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流防漏墨的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044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回流防漏墨的墨盒,包括墨盒主体、墨盒盖、安装柱、阀杆,墨盒主体中设有连通储墨仓与安装仓的第一排墨通道和连通安装仓与出墨仓的第二排墨通道,阀杆的下部设有倾斜的连通通道,连通通道能够将第一排墨通道与第二排墨通道连通;安装柱的上部设有连通安装仓与储墨仓的进墨口,阀杆的上部设有L型的注墨通道,注墨通道的下口能够与进墨口连通。有益效果是:在使用前转动阀杆使第一排墨通道与第二排墨通道相隔开,墨液储存在储墨仓内、出墨仓内无墨液,在储运过程中墨液无法从喷头漏出;转动阀杆使注墨通道与进墨口连通,将墨液顺利注入储墨仓内,而注墨完成后转动阀杆让注墨通道与进墨口断开即可阻止墨液漏出。漏出。漏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回流防漏墨的墨盒


[0001]本技术涉及墨盒
,尤其涉及一种防回流防漏墨的墨盒。

技术介绍

[0002]一体式墨盒就是将喷头集成在墨盒上,当墨水用完更换一个新的墨盒之后,也就意味着同时更换了一个新的打印头。使用这种墨盒可以实现比较高的打印精度,而且能够保证打印质量,由于喷头随着墨盒更换,因此不会因为喷墨头的磨损而使打印质量下降。不过这种墨盒设计结构增加了成本,而且此类墨盒的售价都比较的高。HP、利盟的产品多采用此类墨盒。不过目前为了节省打印成本,对于这类墨盒,用户在墨盒在用完了以后,往往自行向空墨盒中重灌墨水,一般来说只要操作正确,充灌后的墨水不会对喷头造成多大伤害。即使没有成功,报废的也只不过是一个原本就应该报废的墨盒而已,一般不会对打印机造成伤害。
[0003]而墨盒在储运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墨液从喷头漏出,而且现有墨盒的注墨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注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回流防漏墨的墨盒。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防回流防漏墨的墨盒,包括相盖合的墨盒主体和墨盒盖,所述墨盒主体中设有纵隔板将墨盒主体内部分隔为出墨仓和储墨仓,所述纵膈板朝向储墨仓的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和墨盒主体中设有竖直的安装仓,所述安装仓中转动安装有阀杆,所述墨盒主体中设有连通储墨仓与安装仓的第一排墨通道和连通安装仓与出墨仓的第二排墨通道,所述阀杆的下部设有倾斜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能够将第一排墨通道与第二排墨通道连通,所述阀杆的外侧位于连通通道的上口与下口之间安装有第一O型圈;所述安装柱的上部设有连通安装仓与储墨仓的进墨口,所述阀杆的上部设有L型的注墨通道,所述注墨通道的下口能够与进墨口连通,所述阀杆的外侧位于注墨通道的下口上方和下方各安装一个第二O型圈;所述墨盒盖上设有与安装仓同轴的安装孔,所述墨盒盖的底部固接有与安装孔同轴的压环,所述压环底端与设在阀杆上部的台阶抵接,所述阀杆的顶部自下向上穿过压环和安装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阀杆的顶端设有与连通通道位于同一纵平面的第一指示槽、与注墨通道位于同一纵平面的第二指示槽,所述第一指示槽与第二指示槽相互垂直。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墨通道、第二排墨通道、连通通道均倾斜45
°
角。
[0009]进一步的,所述墨盒盖底部位于纵膈板的上方设有压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墨盒盖与墨盒主体之间夹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压板与纵膈板之间夹有第二密封垫,所述压环与安装柱顶端之间夹有第三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
垫、第三密封垫一体制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墨盒盖顶端位于出墨仓、储墨仓上方分别设有蛇形的进气通道,所述墨盒盖上设有与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墨盒盖底部设有与进气孔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底部螺接有空心螺帽,所述空心螺帽与进气管之间夹有防水透气膜。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墨盒本体中设置第一排墨通道、第二排墨通道,在阀杆下部设置连通通道,在使用前转动阀杆使第一排墨通道与第二排墨通道相隔开,墨液储存在储墨仓内、出墨仓内无墨液,在储运过程中墨液无法从喷头漏出;而在使用时,通过转动阀杆能够使第一排墨通道、连通通道、第二排墨通道依次连通,使储墨仓中的墨液流入出墨仓中;通过在阀杆上部设置L型的注墨通道,在安装柱上设置进墨口,转动阀杆使注墨通道与进墨口连通,将墨液顺利注入储墨仓内,而注墨完成后转动阀杆让注墨通道与进墨口断开即可阻止墨液漏出。
