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下隔离的真空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941 阅读:7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上下隔离的真空开关,包括机构箱和底架,在水平装的底架上穿墙式固定三相绝缘套管,每相绝缘套管内隔三个容腔,三个容腔分别设上隔离开关、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真空灭弧室,三相上、下隔离刀闸分别由一根上绝缘横杆和一根下绝缘横杆支撑,通过一根隔离操作主轴经传动机构Ⅰ同时使上、下隔离刀闸导通或隔离,由断路器操作主轴操控经传动机构Ⅱ实现真空灭弧室分、合闸。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上、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真空灭弧室集成一体,由一根隔离操作主轴同时完成上、下隔离开关的导通或隔离,结构更简单、紧凑,零部件少有利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组合在开关柜使用时,不占空间,便于断路器抽出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电器技术,尤其是带上下隔离的真空开关
技术介绍
空气绝缘的中压开关柜类型分两种,一种是固定式,简称固定柜,另一种是移开式,简称手车柜。目前固定式的中压固定柜结构一般是在断路器的进、出线两侧分别安装二个独立的隔离开关,再用导线连接而成,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均是独立设计的,或由不同厂家供应,由于两隔离开关要占用很大空间,使由隔离开关和断路器所装配成的中压固定柜体积较大,且断路器无法单独抽出维修、更换,目前市场上典型的有XGN2、KGN6等。中国专利号02256445、4名称为“一种新型高压断路器一隔离开关组合电器”,披露的技术方案是将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组合成一体,三相上、下隔离开关的上、下隔离刀闸进行上、下直线轨迹运行实现与上、下静触头隔离或导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占用空间,缩小了体积,但还存在有下列缺陷①其底架为垂直安装,三相上、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真空灭弧室直接安装在底架上,结构不紧凑,对柜子的体积仍有影响;②三相上、下隔离开关的上、下隔离刀闸分别由各自的绝缘轴驱动,共有6根绝缘轴,并由2根隔离开关操作轴分别操作,使传动机构复杂,零部件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更紧凑、在配柜使用时占用空间更小、且能单独抽出断路器进行维修、更换的带上下隔离的真空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一种带上下隔离的真空开关,其包含机构箱和底架;构成三相的上隔离开关由安装在上绝缘座的上静触头和上隔离刀闸组成,下隔离开关由安装在下绝缘座的下静触头和下隔离刀闸组成,实现上、下隔离开关隔离或导通的三相上、下隔离刀闸由隔离操作主轴操控传动机构I相对上、下静触头进行上、下直线轨迹运动的接触导通或隔离;与上、下隔离开关组合的断路器真空灭弧室由断路器操作主轴操控传动机构II实现分、合闸;每相上隔离刀闸通过上过渡触座和上导电板与真空灭弧室的静触头电接触,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通过软连接、下导电板和下过渡触座与下隔离刀闸电接触;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底架为水平安装,其上固定着三相绝缘套管,每相绝缘套管内隔三个容腔,三个容腔分别设置组合的上隔离开关、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真空灭弧室;b、所述的三相上隔离刀闸由一根上绝缘横杆支撑并固定,三相下隔离刀闸由一根下绝缘横杆支撑并固定。所述的传动机构I包括对称设置在隔离操作主轴两端的链轮副,输出端链轮轴上设有与其同步回转的齿轮,该齿轮与相向运行的一对齿条板啮合,一对齿条板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绝缘横杆和下绝缘横杆相固定,并在导向机构导向下作同步相向运行。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两侧齿条板上的一对滚轮,该滚轮滑动配装在底架侧板和机构箱内侧板的导向槽中。所述的传动机构II包括连接在断路器操作主轴上的拐臂,该拐臂与内设超程弹簧的绝缘拉杆、导向套、拐臂、导向杆逐级铰接相连,导向杆与动触头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水平安装的底板和穿墙式安装的三相绝缘套管,每相绝缘套管有三个容腔,每一容腔内组合安装了上、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真空灭弧室,使三者集成一体,同时,三相上隔离刀闸和下隔离刀闸只由一根上绝缘横杆和一根下绝缘横杆分别支撑,并由一根隔离操作主轴同时使上、下隔离开关完成导通或隔离。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结构更简单、更紧凑,零部件减少,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组合在开关柜内使用时,更显得体积小、占用空间小,断路器在上、下隔离开关处于隔离状态时,可像抽屉一样独立抽出进行维修或更换,区分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三个功能单元无需复杂的连接母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了上、下绝缘座和上、下静触头)。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闸状态剖视图(只显示一相)。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下隔离开关合闸状态剖视图(只显示一相并包含传动机构II)。