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46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将原有接触器的电磁操动机构替换为永磁操动机构,永磁机构的静铁芯包括U型静铁芯,永久磁铁和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U型静铁芯两端固定有串联励磁线圈,永久磁铁镶嵌在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中。该结构处于保持位置时,克服弹簧反力的吸力由电磁吸力和永磁吸力各承担一半,可使接触器保持在闭合位置,由于采用并联磁路,串联励磁线圈产生的磁通和永久磁铁产生的磁通分别流经不同的路径,两者互不干扰,因此串联励磁线圈磁路磁通所通过的磁阻达到最小,实现了永磁式接触器的节能。接触器分断或失压时,由于永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自然分断由弹簧力驱动实现,实现不需失压保护装置且具备失压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配电设备的低压电器领域,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低功耗新型永磁机构接触器,该接触器自身无需设置失压保护装置而具备失压保护功能。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低压电器领域大范围使用的接触器一般为电磁式接触器。电磁式接触器工作时存在噪声大和触头弹跳多等缺点,特别是在电磁操动机构处于合闸保持状态时需要励磁线圈长期通以交流电,这样不仅造成很大的铁损和分磁环损耗,使线圈铁芯的温升高,致使线圈容易烧毁,而且浪费大量的电能。长期以来,围绕降低电磁式接触器的工作能耗,国内外相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对电磁式接触器进行智能化控制[1]-[2],即在接触器合闸后在励磁线圈中通较小的直流电流,使得直流电流产生的电磁吸力大于弹簧反力,由于减小了线圈电流且磁路中磁阻较小,因而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但电磁式接触器实现节能的方法没有结合永磁机构的节能优势,即在合闸位置处完全依靠励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以使接触器保持合闸状态,而没有有效利用永磁吸力。因此在节能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由于永磁操动机构所具有的独特优点,前人针对永磁机构接触器做过各种有益的探索[3]-[4]。这些探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将原有接触器的电磁操动机构替换为永磁操动机构,保留原交流接触器灭弧结构,该永磁操动机构包括塑壳(12),塑壳(12)的下方固定有动铁心(6),动铁心(6)两端的塑壳(12)内设有反力弹簧(8),塑壳(12)的顶端设有三组直动式桥式触头,每组直动式桥式触头包括动触头(11)和静触头(10)各两个,塑壳(12)上部中央的空腔内固定有触头弹簧(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铁芯包括U型静铁芯(5),U型静铁芯(5)中设有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中镶嵌有永久磁铁(1),两端固定有串联励磁线圈(7),串联励磁线圈(7)由电源(13)提供可变的直流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并联磁路的永磁机构接触器,将原有接触器的电磁操动机构替换为永磁操动机构,保留原交流接触器灭弧结构,该永磁操动机构包括塑壳(12),塑壳(12)的下方固定有动铁心(6),动铁心(6)两端的塑壳(12)内设有反力弹簧(8),塑壳(12)的顶端设有三组直动式桥式触头,每组直动式桥式触头包括动触头(11)和静触头(10)各两个,塑壳(12)上部中央的空腔内固定有触头弹簧(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铁芯包括U型静铁芯(5),U型静铁芯(5)中设有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永久磁铁磁路静铁芯(3)中镶嵌有永久磁铁(1),两端固定有串联励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命哲刘懿莹娄建勇王小华吴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