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水脱氮除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576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脱氮除磷系统,该系统包括进水池、活性炭曝气滤池、微絮凝反硝化除磷滤池以及紫外线杀菌器。该系统首先采用颗粒活性炭曝气滤池对来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及滤池的过滤作用去除水体含有的污染物并降低色度,然后在微絮凝反硝化除磷滤池内进行反硝化脱氮的同时,通过铁碳反应形成的微絮凝作用去除污水中的磷元素,最后经紫外杀菌器消毒后直接达标排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多种污染物集中去除的功能、占地少、结构简单紧凑、能耗低、出水水质稳定、维护便利、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而且还能将污水的氮磷元素降低至地表III类水排放标准,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场前景。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污水脱氮除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属于市政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农村,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污水处理厂的二级生物处理法无法实现氮磷的有效、深度去除,大量氮磷直接排入收纳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中国污水处理厂主要矛盾从有机物去除转到氮磷污染物的去除,特别是氮磷去除率普遍不高,成为当今污水处理厂亟待解决的难题。
[0003]随着氮磷污染问题的日益尖锐化以及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地区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和不同等级的实施规划。常规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虽然稳定可靠,可以有效的降低污水的COD、BOD,但对污水中同时存在的N、P等营养物仅仅只能去除20%

30%,因此采用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并不能够全面解决营养物对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危害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工程占地和能耗等问题。
[0004]传统的除磷工艺主要靠投加PAC、PAM来实现,药剂费用较高、污泥量较大,而且传统的反硝化脱氮池体占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进水池(1)、活性炭曝气滤池(2)、微絮凝反硝化除磷滤池(3)以及紫外线杀菌器(4);进水管道(L1)连接至进水池(1)的进水口;所述进水池(1)的排水口通过第二管道(L2)连接至活性炭曝气滤池(2)的进水口,所述活性炭曝气滤池(2)的排水口通过第三管道(L3)连接至微絮凝反硝化除磷滤池(3)的进水口;所述微絮凝反硝化除磷滤池(3)的排水口通过第四管道(L4)连接至紫外线杀菌器(4)的进水口,所述紫外线杀菌器(4)的排水口与排水管道(L5)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污泥收集池(5);所述活性炭曝气滤池(2)的排污口通过第一污泥输送装置(W1)与污泥收集池(5)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微絮凝反硝化除磷滤池(3)的排污口通过第二污泥输送装置(W2)与污泥收集池(5)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污泥收集池(5)的排料口与污泥排放管道(L6)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混合池(6)和碳源投加装置(7);所述混合池(6)设置在第三管道(L3)上,并且位于活性炭曝气滤池(2)和微絮凝反硝化除磷滤池(3)之间;所述碳源投加装置(7)通过药液输送装置(701)与混合池(6)的进料口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投加装置(7)包括碳源加药桶(702)和计量泵(703);所述碳源加药桶(702)的出料口与药液输送装置(701)相连通;所述计量泵(703)设置在药液输送装置(701)上。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曝气滤池(2)内设置有活性炭填料区层(201);所述活性炭填料区层(201)的层厚为1500

350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填料区层(201)的层厚为1800

3000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填料区层(201)的层厚为2000

2500mm。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填料区层(201)内活性炭的粒径为15

80目。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填料区层(201)内活性炭的粒径为20

60目。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填料区层(201)内活性炭的粒径为25

40目。11.根据权利要求1

4、6

1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絮凝反硝化除磷滤池(3)内设置有挂膜组合式填料区层(301)和铁碳颗粒填料区层(302);所述铁碳颗粒填料区层(302)位于挂膜组合式填料区层(301)的下方。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絮凝反硝化除磷滤池(3)内设置有挂膜组合式填料区层(301)和铁碳颗粒填料区层(302);所述铁碳颗粒填料区层(302)位于挂膜组合式填料区层(301)的下方。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膜组合式填料区层(301)内的填料为绳结式填料;所述绳结式填料的数量为1

100条;所述铁碳颗粒填料区层(302)内的填料粒径为5

40mm。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膜组合式填料区层(301)内的填
料为绳结式填料;所述绳结式填料的数量为1

100条;所述铁碳颗粒填料区层(302)内的填料粒径为5

40mm。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结式填料的数量为3

80条;所述铁碳颗粒填料区层(302)内的填料粒径为8

30mm。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结式填料的数量为5

50条;所述铁碳颗粒填料区层(302)内的填料粒径为10

25mm。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汝靛何堤唐炳钦刘亮汪涛何原平刘红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九层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