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打印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3932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码打印的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每个所述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至打印喷头组,所述打印喷头组包括8个打印喷头,每个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以太网主板,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控制;喷头驱动板,用于打印喷头数据传输和高压波形的输出;电气控制板,用于电机控制、电磁阀控制、供墨控制和、输入输出端口控制,所述以太网主板与喷头驱动板信号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板与以太网主板信号连接,所述喷头驱动板输出驱动信号至打印喷头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电气控制板、喷头驱动板以及打印喷头组设计为一个模块,增加打印喷头时只需要增加控制单元就行。系统按照模块化设计,升级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码打印的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数码打印
,具体指一种数码打印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数码打印机主要包括供纸机构、输送机构、图像形成装置、定影装置等,供纸机构用于自动供给不同规格的纸张,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纸张并自动调整纸张速度,图像形成装置用于在纸张上形成显影剂碳粉图像,定影装置用于将显影剂碳粉图像加热定影,其中,数码打印机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机构或装置的主控盒。数码打印机在工作打印时,其供纸机构、输送机构、图像形成装置和定影装置在主控盒的控制下,将供料、输送、成像、定影等工序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在一台设备中完成整个生产制造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应用环境不同,往往需要对驱动打印喷头数量进行调整,无法通过一台设备完成不同的打印作业,如果使用不同型号的设备进行打印,那么成本就会大大提高。那么通过一台设备完成打印作业,则都需要重新设计主控系统,导致更新系统的时间长,并且可靠性需要重新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数码打印的控制系统,通过调整主控系统方式调节打印喷头的数量,系统按照模块化设计,升级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码打印的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每个所述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至打印喷头组,所述打印喷头组包括8个打印喷头,每个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以太网主板,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控制;喷头驱动板,用于打印喷头数据传输和高压波形的输出;电气控制板,用于电机控制、电磁阀控制、供墨控制和输入输出端口的控制,所述以太网主板与喷头驱动板信号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板与以太网主板信号连接,所述喷头驱动板输出驱动信号至打印喷头组。作为优选,所述电气控制板与以太网主板之间通过CAN总线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以太网主板与喷头驱动板之间通过CAN总线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电气控制板之间通过CAN总线相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千兆以太网连接电脑和控制单元,并且电脑作为控制的核心系统,把电气控制板、喷头驱动板以及打印喷头组设计为一个模块,增加打印喷头时只需要增加控制单元就行。系统按照模块化设计,升级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码打印的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每个所述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至打印喷头组,所述打印喷头组包括8个打印喷头,每个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以太网主板,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控制;喷头驱动板,用于打印喷头数据传输和高压波形的输出;电气控制板,用于电机控制、电磁阀控制、供墨控制和、输入输出端口控制,所述以太网主板与喷头驱动板信号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板与以太网主板信号连接,所述喷头驱动板输出驱动信号至打印喷头组。所述电气控制板与以太网主板之间通过CAN总线相连接。所述以太网主板与喷头驱动板之间通过CAN总线相连接。两个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由相对应的电气控制板通过CAN总线进行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以太网主板负责数据传输,通信控制;电气控制板负责电机控制,电磁阀控制,供墨控制和一系列输入输出端口控制;喷头驱动板负责喷头数据传输和高压波形的输出。喷头驱动板与以太网主板通过1路高速LVDS和1路CAN总线来连接,电气控制板与主板通过1路CAN总线连接,2块电气控制板之间也是通过1路CAN总线来连接,系统中只用到了1路CAN总线,因此所有模块之间都是可以独立通信的。因此,通过千兆以太网连接电脑和控制单元,并且电脑作为控制的核心系统,把电气控制板、喷头驱动板以及打印喷头组设计为一个模块,增加打印喷头时只需要增加控制单元就行。系统按照模块化设计,升级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具体的,以太网主板包括相互连接的CPU和MCU,该CPU通过以太网与外接电脑连接,并且通过RJ45接口和SFP接口实现数据的传输,另外,CPU还连接由SDRAM、FLASH、Clock、编码器、外部IO口、DDR2芯片。进一步的,CPU型号为EP4CE40F23I7N,其中CPU由SDRAM控制器、D-cache、I-cache、PLL、Onchipmemory、MAC、DDR2控制器、Timer组成,Flash控制器组成,CPU通过LVDS输出端输出LVDS信号。其中以太网主板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SDRAM控制器,用于控制外部SDRAM芯片的读写,为C程序的运行提供内存;I-cache和D-cache为CPU提供指令和数据缓存,用于提升CPU的性能;PLL,用于为各个逻辑单元提供所需的时钟;Onchipmemory,为高速片上内存,用于处理器及逻辑单元的高速缓存;MAC控制器,用于提供以太网通信的底层协议控制;DDR2控制器,用于控制外部的DDR2内存芯片,用于打印数据的缓存;Timer作为一个通用的定时器,用于为系统提供精确的定时控制;flash控制器,用于控制外部串行flash芯片,为系统提供程序保存和数据存储的空间。其中,SDRAM芯片型号:MT48LC16M16A2-7EDDR2芯片型号:MT47H128M16RT-25EFlash芯片型号:EPCS64PHY芯片型号: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码打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每个所述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至打印喷头组,所述打印喷头组包括8个打印喷头,每个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以太网主板,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控制;喷头驱动板,用于打印喷头数据传输和高压波形的输出;电气控制板,用于电机控制、电磁阀控制、供墨控制和、输入输出端口控制,所述以太网主板与喷头驱动板信号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板与以太网主板信号连接,所述喷头驱动板输出驱动信号至打印喷头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码打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每个所述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至打印喷头组,所述打印喷头组包括8个打印喷头,每个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以太网主板,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控制;喷头驱动板,用于打印喷头数据传输和高压波形的输出;电气控制板,用于电机控制、电磁阀控制、供墨控制和、输入输出端口控制,所述以太网主板与喷头驱动板信号连接,所述电气控制板与以太网主板信号连接,所述喷头驱动板输出驱动信号至打印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江杨涛陈昊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熠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