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84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深度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其包括缓释碳源脱氮池、好氧池、吸附滤池、配水导流槽,缓释碳源脱氮池主体段中铺设有具有大孔隙率并对氨氮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填料,好氧池内铺设有为微生物提供载体的生物陶粒填料,吸附滤池中设置为双层填料结构,双层填料结构分为填充有除磷陶粒的下层填料层和填充有生物活性炭的上层填料层,缓释碳源脱氮池在进水配水段的配水导流槽内设置有缓释碳源单元,缓释碳源脱氮池、好氧池、吸附滤池之间均通过配水导流槽串联组合。该生物滤池多采用来源易得、价格低廉、对固废再生利用的填料,不仅具有较优的水质净化价值,还实现了固废资源化,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效益。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深度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0002]我国部分地区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以污水处理厂尾水为主要补充水源的河流、湖泊普遍存在氮、磷超标的问题,许多地区通过提高污水排放标准来减轻其对水环境的压力,或通过尾水深度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目前,常规污水处理厂出水氮磷浓度相对较高,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和高标准的回用需求,以高效脱氮除磷为核心的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正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0003]污水厂尾水普遍存在COD
cr
偏低,而氮磷偏高的问题,传统的处理工艺对于氮磷的去除效率低、能耗大,达不到预期目标,尤其是出水总氮因传统碳源投加难以响应氮素浓度变化而存在出水超标风险。针对污水厂尾水C/N比低、总氮去除难、除磷能耗大以及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水质特点,依托已有的生物膜工艺、生物过滤、除磷脱氮等单元技术原理,在优化组合和技术研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效能组合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针对低碳高氮磷污水厂尾水水质特点,提供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废水深度处理结构。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包括缓释碳源脱氮池、好氧池、吸附滤池、配水导流槽,所述缓释碳源脱氮池主体段中铺设有具有大孔隙率并对氨氮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填料,所述好氧池内铺设有为微生物提供载体的生物陶粒填料,所述吸附滤池中设置为双层填料结构,所述双层填料结构分为填充有除磷陶粒的下层填料层和填充有生物活性炭的上层填料层,所述缓释碳源脱氮池在进水配水段的配水导流槽内设置有缓释碳源单元,所述缓释碳源脱氮池、好氧池、吸附滤池之间均通过配水导流槽串联组合。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包括集水三角堰、集水槽,所述集水三角堰一端连接吸附滤池的出水口,其另一端连接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出水管排水。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释碳源单元的填料为采用大型水生植物秸秆通过前期浸滤、烘干、破碎预处理后制成缓释碳源块。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释碳源单元为模块化设置,所述缓释碳源单元包括多个缓释碳源模块,每个所述缓释碳源模块包括模块骨架,所述模块骨架内设置有格网,所述格网内铺填缓释碳源。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释碳源模块挂于缓释碳源脱氮池和配水导流槽的顶部边沿。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好氧池、吸附滤池之间的配水导流槽底部设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的出水端位于缓释碳源脱氮池前端。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包括水反冲洗单元,所述缓释碳源脱氮池、吸附滤池底部均设有水反冲洗单元,所述水反冲洗单元包括反冲洗水主管,反冲洗支管、反冲洗穿孔管,所述反冲洗水主管通过反冲洗进水管连接外部水源,所述反冲洗支管与反冲洗水主管连接,所述反冲洗穿孔管设置在反冲洗支管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包括气反冲洗单元,所述气反冲洗单元包括微孔曝气管、鼓风机、空气主管,所述好氧池、吸附滤池底部均设有微孔曝气管,所述微孔曝气管由鼓风机连接空气主管供气。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包括滤板,所述缓释碳源脱氮池、好氧池、吸附滤池的下层均安装有滤板,所述缓释碳源脱氮池、好氧池、吸附滤池的填料均铺设在滤板上方。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包括网板,所述吸附滤池的上层填料层和下层填料层之间通过网板隔开。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针对污水厂尾水中低碳高氮及总氮难去除的水质特点,采用固态植物碳源结合天然沸石填料构建脱氮池,利用沸石作为厌氧氨氧化菌的附着载体,植物性碳源伴随进水缓慢释放以提供合适的有机碳源,通过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反应而获得较高的总氮去除率。
