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工业协作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工业协作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焊接一方面要求工人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稳定的焊接水平,另一方面,焊接又是一种劳动条件差、烟尘多、热辐射大、危险性高的工作,因此,用工业机械手来代替工人的手工焊接,不但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劳动条件、降低对工人操作技术难度的要求,同时也可以保证焊接质量和提高焊接效率,而且现在焊接协作机器人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易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工业协作机器人。
[0004]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工业协作机器人,包括:
[0006]焊接头;
[0007]固定连接所述焊接头的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焊接头与水平之间的夹角;
[0008]支撑杆机构,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
[0009]以及连接所述支撑杆机构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工业协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头(10);固定连接所述焊接头(10)的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焊接头(10)与水平之间的夹角;支撑杆机构,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以及连接所述支撑杆机构另一端的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支撑杆机构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工业协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6),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杆机构上;水平设置的第一电机(9),其机壳固定在所述调节座(6)上,其输出轴同轴的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座(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8);水平的固定在所述调节座(6)上的第二转轴,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7),所述第二齿轮(7)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齿轮(8)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所述的焊接头(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工业协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6)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立方形的筒状结构,其具有竖直设置的一对筒壁,所述第一电机(9)的机壳固定在一个所述的筒壁上,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相对的另一个所述筒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筒壁之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靠近敞口的一侧,所述焊接头(10)伸出到敞口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工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梅,于宝成,王邯,吴静,徐文霞,陈灯,张彦铎,吴云韬,黄旺,张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