孔10,且槽孔10与滑槽11相连通,通过上述设计构成了一个轻便的废料储存盒子,方便医护人员收纳废料,同时盖板3的添加起到了密封的作用,能够防止方桶2内的废料掉落。
[0027]进一步的,护理车主体4的左侧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包括护理车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车主体(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竖杆(6),两个所述一号竖杆(6)前后相对分布,处在后方的两个所述一号竖杆(6)之间等距离设置有两个二号竖杆(21),且两个所述二号竖杆(21)均与所述护理车主体(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竖杆(21)的内部一体成型有方槽(22),所述二号竖杆(21)的上表面开设有孔洞(13),且所述孔洞(13)与所述方槽(22)相连通,所述方槽(22)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5),所述电动推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4),所述方槽(22)的内部下表面靠近所述电动推杆(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线(16),所述弹簧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鹅颈管(17),且所述连接件(14)的一端与所述鹅颈管(17)固定连接,所述鹅颈管(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灯(18),所述护理车主体(4)的内部安装有电池(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车主体(4)的前表面上方左侧固定连接有USB接口(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疗护理的夜行护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车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