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07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麦克风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器材设备之一,其主要用于将人声或者乐器声不失真地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将该电信号送往调音台或者放大器进行处理,最后从扬声器放出来,麦克风音头是麦克风的主要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音头组的设置,环形音头可以对麦克风端部方位进行拾音,弧形音头可以对麦克风侧面进行拾音,当需要对不同方位进行拾音时,使用者可推动推杆移动,推杆通过连接机构带动弧形音头转动,从而调整弧形音头的朝向,使其满足对不同方位进行拾音的需求,本装置设置有多个音头,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解决了单音头麦克风只能对一个方位进行拾音的缺陷。音的缺陷。音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麦克风
,具体为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麦克风是由声音的振动传到麦克风的振膜上,推动里边的磁铁形成变化的电流,这样变化的电流送到后面的声音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处理,麦克风音头的合理设计与否影响着音质效果的好坏。
[0003]现有的麦克风大多只设有一个音头,单音头的麦克风指向性比较单一,不能对满足不同方位拾音需求,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提出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具备多音头设置,可以进行组合排列,以适应不同方位拾音需求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设有音头组,所述音头组包括环形音头和两个弧形音头,所述环形音头固定安装于第一壳体内腔的一侧,所述弧形音头滑动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内腔,所述弧形音头的一侧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并延伸至第二壳体的外部。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与弧形音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杆体的另一端滑动插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推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管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与杆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滑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滑板的一端与管体的内壁固定安装。
[0007]优选的,所述管体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板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滑杆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槽的内壁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开设有进音槽,且进音槽的内嵌固定安装防护网。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弧形音头相适配的滑轨,所述弧形音头的两侧均与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滑轨的一侧开设有与杆体相适配的通槽,所述杆体的表面与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开设有与推杆相适配的槽道,推杆的表面与槽道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槽道内腔的一侧等距开设有与推杆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推杆的表面卡接。
[0013]优选的,所述环形音头和弧形音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并延伸至第二壳体的内腔。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设有线板,所述线板的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与信号线的表面轴承支撑,所述线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线板的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音头组的设置,环形音头可以对麦克风端部方位进行拾音,弧形音头可以对麦克风侧面进行拾音,当需要对不同方位进行拾音时,使用者可推动推杆移动,推杆通过连接机构带动弧形音头转动,从而调整弧形音头的朝向,使其满足对不同方位进行拾音的需求,本装置设置有多个音头,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解决了单音头麦克风只能对一个方位进行拾音的缺陷;
[0017]2、本技术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可以便于使用者推动弧形音头转动,同时通过连接机构内部弹簧的设置,当使用者将弧形音头的位置调整完成后,使用者松开推杆,此时弹簧收缩产生的反作用力将拉动管体移动,管体的移动带动推杆移动,使推杆的表面与卡槽的内壁卡接,从而对弧形音头的位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第一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管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弧形音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通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音头组;301、环形音头;302、弧形音头;4、连接机构;401、杆体;402、管体;403、滑板;404、弹簧;5、推杆;6、滑杆;7、防护网;8、滑轨;9、通槽;10、槽道;11、卡槽;12、信号线;13、线板;1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一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进音槽,且进音槽的内嵌固定安装防护网7,第一壳体1的内腔设有音头组3,音头组3包括环形音头301和两个弧形音头302,环形音头301和弧形音头302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信号线12,信号线12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1并延伸至第二壳体2的内腔,第一壳体1的内腔设有线板13,线板13的表面等距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与信号线12的表面轴承支撑,线板1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远离线板13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环形音头301固定安装于第一壳体1内腔的一侧,弧形音头302滑动连接于第一壳
体1的内腔,第一壳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弧形音头302相适配的滑轨8,弧形音头302的两侧均与滑轨8的内壁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滑轨8的一侧开设有与杆体401相适配的通槽9,杆体401的表面与通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
[0028]通过进音槽的设置,可以便于音头组3接收外部的声音信号,防护网7的设置可以防止外部的灰尘通过进音槽进入第一壳体1的内腔,信号线12的设置可以将音头组3的拾音信号进行传输,线板13的设置可以对信号线12的位置进行固定,支撑杆14的设置可以对线板13进行固定安装,滑轨8的设置可以对弧形音头302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弧形音头302可以在滑轨8的内腔滑动,通槽9的设置可以方便杆体401在穿过滑轨8带动弧形音头302滑动;
[0029]弧形音头302的一侧通过连接机构4固定安装有推杆5,连接机构4包括杆体401,杆体401的一端与弧形音头302的一侧固定安装,杆体401的另一端滑动插接有管体402,管体402的一端与推杆5的表面固定安装,管体40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板403,滑板403的一侧与杆体4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滑板40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404,弹簧404远离滑板403的一端与管体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腔设有音头组(3),所述音头组(3)包括环形音头(301)和两个弧形音头(302),所述环形音头(301)固定安装于第一壳体(1)内腔的一侧,所述弧形音头(302)滑动连接于第一壳体(1)的内腔,所述弧形音头(302)的一侧通过连接机构(4)固定安装有推杆(5),所述推杆(5)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2)并延伸至第二壳体(2)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杆体(401),所述杆体(401)的一端与弧形音头(302)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杆体(401)的另一端滑动插接有管体(402),所述管体(402)的一端与推杆(5)的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管体(40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板(403),所述滑板(403)的一侧与杆体(4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滑板(40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404),所述弹簧(404)远离滑板(403)的一端与管体(402)的内壁固定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402)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杆(6),所述滑板(403)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与滑杆(6)相适配的滑槽,且滑槽的内壁与滑杆(6)的表面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双振膜舱音头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进音槽,且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革黄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泰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