[0017]2)针对污水厂尾水中低浓度的磷素污染物和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采用竖向双层填料结构吸附滤池,通过除磷陶粒强化对磷的去除能力,生物活性炭填料层增加有毒有害物质和微污染有机物的去除功能,出水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TN低于8mg/L),使出水满足高品质的水环境补水要求,同时优化了出水的生态结构,有效降低出水回用的生态风险。
[0018]3)工艺多采用来源易得、价格低廉、对固废再生利用的填料,不仅具有较优的水质净化价值,还实现了固废资源化,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的结构正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的结构俯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的结构剖面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的管线配置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中气反冲洗单元的管路平面图;
[0024]图6是本技术中水反冲洗单元的管路平面图;
[0025]图7是本技术中缓释碳源模块的结构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表示的部分如下:
[0027]缓释碳源脱氮池1,好氧池2,吸附滤池3,缓释碳源单元4,天然沸石5,生物陶粒6,除磷陶粒7,生物活性炭8,进水管9,出水管10,回流管11,回流泵12,鼓风机13,空气主管14,微孔曝气管15,反冲洗空气管16,配水导流槽17,滤板18,网板19,集水三角堰20,集水槽21,缓释碳源模块22,模块骨架23,塑料格网24,反冲洗主管25,反冲洗支管26,反冲洗穿孔管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包括缓释碳源脱氮池1、好氧池2、吸附滤池3、配水导流槽17,缓释碳源脱氮池1主体段中铺设有具有大孔隙率并对氨氮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填料,好氧池2内铺设有为微生物提供载体的生物陶粒6填料,吸附滤池中设置为双层填料结构,双层填料结构分为填充有除磷陶粒7的下层填料层和填充有生物活性炭8的上层填料层,缓释碳源脱氮池1在进水配水段的配水导流槽17内设置有缓释碳源单元4,缓释碳源脱氮池1、好氧池2、吸附滤池3之间通过配水导流槽17串联组合;废水依次通过配水导流槽17流经缓释碳源脱氮池1、好氧池2、吸附滤池3,且废水从下至上分别流过缓释碳源脱氮池1、好氧池2、吸附滤池3。
[0030]如图2,该组合生物滤池由缓释碳源脱氮池1、好氧池2和吸附滤池3串联组合,按两组形式并联布置,便于切换运行及检修。水力在缓释碳源脱氮池1、好氧池2、吸附滤池3的停留时间分别为1.5h、2.5h和1h。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释碳源脱氮池、好氧池、吸附滤池、配水导流槽,所述缓释碳源脱氮池主体段中铺设有具有大孔隙率并对氨氮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填料,所述好氧池内铺设有为微生物提供载体的生物陶粒填料,所述吸附滤池中设置为双层填料结构,所述双层填料结构分为填充有除磷陶粒的下层填料层和填充有生物活性炭的上层填料层,所述缓释碳源脱氮池在进水配水段的配水导流槽内设置有缓释碳源单元,所述缓释碳源脱氮池、好氧池、吸附滤池之间通过配水导流槽串联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三角堰、集水槽,所述集水三角堰一端连接吸附滤池的出水口,其另一端连接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出水管排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碳源单元的填料为采用大型水生植物秸秆通过前期浸滤、烘干、破碎预处理后制成缓释碳源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碳源单元为模块化设置,所述缓释碳源单元包括多个缓释碳源模块,每个所述缓释碳源模块包括模块骨架,所述模块骨架内设置有格网,所述格网内铺填缓释碳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效能组合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余波平王小江王伟绵陈鸿芳卢星星林武刘杰曾勇辉金兴良戴知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