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螺旋道钉搓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530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8
一种双头螺旋道钉搓丝机,变速齿轮、支撑板、滑动板装置、下料板装置和第二伸缩杆,支撑板底部与滑动板装置连接;支撑板底部与第二伸缩杆连接;第二伸缩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与下料板装置连接;下料板装置位于滑动板装置正下方;下料板装置正下方设有收料箱;滑动板装置包括滑动板、滑槽、固定轮、夹持动力装置、滑轨和滑动转动支架;滑动板与夹持动力装置连接;夹持动力装置输出端与滑轨连接;滑轨与滑动转动支架滑动连接;滑动转动支架与固定轮转动连接滑动板上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的实现双螺纹搓丝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螺旋道钉搓丝机


[0001]本技术涉及搓丝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头螺旋道钉搓丝机。

技术介绍

[0002]铁路普遍应用的混凝土轨枕在铺设上道之前需要在轨枕预留孔中锚固螺旋道钉,用于固定两股钢轨。螺旋道钉为两端带有螺纹的螺柱,不同于普通双头螺柱的是,螺旋道钉两端的螺纹不同,这就造成螺旋道钉两端的螺纹不能同时加工,否则两端受力不同,使螺旋道钉变弯,现有螺旋道钉的加工方式多为在两台设备上对两端分别加工,先在一台搓丝机上完成一端螺纹的加工,再由人工放在另一台搓丝机上进行另一端的加工。这种加工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由于两台设备定、动搓丝板间隙调试存在误差,造成同一螺旋道钉两端螺纹不同心,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造成废品率上升,浪费时间、人力和物力,增加了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头螺旋道钉搓丝机,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的实现双螺纹搓丝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
[0005](二)技术方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螺旋道钉搓丝机,其特征在于,变速齿轮(5)、支撑板(13)、滑动板装置(14)、下料板装置(15)和第二伸缩杆(27);支撑板(13)底部与滑动板装置(14)连接;支撑板(13)底部与第二伸缩杆(27)连接;第二伸缩杆(27)远离支撑板(13)的一端与下料板装置(15)连接;下料板装置(15)位于滑动板装置(14)正下方;下料板装置(15)正下方设有收料箱(16);滑动板装置(14)包括滑动板(17)、滑槽(18)、固定轮(19)、夹持动力装置(20)、滑轨(21)和滑动转动支架(22);滑动板(17)与夹持动力装置(20)连接;夹持动力装置(20)输出端与滑轨(21)连接;滑轨(21)与滑动转动支架(22)滑动连接;滑动转动支架(22)与固定轮(19)转动连接滑动板(17)上设有滑槽(18);下料板装置(15)包括下料板(23)、下料槽(24)、挡板(25)和第一伸缩杆(26);下料板(23)上设有下料槽(24)挡板(25)与下料板(23)滑动连接;挡板(25)与第一伸缩杆(26)连接;第一伸缩杆(26)与下料板(23)连接;挡板(25)位于下料槽(24)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螺旋道钉搓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1)、防尘板(2)、动力装置(3)、皮带轮(4)、第一转动连接杆(6)、滑动搓丝板(7)和固定搓丝板(8);底座(1)与防尘板(2)连接;底座(1)侧面与动力装置(3)连接;动力装置(3)与皮带轮(4)传动连接;皮带轮(4)与变速齿轮(5)连接;变速齿轮(5)与底座(1)转动连接;皮带轮(4)与底座(1)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春喜刘月珍苑新武苑庆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采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