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631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电池容置空间,所述电池容置空间包含两个相对的侧壁,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相对的侧壁中其中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池正极连接位、另一侧壁上设有与电池正极连接位一一对应的电池负极连接位;每个电池正极连接位与其对应的电池负极连接位之间形成一个电池验电工位;所述电池正极连接位处设有用于连接电池正极的正极触片;所述电池负极连接位处设有用于连接电池负极的负极触片;所述外壳体内装有用于检测电池电量的电路板,所述正极触片、负极触片分别与该电路板电连接。该电路板电连接。该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是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相机、电子词典、DV等,很多都需要采用干电池供电,而大量用过的干电池仅从外表无法判断其内电量。为了防止不同电量电池混用,或者将电量很足的电池当成废电池丢弃的浪费事件的发生,急需一种可以显示电池电量的验电设备。
[0003]由于不同型号干电池的长度不同,而现有的干电池验电装置只有一个固定长度的电池容置槽,因此,现有的干电池验电装置只有一个验电工位,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其上设有两个验电工位,空间利用率高,且使用功能更佳。
[0005]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电池容置空间,所述电池容置空间包含两个相对的侧壁,该两个相对的侧壁中其中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池正极连接位、另一侧壁上设有与电池正极连接位一一对应的电池负极连接位;每个电池正极连接位与其对应的电池负极连接位之间形成一个电池验电工位;所述电池正极连接位处设有用于连接电池正极的正极触片;所述电池负极连接位处设有用于连接电池负极的负极触片;所述外壳体内装有用于检测电池电量的电路板,所述正极触片、负极触片分别与该电路板电连接。
[0006]本技术的电池容置空间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中其中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池正极连接位、另一侧壁上设有与电池正极连接位一一对应的电池负极连接位;每个电池正极连接位与其对应的电池负极连接位之间形成一个电池验电工位,使得电池验电工位的数量≥2个,使得电池可随意选择任一个电池验电工位进行验电,当其中一电池验电工位出现卡位不紧、接触不良等故障时,通过更换电池验电工位依然可实现电池验电,并且,一个外壳体上同时形成多个电池验电工位,空间利用率更高,且验电装置的使用性也更好。
[0007]优选的,所述的呈阶梯状的侧壁包含至少两级台阶,每一级台阶的竖向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电池正极连接位,在验电时电池卡位更稳。
[0008]优选的,所述的呈阶梯状的侧壁包含上、下两级台阶,所述上级台阶的竖向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电池正极连接位,该电池正极连接位与其相对的电池负极连接位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检测5号干电池的电量的电池验电工位;所述下级台阶的竖向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电池正极连接位,该电池正极连接位与其相对的电池负极连接位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检测7号干电池的电量的电池验电工位。
[0009]优选的,所述的其中一侧壁的上边缘上竖向开设有定位插槽;所述正极触片沿所述的其中一侧壁的表面自上向下延伸设置且其下端伸入外壳体内并与位于外壳体内的电
路板电连接,所述正极触片的上端沿所述的其中一侧壁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且其前端插入所述的其中一侧壁的所述定位插槽内,这样的正极触片结构使得本技术的多个电池验电工位能够共用一个正极触片,电路连接更为简单,简化整体结构;并且,这样的结构能够对正极触片的上端起到良好的固定限位作用。
[0010]优选的,在所述的其中一侧壁的中部沿所述的其中一侧壁的表面自上向下延伸开设有一长条形的电池正极凸帽限位槽,所述正极触片设置于该电池正极凸帽限位槽内并与插入该电池正极凸帽限位槽内的电池正极凸帽相抵触。
[0011]优选的,所述负极触片沿所述的另一侧壁的表面自上向下延伸设置,所述负极触片的下端伸入外壳体内并与所述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负极触片装配简单,使得验电装置的电路连接更为简单,简化整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另一侧壁的上边缘上竖向开设有定位插槽,所述负极触片的上端沿所述另一侧壁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且其前端插入所述另一侧壁的所述定位插槽内。这样的结构能够对负极触片的上端起到良好的固定限位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的另一侧壁的朝向正极触片的一面上向外凸起形成至少一个弧形凸起部,所述电池负极连接位均设在弧形凸起部上,所述的负极触片贴紧该另一侧壁的表面设置并在所述弧形凸起部处对应形成一用于与电池的负极相抵触的弧形凸起。进一步的,当所述弧形凸起部仅有一个时,所有的电池负极连接位均设在该弧形凸起部上,此时,不论采用哪一个电池验电工位进行电池验电,电池的负极均与同一个弧形凸起相抵触,无需每一个电池验电工位配套设置一个弧形凸起部,进一步简化整体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由两半壳体相对扣合而成,使得本技术的外壳体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对其内的电路板进行故障检修和更换。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有能够对电路板的四周进行限位的多个电路板限位件,电路板限位件能够对电路板进行更好的固定,避免电路板晃动造成接触不良。
