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颅电刺激头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52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颅电刺激头罩,包括有能覆盖在使用者头部的颞叶区的电极部,还包括有设置在头盔内并能围设在电极部之上,用于使用者之头部的按摩的按摩管路,该按摩管路内部允许流体通过以及与按摩管路相连、并用于驱动流体沿着按摩管路发生流动的流体驱动装置,经颅电刺激头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经颅电刺激头罩上设置的电极部发生于40~77.5Hz交流电刺激颞叶区、额部和两侧乳突区时,对于治疗失眠具有特定的效果,并通过流体驱动装置来控制位于使用者头部周围的按摩管路内的流体的脉冲大小、速度,并保持头盔内温度适中,以给使用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带来舒适的按摩体验。来舒适的按摩体验。来舒适的按摩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颅电刺激头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头罩,尤其涉及一种能辅助治疗失眠的经颅电刺激头罩。

技术介绍

[0002]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是一种与传统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焦虑、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由于与药物治疗相比,该治疗方法不存在任何副作用,且疗效稳固,因而在欧美等其它国家已被普遍使用,作为治疗焦虑、抑郁、失眠及相关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经颅磁刺激技术(TMS)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因此现在都叫它为“磁刺激”。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rTMS)出现,并在临床精神病、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它主要通过不同的频率来达到治疗目的,高频(>1Hz)主要是兴奋的作用,低频(≤1Hz)则是抑制的作用。其具有无痛、非创伤的物理特性。TMS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抑郁症、强迫症、躁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精神疾病,其中对抑郁症的治疗在美国已经通过FDA的认证,治愈率为20%,治疗有效率可以高达100%。在脊髓损伤、帕金森病(PD)、癫痫、脑卒中后康复、外周神经康复、神经性疼痛等有不错的效果,是无创伤治疗和康复领域的少有的技术疗法。
[0003]另外,数字化信息时代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规模的信息量更新也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巨大的压力,失眠症人群的数量随着城市现代化的程度与日俱增。长期失眠易引起心烦易乱、疲乏无力,甚至以头痛、多梦、多汗、记忆力减退,还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并诱发一些心身性疾病。现有技术中治疗失眠的方法包括药物、按摩等,药物治疗失眠虽然见效快,但是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小觑,长期服用有害健康;按摩治疗失眠见效慢,且需要专业按摩师按摩不便于患者在家中使用。为此,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些辅助治疗失眠的失眠理疗仪,如一专利号为 ZL201520348421.3(授权公告号为CN20476647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失眠理疗仪》该理疗仪包括有头盔、设置在头盔内部的穴位带、设置在穴位带内部的若干穴位点按摩珠,其特征在于:穴位点按摩珠之间以导线连接设置在头盔顶部的震动马达,所述头盔顶部还设置香薰底座,香薰底座上设置香薰盒,内部放置香薰片,虽然该失眠理疗仪针对穴位点进行震动按摩,配合香薰舒缓压力,使患者自己在家中就可以方便使用,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但近期经过研究,发现用40~77.5Hz交流电刺激颞叶区、额部和两侧乳突区时,对于治疗失眠具有特定的效果。同时,震动马达头盔无法控制头盔内部温度,提供的按摩效果稍有欠缺,为了提高患者在治疗时的治疗体验,需要对现有的失眠理疗仪作进一步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
对使用者头部进行按摩的经颅电刺激头罩。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改变按摩脉冲大小的经颅电刺激头罩。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在对使用者头部进行按摩的同时还能保持适宜按摩温度的经颅电刺激头罩。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经颅电刺激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0008]电极部,能覆盖在使用者头部的颞叶区;
[0009]按摩管路,设置在所述头盔内并能围设在所述电极部之上,用于使用者之头部的按摩,所述按摩管路内部允许流体通过;以及
[0010]流体驱动装置,与所述按摩管路相连,用于驱动流体沿着所述按摩管路发生流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流体驱动装置包括有外壳;以及流体管路,该流体管路呈横向设置的U型,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横向管体和第二横向管体以及连接第一横向管体和第二横向管体的连接管体,对应地,所述头盔上设置有与所述按摩管路的第一横向管体、第二横向管体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从而实现流体在所述流体管路和头盔的按摩管路中流动。
[0012]为了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流体驱动装置还包括有能改变所述流体管路中流体脉冲的驱动机构。
[0013]驱动机构的选择有多种,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
[0014]第一驱动部,容纳在所述外壳内;
[0015]第一齿轮,外露于所述外壳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0016]第二转动体,包括有局部外露于所述外壳外表面的第二转动部以及内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环形部,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外周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转动体部;
[0017]盖板,覆盖在所述第二转动体之第二转动部外并能跟随所述第二转动体一起转动,该盖板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之间具有允许所述流体管路之连接管体穿过的空间;以及
