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墨箱控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65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印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供墨箱控制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顶层的中部设计有MOS管开关电路,且PCB板顶层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所述PCB板顶层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所述第二接线的后端对应设计有二极管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箱体、PCB板与MOS管开关电路等达到成本低效率高的目的,通过绘制供墨箱控制板,用价格较低的MOS管开关电路,代替继电器控制蠕动泵供墨,用板件集成的方式简化接线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比之前继电器控制的方式,节省了大约80%的成本;对比之前的接线方式,提高了50%的生产效率。50%的生产效率。50%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墨箱控制板


[0001]本技术属于印刷
,具体是一种供墨箱控制板。

技术介绍

[0002]供墨箱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供应墨水的箱体,具体一点则是一种应用于印刷领域的装置,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喷码机耗材,是以墨水配合一定比例溶剂(又名稀释液)使用,现有的市面上多米诺E50特有的一体式供墨箱采用办公室彩色打印机墨盒的设计理念,彻底突破了传统技术的限制,将墨水、溶剂合二为一,用户一次性即可完成打印耗材的添加,生产过程中无需人工添加溶剂,也不必再担心人工添加溶剂过程中,因耗材泄漏污染机器和生产现场的可能性,更消除了因溶剂用完而造成停产的隐患,彻底将操作人员从繁琐的耗材添加中解脱出来。
[0003]但是现有的供墨手段过于简单,利用继电器通过安装导轨固定在供墨箱内侧,通过端子排连接电路走线,PLC控制继电器的打开或者关断,决定蠕动泵是否工作,达到供墨的目的,但是继电器价格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端子排接线方式过于冗杂,时间成本过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接线安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提出了一种供墨箱控制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供墨箱控制板,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墨箱控制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顶层的中部固定设计有MOS管开关电路,且PCB板顶层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所述PCB板顶层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所述第二接线的后端对应设计有二极管保护电路,所述PCB板顶层的右下角固定安装有PLC信号装置,图3中,PLC信号装置经过光耦隔离电路之后,经R30输入到Q9的基极,控制MMBT5551的开断,当输入到Q9的电平信号为高时,MMBT5551打开,24V电源经过R31、R32、Q9,与地平面形成回路,MOS管Q10的源极和栅极产生电压差,MOS管导通,PUMP5+端输出24V,蠕动泵正常工作;当输入到Q9的电平信号为低时,MMBT5551关闭,MOS管Q10的源极和栅极电位相同,MOS管关断,PUMP5+无输出,蠕动泵停止工作。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内侧边开设有条形口,所述条形口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接线、第二接线与PLC信号装置的接线端均设置在条形口内部,设置成该样式能够有效的容纳相关路线的放置,传统的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一方面排布复杂,很影响后续管理与维护,另一方面各个线路纠缠,很容易出现结构的损坏,现在将其设置成该样式能够很好的规避该问题。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端所述第一接线、MOS管开关电路、二极管保护电路与第二接线的数量均为八个,且第一接线、MOS管开关电路、二极管保护电路与第二接线位置一一对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MOS管开关电路、第一接线、第二接线、二极管保护电路与PLC信号装置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PCB板的顶层,下端所述第一接线的数量为六个。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为无顶空心盒体,且箱体内壁的中部设置有空心夹层,所述PCB板顶层的电路连接线的另一端均设置在其空心夹层。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接线的下端呈发散状且其上端被胶布裹卷在一起,且第二接线之间互相不交错,各个线路之间有序的排布,既能够便于相应结构的拆卸安装,另一方面维护检查也相对容易。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LC信号装置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PLC信号装置的连接电线互不交错,左端PLC信号装置的连接电线高度值大于右端PLC信号装置的连接电线。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CB板位于箱体内部高度的三分之二区域,且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面积值小于PCB板的面积值。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箱体、PCB板与MOS管开关电路等达到成本低效率高的目的,通过绘制供墨箱控制板,用价格较低的MOS管开关电路,代替继电器控制蠕动泵供墨,用板件集成的方式简化接线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比之前继电器控制的方式,节省了大约80%的成本;对比之前的接线方式,提高了50%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工作原理电路示意图。
[0018]图中:1、箱体;2、PCB板;3、MOS管开关电路;4、第一接线;5、第二接线;6、二极管保护电路;7、PLC信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供墨箱控制板,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PCB板2,PCB板2顶层的中部设计有MOS管开关电路3,且PCB板2顶层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4,PCB板2顶层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5,第二接线5的后端对应设计有二极管保护电路6,PCB板2顶层的右下角固定安装有PLC信号装置7,图3中,PLC信号装置7经过光耦隔离电路之后,经R30输入到Q9的基极,控制MMBT5551的开断,当输入到Q9的电平信号为高时,MMBT5551打开,24V电源经过R31、R32、Q9,与地平面形成回路,MOS管Q10的源极和栅极产生电压差,MOS管导通,PUMP5+端输出24V,蠕动泵正常工作;当输入到Q9的电平信号为低时,MMBT5551关闭,MOS管Q10的源极和栅极电位相同,MOS管关断,PUMP5+无输出,
蠕动泵停止工作。
[0021]其中,箱体1的内侧边开设有条形口,条形口内部为中空结构,第一接线4、第二接线5与PLC信号装置7的接线端均设置在条形口内部,设置成该样式能够有效的容纳相关路线的放置,传统的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一方面排布复杂,很影响后续管理与维护,另一方面各个线路纠缠,很容易出现结构的损坏,现在将其设置成该样式能够很好的规避该问题。
[0022]其中,上端第一接线4、MOS管开关电路3、二极管保护电路6与第二接线5的数量均为八个,且第一接线4、MOS管开关电路3、二极管保护电路6与第二接线5位置一一对应。
[0023]其中,MOS管开关电路3、第一接线4、第二接线5、二极管保护电路6与PLC信号装置7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PCB板2的顶层,下端第一接线4的数量为六个。
[0024]其中,箱体1为无顶空心盒体,且箱体1内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墨箱控制板,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PCB板(2),所述PCB板(2)顶层的中部设计有MOS管开关电路(3),且PCB板(2)顶层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4),所述PCB板(2)顶层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5),所述第二接线(5)的后端对应设计有二极管保护电路(6),所述PCB板(2)顶层的右下角固定安装有PLC信号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墨箱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边开设有条形口,所述条形口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接线(4)、第二接线(5)与PLC信号装置(7)的接线端均设置在条形口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墨箱控制板,其特征在于:上端所述第一接线(4)、MOS管开关电路(3)、二极管保护电路(6)与第二接线(5)的数量均为八个,且第一接线(4)、MOS管开关电路(3)、二极管保护电路(6)与第二接线(5)位置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墨箱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开关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昊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熠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