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组合的非机动车道轻型遮阳棚
[0001]本技术属于遮阳棚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由组合的非机动车道轻型遮阳棚。
技术介绍
[0002]非机动车道遮阳棚是在非机动车道路上方设置有顶盖的开放式长形公共设施,也可用于各种类型的交通节点地带中,具有供行人遮阳、遮雨和短暂停留、引导人流和视线节点的作用。国内现有的非机动车道遮阳棚严重短缺且不够轻盈美观,并且现有的遮阳棚不利于拆卸、安装、更换和自由组合,更不易调节、不能满足量化生产、销售与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由组合的非机动车道轻型遮阳棚,该遮阳棚,整体稳固性好,可拆卸、调节及自由组合,能够满足批量生产,模数化组合,能够适应各种道路长宽尺寸,弥补国内长期以来,该类型的公共设施不能够量化生产、自由组合安装的缺陷。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由组合的非机动车道轻型遮阳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埋结构、多个下立柱、多个上立柱、多个拉杆、多个横梁、多个纵梁和遮阳顶盖;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组合的非机动车道轻型遮阳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埋结构(1)、多个下立柱(3)、多个上立柱(4)、多个拉杆(5)、多个横梁(7)、多个纵梁和遮阳顶盖(8);所述预埋结构(1)的下端用于预埋在地下,下立柱(3)的下端安装在预埋结构(1)的内部,下立柱(3)的上端与上立柱(4)的下端连接,下立柱(3)上端、上立柱(4)的下端设有多个纵向布置的通孔A,用于调节下立柱(3)与上立柱(4)连接的高度;所述横梁(7)和纵梁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形成顶棚框架,所述顶棚框架可拆卸的安装在上立柱(4)上;所述拉杆(5)的一端通过连接件E(51)与上立柱(4)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F(61)与顶棚框架连接;所述遮阳顶盖(8)安装在横梁(7)和纵梁形成的顶棚框架上;所述预埋结构(1)的上端设有向外的外缘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缘与预埋结构(1)上端的外缘通过螺栓(21)连接,下立柱(3)的下端穿过连接块,并通过螺栓拧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由组合的非机动车道轻型遮阳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盖板(2);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张天宇,钱雨健,韩旭,朱彦榕,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