[0018]挤压件,至少具有两对,能滑移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体上的第二转动部上并能跟随所述第二转动体一起转动,所述流体管路之连接管体能绕置在各对所述挤压件上,能随着各对所述挤压件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体的中心区域收拢或扩张,从而改变所述流体管路中流体的脉冲。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体之第二转动部设置有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定位螺杆和第二定位螺杆,所述第一定位螺杆和第二定位螺杆能在所述第二转动体上设置的轴承中作各自的轴向旋转,对应地,所述第一定位螺杆上连接有只能发生随着所述第一定位螺杆的旋转而移动的第一定位螺母,所述第二定位螺杆上连接有只能发生随着所述第二定位螺杆的旋转而移动的第二定位螺母,而第一定位螺母、第二定位螺母上连接有各自对应的挤压件,在所述第一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按照各自的轴向旋转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定位螺母、第二定位螺母能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体的中心区域收拢或扩张,从而能带动各自对应的挤压件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体的中心区域收拢或扩张。其中,挤压件跟随第二转动体周向转动,并挤压流体管路不断形成管路挤压段,该管路挤压段随第二转动体一起圆周运动,以将流体在流体管路内部形成脉冲进行输送,该脉冲可对使用者头部形成模拟的按摩效果。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螺杆中部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定位螺杆中部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并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垂直啮合。当所述第一定位螺杆转动时,所述第二定位螺杆与其保持同速率转动。
[002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驱动所述第一定位螺杆和第二定位螺杆作轴向旋转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定位螺杆上连接有第一定位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定位丝杆、支架与滑块,其中,所述定位丝杆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驱动部能被第三驱动部带动将定位丝杆与第一定位齿轮啮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电刺激头罩,包括有头盔(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极部(3),能覆盖在使用者头部的颞叶区;按摩管路(41),设置在所述头盔(1)内并能围设在所述电极部(3)之上,用于使用者之头部的按摩,所述按摩管路(41)内部允许流体通过;以及流体驱动装置(6),与所述按摩管路(41)相连,用于驱动流体沿着所述按摩管路(41)发生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电刺激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驱动装置(6)包括有外壳(61);以及流体管路(42),呈横向设置的U型,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横向管体(42a)和第二横向管体(42b)以及连接第一横向管体(42a)和第二横向管体(42b)的连接管体(42c),对应地,所述头盔(1)上设置有与所述按摩管路的第一横向管体(42a)、第二横向管体(42b)连通的第一连接口(1a)和第二连接口(1b),从而实现流体在所述流体管路和头盔(1)的按摩管路中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颅电刺激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驱动装置还包括有能改变所述流体管路中流体脉冲的驱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颅电刺激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驱动部(7),容纳在所述外壳(61)内;第一齿轮(72),外露于所述外壳(61)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一驱动部(7)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第二转动体(73),包括有局部外露于所述外壳(61)外表面的第二转动部(730)以及内设于所述外壳(61)内的环形部(611),所述第二转动部(730)的外周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72)相啮合的第二转动体部(7301);盖板(75),覆盖在所述第二转动体(73)之第二转动部(730)外并能跟随所述第二转动部(730)一起转动,该盖板(75)与所述第二转动部(730)具有允许所述流体管路(42)之连接管体(42c)穿过的空间;以及挤压件(76),至少具有两对,能滑移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体(73)上的第二转动部(730)上并能跟随所述第二转动部(730)一起转动,所述流体管路(42)之连接管体(42c)能绕置在各对所述挤压件(76)上,能随着各对所述挤压件(76)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体(73)的中心区域收拢或扩张,从而改变所述流体管路(42)中流体的脉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颅电刺激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体(73)之第二转动部(730)设置有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定位螺杆(781)和第二定位螺杆(782),所述第一定位螺杆(781)和第二定位螺杆(782)能在所述第二转动体(73)上设置的轴承(74)中作各自的轴向旋转,对应地,所述第一定位螺杆(781)上连接有只能发生随着所述第一定位螺杆(781)的旋转而移动的第一定位螺母(771),所述第二定位螺杆(782)上连接有只能发生随着所述第二定位螺杆(782)的旋转而移动的第二定位螺母(772),而第一定位螺母(771)、第二定位螺母(772)上连接有各自对应的挤压件(76),在所述第一定位螺杆(781)、第二定位螺杆(782)按照各自的轴向旋转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定位螺母(771)、第二定位螺母(772)能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体(73)的中心区域收拢或扩张,从而能带动各自对应的挤压件相对所述第二转动体(73)的中心区域收拢或扩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颅电刺激头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升黎兴兴禹海航于畅何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康宁医院宁波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