[0014]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指示电池电量的指示灯,同时,所述外壳体上的与所述指示灯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透光孔和集光柱,所述集光柱连接设置于透光孔与指示灯之间。
[0015]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线圈,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的线圈进行限位的线圈限位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干电池的验电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干电池的验电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半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板的结构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半壳体与电路板的装配结构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半壳体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
[0023]结合图1~图6,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包括外壳体10,所述外壳体10的上表面向
下凹陷形成电池容置空间20,所述电池容置空间20包含两个相对的侧壁(21、22),该两个相对的侧壁中其中一侧壁21上设有两个电池正极连接位(213、214)、另一侧壁22上设有与电池正极连接位(213、214)一一对应的电池负极连接位(223、224);每个电池正极连接位与其对应的电池负极连接位之间形成一个电池验电工位(61、62);所述电池正极连接位(213、214)处设有用于连接电池正极的正极触片30;所述电池负极连接位(223、224)处设有用于连接电池负极的负极触片40;所述外壳体10内装有用于检测电池电量的电路板50,所述正极触片30、负极触片40分别与该电路板50电连接;
[0024]其中,所述两个相对的侧壁中任一侧壁21呈阶梯状,所述的阶梯状侧壁21包含两级台阶(200、300),每一级台阶的竖向面(201、301)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电池正极连接位(213、214)。
[0025]本技术的电池容置空间20内的电池验电工位数量为2个,使得电池可随意选择任一个电池验电工位进行验电,当其中一电池验电工位出现卡位不紧、接触不良等故障时,通过更换电池验电工位依然可实现电池验电,并且,一个外壳体10上同时形成多个电池验电工位,空间利用率更高,且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电池容置空间,所述电池容置空间包含两个相对的侧壁,其特征在于:该两个相对的侧壁中其中一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池正极连接位、另一侧壁上设有与电池正极连接位一一对应的电池负极连接位;每个电池正极连接位与其对应的电池负极连接位之间形成一个电池验电工位;所述电池正极连接位处设有用于连接电池正极的正极触片;所述电池负极连接位处设有用于连接电池负极的负极触片;所述外壳体内装有用于检测电池电量的电路板,所述正极触片、负极触片分别与该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对的侧壁中任一侧壁呈阶梯状,所述的呈阶梯状的侧壁包含至少两级台阶,每一级台阶的竖向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电池正极连接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阶梯状的侧壁包含上、下两级台阶,所述上级台阶的竖向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电池正极连接位,该电池正极连接位与其相对的电池负极连接位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检测5号干电池的电量的电池验电工位;所述下级台阶的竖向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的电池正极连接位,该电池正极连接位与其相对的电池负极连接位之间形成一个用于检测7号干电池的电量的电池验电工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电池的验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一侧壁的上边缘上竖向开设有定位插槽;所述正极触片沿所述的其中一侧壁的内表面自上向下延伸设置且其下端伸入外壳体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正极触片的上端沿所述的其中一侧壁的上边缘向外翻折且其前端插入所述的其中一侧壁的所述定位插槽内。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