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宏征专利>正文

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567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其植入载体开设有可供人工耳蜗体外机置入其中的夹层结构,夹层结构的内部容纳人工耳蜗体外机,起到保护人工耳蜗体外机的作用,在保障声电信号无线传输稳定的同时妥善保护植入部位和体外机,可防止汗液浸渍声音处理器,并提供良好的头戴和穿戴时的贴合舒适性,以给人工耳蜗作用者提供良好的运动体验,也为人工耳蜗植入者创造平等参与运动的机会。也为人工耳蜗植入者创造平等参与运动的机会。也为人工耳蜗植入者创造平等参与运动的机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防护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能够植入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可穿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电子装置的人工耳蜗包括两个分离且能够电子通讯的体外装置和体内植入装置,体外装置包括麦克风、声音处理器及其传送器等。声音由麦克风接收后转化为电信号再传到声音处理器将信号放大、过滤,并由传送器传到体内植入装置的接收器,产生的电脉冲送到体内植入装置的电极触点,从而刺激耳蜗内的神经节细胞,使听觉神经产生兴奋并将声音信息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0003]当人工耳蜗使用者进行体育运动时,体外装置(体外机)容易自耳部处脱落,对声音处理器造成干扰,影响了声音传送功能,无法提供良好的运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体外机脱落且有效保护体外机,能够适用于体育运动体验过程的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包括具有能够实现穿戴功能的植入载体,所述植入载体开设有可供人工耳蜗体外机置入其中的夹层结构,夹层结构的内部容纳人工耳蜗体外机。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夹层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腔体及用于覆盖腔体开口的面盖,腔体的内部容纳人工耳蜗体外机。
[0007]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内侧面设置用于保护人工耳蜗体外机的缓冲内衬。
[0008]进一步地,所述植入载体包括塑料外壳和泡沫内衬,腔体位于塑料外壳与泡沫内衬之间。/>[0009]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外壳或/和泡沫内衬采用3D打印机成型。
[0010]进一步地,所述植入载体为头盔,头盔的人工耳蜗体外机部位设置有夹层结构,夹层结构的内部容纳人工耳蜗体外机。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面盖开设有呈网状布局的若干个通孔。
[0012]实施本技术技术方案,由于在植入载体的人工耳蜗部位设置夹层结构,使用夹层结构植入人工耳蜗体外机,起到保护人工耳蜗体外机的作用,在保障声电信号无线传输稳定的同时妥善保护植入部位和体外机,可防止汗液浸渍声音处理器,并提供良好的头戴和穿戴时的贴合舒适性,以给人工耳蜗作用者提供良好的运动体验,也为人工耳蜗植入者创造平等参与运动的机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2为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的爆炸图。
[0015]图3为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的夹层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中:1

头盔本体,11

ABS外壳,12

泡沫内衬,13

系带组件;2

夹层结构,21

腔体,22

缓冲内衬,23

面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8]一种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由植入载体1和夹层结构2组成。植入载体可以选择运动头盔、头戴产品和穿戴手表等。下面,以运动头盔产品作为植入载体为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由头盔本体1和夹层结构2组成。头盔本体1包括ABS外壳11、泡沫内衬12和系带组件13,泡沫内衬12贴合于ABS外壳11内侧面,系带组件13固定在ABS外壳11表面。ABS外壳11及泡沫内衬12根据人工耳蜗植入者个体化头部参数进行3D打印及切割,得到适应不同大小和适应不同植入部位的头盔本体。ABS塑料坚固、轻巧、易获取、方便打印,适于用作头盔外壳。泡沫内衬舒适且防水,可保护耳后区域软组织及颅骨表面的人工耳蜗植入体,使体外机免受汗渍润湿。个性化3D打印的头盔预留出了植入体的空间,为头部提供了更好的贴合。
[0020]夹层结构2位于头盔本体1一侧或两侧,可打开容纳空间并用于固定人工耳蜗体外机。夹层结构2包括腔体21、缓冲内衬22和面盖23,腔体21为ABS外壳11与泡沫内衬12之间的夹层,腔体21开口于ABS外壳11,大小与人工耳蜗植入者所佩戴的体外机尺寸相适应。缓冲内衬22贴合于腔体21内侧面,可为运动中可能震动的人工耳蜗体外机提供缓冲。面盖23覆盖腔体21的开口,其具有网状结构的若干通孔,不影响声音处理器功能,采用电池盒卡扣样式,不易脱出且便于开合以取放体外机。夹层面盖不易松动,且网状设计不影响声音处理器接受声音、不影响线圈工作。夹层中放置的体外机可由夹层内的泡沫内衬进一步固定,其亦能为运动中可能震动、受撞击的体外机提供一定的缓冲,既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减少摩擦产生的杂音。
[0021]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进行配置体外机时,取下夹层结构2的面盖23,置入人工耳蜗体外机3,然后合上面盖,即可正常佩戴并进行体育活动,装配过程操作方便。
[002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包括具有能够实现穿戴功能的植入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载体开设有可供人工耳蜗体外机置入其中的夹层结构,夹层结构的内部容纳人工耳蜗体外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结构包括具有开口的腔体及用于覆盖腔体开口的面盖,腔体的内部容纳人工耳蜗体外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蜗体外机植入式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内侧面设置用于保护人工耳蜗体外机的缓冲内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耳蜗体外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征罗星余李娴李乐谦周奕彤李晨阳许木清
申请(专利权)人:张宏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