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微电子穴位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64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穴位按摩仪,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微电子穴位按摩仪。一种智能微电子穴位按摩仪,包括中间层、外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主机,所述中间层为导电层,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外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分布在一所述外层的外侧,所述第一电极的分布规律对应人体穴位的分布规律,所述主机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启动主机,微电流主机发出微电流,通过第二电极传导到中间层导电布,再通过导电布把微电流经过第一电极本体传导到黑色的导电硅胶,使得微电流作用与人体脐下各穴位,EMS微电技术原理对于燃烧脂肪,锻炼肌肉,消除身体局部的不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不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不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微电子穴位按摩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穴位按摩仪,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微电子穴位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0003]按摩仪是按摩器升级版,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中医也可以和按摩仪结合使用,主要是对人的穴位进行按摩,来帮助人们,但现有的中医用穴位按摩仪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微电子穴位按摩仪,包括:
[0006]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导电层;
[0007]外层,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外层之间,所述外层为绝缘层;
[0008]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分布在一所述外层的外侧,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中间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分布规律对应人体穴位的分布规律,所述第一电极与人体穴位处的皮肤接触;
[0009]第二电极,一所述外层的外侧上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中间层电性连接;
[0010]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中间层为导电布。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本体和贴盖在所述第一电极本体上的电极贴,所述电极贴为导电硅胶。
[0013]优选的,所述中间层至少为一层,所述外层至少为两层。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启动主机,微电流主机发出微电流,通过第二电极传导到中间层导电布,再通过导电布把微电流经过第一电极本体传导到黑色的导电硅胶,使得微电流作用与人体脐下各穴位,EMS微电技术原理对于缓解疲劳增具有显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部分爆炸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示意图。
[00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中间层,2、外层,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技术,在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3所示,一种智能微电子穴位按摩仪,包括、中间层1、外层2、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和主机5,所述中间层1为导电层,所述中间层1设置在所述外层2之间,所述外层2为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极3分布在一所述外层2 的外侧,所述第一电极3与所述中间层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3的分布规律对应人体穴位的分布规律,所述第一电极3与人体穴位处的皮肤接触,一所述外层2的外侧上设置有第二电极4,所述第二电极4与所述中间层1电性连接,所述主机5与所述第二电极4电性连接。
[0024]优选的,所述中间层1为导电布。
[0025]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3包括第一电极本体和贴盖在所述第一电极3本体上的电极贴,所述电极贴为导电硅胶。
[0026]优选的,所述中间层1至少为一层,所述外层2至少为两层。
[0027]工作原理:取下电极贴,在每个第一电极3本体上涂抹专用按摩膏,用手指轻按使整个电极充分湿润,以保持良好的导电性,之后贴上电极贴,然后将主机5与第二电极4电连接,按摩仪为腰带状,使之围于腹间,电极贴自动对准腰腹间的各个穴位,第一电极3与主机5分别分布在中间层1两侧的外层2 上,启动主机5,微电流主机5发出微电流,通过第二电极4传导到中间层1导电布,再通过导电布把微电流经过第一电极本体传导到黑色的导电硅胶,使得微电流作用与人体脐下各穴位,缓解疲劳。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电极贴自动对准尾椎骨以上穴位,能缓解腰肌疼痛。
[0030]实施例3
[0031]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按摩仪为贴合脚掌的踏板状,第一电极3与主机5均分布在中间层1上侧的外层2上,电极贴自动对准足底穴位,让微电流直接作用于各反射区相对应的穴位,缓解疲劳增强人体各器官机能。
[00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微电子穴位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导电层;外层,所述中间层设置在所述外层之间,所述外层为绝缘层;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分布在一所述外层的外侧,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中间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的分布规律对应人体穴位的分布规律,所述第一电极与人体穴位处的皮肤接触;第二电极,一所述外层的外侧上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中间层电性连接;主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鑫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