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04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不与本体箱体搭载的其他部件干扰且操作手柄与盖上开口的窗框间的缝隙被堵塞且能有效防止粉尘侵入,在由箱体和盖组成的本体箱体搭载包含操作手柄的断路器功能部件,操作手柄(7)具有捏手部在与摇动式手柄杆件(8)的顶部结合的缘状基台(7a)的上面中央立起形状,捏手部贯通在本体箱体盖上开口的手柄窗框并向外方突出,与手柄捏手部游嵌地在基台上布设有片状手柄遮挡板(10),以作为堵塞操作手柄(7)的基台(7a)与手柄窗框(后部盖2B上开口的窗框2B-1)之间缝隙的堵塞元件,且手柄遮挡板(10)在操作手柄(7)的ON和OFF位置分别从与手柄窗框相对的基台的前端缘向前及从后端缘向后延伸而缝隙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配线用电路断路器、漏电断路器等为对象的电路断路器,具体的说是关于防止灰尘从在其本体箱体上开口的手柄窗框侵入的手柄遮挡板的构造。
技术介绍
首先,以上述漏电断路器为对象,将电路断路器的全体构成以及其操作手柄周边部的现有构造分别表示在图9以及图10中。在图9中,1是构成本体箱体(模压树脂箱体)的下部箱体,2是中间盖(middlecover),3是顶盖,在箱体1中安装有主电路导体4、包含接点机构的电流断路部5、开关机构6、操作手柄7、零相变流器9等各种部件。此处,如图10所示,操作手柄7是捏手部从截面为圆弧状的缘状(brim)基台7a的中央向上方呈立起形状的树脂成形品,并且使上述基台7a与摇动式手柄杆件8的顶部结合,使得能够将贯通中间盖2的开口部和在顶盖3开口的手柄窗框并向外部突出的手柄7的捏手部手动操作到ON(接通)以及OFF(断开)位置。此外,公知有下述结构,其类型与所述操作手柄7有少许不同,该结构设置有从手柄捏手的基部向前后方向(手柄的移动方向)延伸的翼状弹性遮蔽部件,将该遮蔽部件按压于在本体箱体的盖部开口的手柄窗框的周缘(周围边缘),从而能够防止外部灰尘的侵入(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255548号公报(图1、图2)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昭62-170123号公报(图1~图10)但是,在图9以及图10所示的电路断路器中,为了防止灰尘通过本体箱体的在盖2以及盖3上开口的手柄窗框侵入到本体箱体的内部,而有必要抑制窗框的尺寸为满足手柄进行ON和OFF之间的冲程操作(stroke operation)时所必要的最小尺寸,并且另一方面,增大操作手柄的缘状基台7a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使得即便是操作手柄7处于移动到ON和OFF的任一位置的状态,也能够使基台与盖的窗框之间不产生缝隙。对此,在断路器的本体箱体的内部,如图9所示,功能部件之间几乎不存在多余空隙地以高密度排列组装在一起,如果增大操作手柄7的基台7a,则手柄在ON和OFF之间的位置会被其他功能部件所干扰。特别是如图9所示,在电流断路部5中配备有消弧室,与此相对,在中间盖2形成有隔离壁,以使伴随电流断路所产生的电弧气体(arc gas)不喷射到窗框。因此,对于操作手柄7的基座7a而言,在构造设计上具有所谓的限制其与电流断路器相对侧的部分必须短小的制约,这样一来,实际上难以使其与盖的窗框之间的间隙被完全堵塞。而且,如专利文献2所说明的那样,在操作手柄的捏手基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翼状遮蔽部件(具有可挠性的弹性材料),该遮蔽部件构成为按压在盖的窗框周围边缘,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粉尘的侵入。但是,若将工具(改锥等)等从外部插入到本体箱体的盖开口部,则很容易使遮蔽部件在内侧产生变形,从而导致与操作手柄之间产生缝隙,除此之外,工具的前端还有可能与箱体内部的充电部分接触而引起触电,所以会出现不能确保电路断路器的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具备手柄遮挡板单元,能够抑制与断路器的本体箱体中装载的其他功能部件间的干扰,并且确保安全性,堵塞操作手柄与在盖上开口的窗框之间的间隙,从而有效地防止来自于外部粉尘的侵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断路器,其是一种在由箱体和盖组成的本体箱体中搭载有包含操作手柄的断路器功能部件的电路断路器,其操作手柄具有捏手部在与摇动式手柄杆件的顶部结合的缘状基台的上面中央立起的形状,该捏手部贯通在所述盖上开口的手柄窗框并向外方突出,其中,与手柄的捏手部相游嵌地在基台上面布设有呈片状的手柄遮挡板,以作为堵塞所述操作手柄的基台与手柄窗框之间缝隙的堵塞元件,并且该手柄遮挡板分别在操作手柄的ON以及OFF位置上,从与手柄窗框相对的基台的前端缘向前方以及从后端缘向后方延伸,从而将手柄与手柄窗框之间的缝隙堵塞(第一方面),具体由如下所述方式构成(1)上述手柄遮挡板的一端沿其长边方向延长,并且其延长部沿本体箱体的盖上面而被引导支撑(第二方面)。(2)在上述(1)中,本体箱体的盖由分割的前部盖和后部盖组合而成的中间盖以及覆盖在中间盖上面的顶盖所构成,并且手柄遮挡板的延长部被插入到在中间盖一方的分割盖的上面形成的凹部和与该凹部相对地在另一方分割盖上形成的屋檐状遮挡板按压片之间而被引导支撑(第三方面)。