附图说明
[00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墨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墨盒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墨盒本体纵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墨盒盖的顶端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墨盒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第三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2]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防回流防漏墨的墨盒,包括相盖合的墨盒主体1和墨盒盖2,墨盒主体1中设有纵隔板3将墨盒主体1内部分隔为出墨仓4和储墨仓5,纵膈板3朝向储墨仓5的一侧设有安装柱6,安装柱6和墨盒主体1中设有竖直的安装仓7,安装仓7中转动安装有阀杆8,墨盒主体1中设有连通储墨仓5与安装仓7的第一排墨通道9和连通安装仓7与出墨仓4的第二排墨通道10,阀杆8的下部设有倾斜的连通通道11,连通通道11能够将第一排墨通道9与第二排墨通道10连通,阀杆8的外侧位于连通通道11的上口与下口之间安装有第一O型圈12;安装柱6的上部设有连通安装仓7与储墨仓5的进墨口13,阀杆8的上部设有L型的注墨通道14,注墨通道14的下口能够与进墨口13连通,阀杆8的外侧位于注墨通道14的下口上方和下方各安装一个第二O型圈15;墨盒盖2上设有与安装仓7同轴的安装孔16,墨盒盖2的底部固接有与安装孔16同轴的压环17,压环17底端与设在阀杆8上部的台阶29抵接,阀杆8的顶部自下向上穿过压环17和安装孔16。
[0023]通过在墨盒本体中设置第一排墨通道、第二排墨通道,在阀杆下部设置连通通道,在使用前转动阀杆使第一排墨通道与第二排墨通道相隔开,墨液储存在储墨仓内、出墨仓
内无墨液,在储运过程中墨液无法从喷头漏出;而在使用时,通过转动阀杆能够使第一排墨通道、连通通道、第二排墨通道依次连通,使储墨仓中的墨液流入出墨仓中;通过在阀杆上部设置L型的注墨通道,在安装柱上设置进墨口,转动阀杆使注墨通道与进墨口连通,将墨液顺利注入储墨仓内,而注墨完成后转动阀杆让注墨通道与进墨口断开即可阻止墨液漏出。
[0024]阀杆8的顶端设有与连通通道11位于同一纵平面的第一指示槽18、与注墨通道14位于同一纵平面的第二指示槽19,第一指示槽18与第二指示槽19相互垂直。另外,第一排墨通道9、第二排墨通道10、连通通道11均倾斜45
°
角。
[0025]墨盒盖2底部位于纵膈板3的上方设有压板20。墨盒盖2与墨盒主体1之间夹有第一密封垫21,压板20与纵膈板3之间夹有第二密封垫22,压环17与安装柱6顶端之间夹有第三密封垫23,第一密封垫21、第二密封垫22、第三密封垫23一体制成。
[0026]墨盒盖2顶端位于出墨仓、储墨仓上方分别设有蛇形的进气通道24,墨盒盖2上设有与进气通道24连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回流防漏墨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相盖合的墨盒主体和墨盒盖,所述墨盒主体中设有纵隔板将墨盒主体内部分隔为出墨仓和储墨仓,所述纵膈板朝向储墨仓的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和墨盒主体中设有竖直的安装仓,所述安装仓中转动安装有阀杆,所述墨盒主体中设有连通储墨仓与安装仓的第一排墨通道和连通安装仓与出墨仓的第二排墨通道,所述阀杆的下部设有倾斜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能够将第一排墨通道与第二排墨通道连通,所述阀杆的外侧位于连通通道的上口与下口之间安装有第一O型圈;所述安装柱的上部设有连通安装仓与储墨仓的进墨口,所述阀杆的上部设有L型的注墨通道,所述注墨通道的下口能够与进墨口连通,所述阀杆的外侧位于注墨通道的下口上方和下方各安装一个第二O型圈;所述墨盒盖上设有与安装仓同轴的安装孔,所述墨盒盖的底部固接有与安装孔同轴的压环,所述压环底端与设在阀杆上部的台阶抵接,所述阀杆的顶部自下向上穿过压环和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菁菁张彩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杨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