图4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图(只显示一相并包含传动机构I)。图5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开关柜布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再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带上下隔离的真空开关,其包括相固定的机构箱8和底架1,机构箱内设二个动力源,分别驱动隔离操作主轴32和断路器操作主轴18。底架1呈水平安装,其端部的侧板和机构箱内侧板与其垂直并固连一体。底架上固定着穿墙式安装的三相绝缘套管5,每相绝缘套管内隔三个容腔,三个容腔分别设置组合的上隔离开关、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真空灭弧室16。上隔离开关由安装在上绝缘座11上的上静触头12和上隔离刀闸7组成;下隔离开关由安装在下绝缘座28中的下静触头27和下隔离刀闸10组成。实现上、下隔离开关导通或隔离由一根隔离操作主轴32操控,经传动机构I驱动三相上、下隔离刀闸相对上、下静触头进行上、下直线轨迹运动而接触导通或隔离。三相上隔离刀闸7由一根上绝缘横杆6支撑并固定;三相下隔离刀闸10由一根下绝缘横杆9支撑并固定。与上、下隔离开关组合的断路器真空灭弧室16由静触头15和动触头23组成,由断路器操作主轴18驱动,经传动机构II驱动动、静触头的分、合闸。每相上隔离开关的上隔离刀闸7通过上过渡触座13和上导电板14与真空灭弧室的静触头15始终电接触,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23通过软连接25、下导电板26和下过渡触座29始终与下隔离刀闸10电接触。所述的传动机构I如图4所示,包括对称设置在隔离操作主轴32两端的由链轮和链条组成的链轮副31,在输出端链轮轴上设有与其同步回转的齿轮30,该齿轮与相向运行的以导向机构为导向的一对齿条板2啮合,一对齿条板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绝缘横杆6和下绝缘横杆9端部相固定,一对齿条板的相向运行带动上绝缘横杆和下绝缘横杆同步相向运行,进而驱动上隔离刀闸和下隔离刀闸分别插入上静触头和下静触头而导通,反之隔离。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两侧齿条板2上的一对滚轮4,该滚轮滑动配装在底架侧板和机构箱内侧板的导向槽3中并沿着导向槽滑移导向。所述的传动机构II如图2所示,包括焊固在断路器操作主轴18上的拐臂17,该拐臂与内设超程弹簧20的绝缘拉杆19、导向套21、拐臂22、导向杆24逐级铰接相连,导向杆与动触头23连接。当开关电路需要导通合闸时,先通过机构箱内动力驱动隔离操作主轴,使上、下隔离开关的上、下隔离刀闸插入上、下静触头内。如图3所示,隔离开关处于合闸导通状态,此时,当断路器真空灭弧合闸,电流由上静触头12、上隔离刀闸7、上过渡触座13、上导电板14、静触头15、动触头23、软连接25、下导电板26、下过渡触座29、下隔离刀闸10、下静触头27形成电路输出电流。当开关电路需要隔离分闸时,反向操纵隔离操作主轴,使上、下隔离刀闸脱离上、下静触头,电路即处于隔离分闸状态,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开关柜时,自然形成上、中、下三个功能区域母线室33、断路器室34、电缆室35,如图5所示,大大简化了各功能单元的连接母线,当上、下隔离开关分闸后,整个断路器即可抽出维修、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上下隔离的真空开关,其包含机构箱(8)和底架(1);构成三相的上隔离开关由安装在上绝缘座(11)的上静触头(12)和上隔离刀闸(7)组成,下隔离开关由安装在下绝缘座(28)的下静触头(27)和下隔离刀闸(10)组成,实现上、下隔离开关隔离或导通的三相上、下隔离刀闸由隔离操作主轴(32)操控传动机构Ⅰ相对上、下静触头进行上、下直线轨迹运动的接触导通或隔离;与上、下隔离开关组合的断路器真空灭弧室(16)由断路器操作主轴(18)操控传动机构Ⅱ实现分、合闸;每相上隔离刀闸(7)通过上过渡触座(13)和上导电板(14)与真空灭弧室的静触头(15)电接触,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23)通过软连接(25)、下导电板(26)和下过渡触座(29)与下隔离刀闸(10)电接触;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底架(1)为水平安装,其 上固定着三相绝缘套管(5),每相绝缘套管内隔三个容腔,三个容腔分别设置组合的上隔离开关、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真空灭弧室;b、所述的三相上隔离刀闸(7)由一根上绝缘横杆(6)支撑并固定,三相下隔离刀闸(10)由一根下绝缘横杆(9)支撑并 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上下隔离的真空开关,其包含机构箱(8)和底架(1);构成三相的上隔离开关由安装在上绝缘座(11)的上静触头(12)和上隔离刀闸(7)组成,下隔离开关由安装在下绝缘座(28)的下静触头(27)和下隔离刀闸(10)组成,实现上、下隔离开关隔离或导通的三相上、下隔离刀闸由隔离操作主轴(32)操控传动机构I相对上、下静触头进行上、下直线轨迹运动的接触导通或隔离;与上、下隔离开关组合的断路器真空灭弧室(16)由断路器操作主轴(18)操控传动机构II实现分、合闸;每相上隔离刀闸(7)通过上过渡触座(13)和上导电板(14)与真空灭弧室的静触头(15)电接触,真空灭弧室的动触头(23)通过软连接(25)、下导电板(26)和下过渡触座(29)与下隔离刀闸(10)电接触;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底架(1)为水平安装,其上固定着三相绝缘套管(5),每相绝缘套管内隔三个容腔,三个容腔分别设置组合的上隔离开关、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真空灭弧室;b、所述的三相上隔离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佩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