(3)在上述(2)的结构中,在手柄遮挡板的延长部侧缘上形成有接合片,并且与该接合片相对地在中间盖上设置有限制遮挡板移动范围的止动部(第四方面)。根据上述构成,分别在操作手柄的ON以及OFF位置处从缘状基台端缘向前方以及后方延伸的片状手柄遮挡板,能够将手柄与本体箱体的手柄窗框之间的缝隙堵塞来可靠地防止粉尘的侵入。而且,在这种状况下,手柄遮挡板经由在其板面上开口的前后方向的长矩形孔而与操作手柄的捏手部游离嵌合,由此,与操作手柄的ON以及OFF操作联动而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手柄遮挡板的移动范围,与操作手柄在ON和OFF之间的移动行程相比小,因此,手柄遮挡板与安装在断路器内部的其他功能部件之间的干扰被巧妙地避开。而且,因为使手柄遮挡板的一端沿长边方向延长,为了使该延长部与其他功能部件不产生干扰,而将其嵌插到成为分割构造的中间盖的前部盖的上面的凹部与后部盖的遮挡板按压片之间而被引导支撑,而且在不损害遮挡板机能的范围内使手柄遮挡板的移动范围由设置在盖侧的止动部来限制。由此,即使将工具等从外部插入到盖的窗框,手柄遮挡板也能够阻止工具插入到器件内部以确保安全性。而且,并没有必要改变操作手柄的构造,只要再追加安装廉价的片状手柄遮挡板,便可以避免大幅度增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电路断路器本体箱体以及在该箱体中装载的手柄遮挡板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侧面观察图1的本体箱体的分解图。图3是表示在图1的本体箱体中搭载安装有功能部件的电路断路器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安装有手柄遮挡板的断路器中,将操作手柄向ON以及OFF位置处进行移动操作时的遮挡板操作位置的手柄周边部位的截面图,(a)以及(b)分别是与手柄的ON以及OFF位置相对应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在图4(a)中的P部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表示在图4(b)中的P部的放大截面图。图7是表示与图4(b)对应的手柄遮挡板及其周边部分的平面图。图8是表示图7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侧视图。图9是表示现有的电路断路器的组成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表示图9中的本体箱体的盖以及操作手柄的侧视截面图标号说明1箱体;2中间盖;2A前部盖;2A-1凹部;2B后部盖;2B-1手柄窗框;2B-2遮挡板按压片(shutter holderplate);3顶盖;7操作手柄;7a缘状基台;8手柄杆件;10手柄遮挡板;10a手柄游嵌孔(handleloose-fit hole);10b接合片(engaging tab)。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依据图1~图8表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实施例的图1~图8中的与图9以及图10相对应的部件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首先,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断路器的本体箱体的分解图表示在图1和图2中,并且将电路断路器的组成状态的立体图表示在图3中。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本体箱体,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其是一种在由箱体和盖组成的本体箱体中搭载有包含操作手柄的断路器功能部件的电路断路器,其操作手柄具有捏手部在与摇动式手柄杆件的顶部结合的缘状基台的上面中央立起的形状,该捏手部贯通在所述盖上开口的手柄窗框并向外方突出,其中,与手柄的捏手部相游嵌地在基台上面布设有呈片状的手柄遮挡板,以作为堵塞所述操作手柄的基台与手柄窗框之间缝隙的堵塞元件,并且该手柄遮挡板在操作手柄的ON以及OFF位置上,分别从与手柄窗框相对的基台的前端缘向前方以及从后端缘向后方延伸,从而将手柄与手柄窗框之间的缝隙堵塞。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6-1 2006-1537401.一种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其是一种在由箱体和盖组成的本体箱体中搭载有包含操作手柄的断路器功能部件的电路断路器,其操作手柄具有捏手部在与摇动式手柄杆件的顶部结合的缘状基台的上面中央立起的形状,该捏手部贯通在所述盖上开口的手柄窗框并向外方突出,其中,与手柄的捏手部相游嵌地在基台上面布设有呈片状的手柄遮挡板,以作为堵塞所述操作手柄的基台与手柄窗框之间缝隙的堵塞元件,并且该手柄遮挡板在操作手柄的ON以及OFF位置上,分别从与手柄窗框相对的基台的前端缘向前方以及从后端缘向后方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佑高浜田佳伸外山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