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99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构成为,通过从控制盘等的前表面进行手动操作,对组装在该控制盘中的开闭器进行开闭,其具有:第一转动部件,其与上述开闭器的起倒型手柄卡合;转动式手柄部,其从上述控制盘上凸出;以及第二转动部件,其与该转动式手柄部的转动联动,上述第一及第二转动部件相互随动,且它们的转动中心不同,    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及第二转动部件,在由上述转动式手柄部进行的通常的开闭操作中不嵌合,仅在上述开闭器的主接点熔接时由上述转动式手柄部施加向断开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从控制盘的前表面外侧, 对在控制盘等中组装的配线用断路器或漏电短路器等开闭器进行操 作,具体来说,是对其进行改进,以使得无论开闭器是否有断路功能, 在该开闭器的接点熔接时,都使该装置不能在断开位置锁止。
技术介绍
已知在利用开闭器进行电路开闭时,为了保持该电路的断开(OFF)或闭合(ON)状态,在该开闭器的起倒型手柄上,安装例 如手柄锁止装置等,约束开闭器的操作。例如,其可以约束为断开状 态,以用于确保开闭器负载侧的检测作业等的安全,或约束为闭合状 态,以用于确保供电而使得重要电路不会被断开操作。另一方面,作 为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在将开闭器设置在例如控制盘等上的情况下, 由于配线的关系,有时成为下述结构,即,在控制盘的背侧收容开闭 器,而起倒型手柄不在控制盘的前表面露出。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 可以将外部操作手柄装置附加在该开闭器主体上,从控制盘的前表面 外侧进行操作。另外,在控制盘的前表面为门的控制盘的情况下,在 该门上设置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当关门时,使外部操作手柄装置与起 倒型手柄卡合而可以进行操作。由于该外部操作手柄装置通常设有可进行手动操作的转动式手 柄部,所以使其进行所谓的旋转运动。另一方面,关于开闭器,由起 倒型这一名称可知,其通常为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在外部操作手 柄装置与开闭器的联动中,必须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作为其 中的一种方法,已知在经由从手柄(转动式手柄部)延伸出的动作轴 进行连结的曲柄板(crankplate)上,使具有与该曲柄板的转动中心(即转动轴)不同的转动中心的臂与之联动,在该臂的方孔中连结起倒型手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l)。由此,可以进行由转动式手柄 部进行的开闭器的操作,或在开闭器为配线用断路器的情况下,在转动式手柄部处进行其跳闸动作(trip operation)的显示,该专利文献 1中公开的结构,是将起倒型手柄的直线运动利用臂变换为旋转运 动,将该旋转运动传递至由曲柄板进行的另一旋转运动,所以,出于 方便,将其称为旋转/旋转运动。将主题回到约束,如上所述,即使在安装了外部操作手柄装 置的情况下,当然也存在约束该开闭器操作的情况。因此,已知在转 动式手柄部的部分上,以其可以进出的方式安装锁止板(lock plate), 在拉出该锁止板时,转动式手柄部的转动被阻止,同时在该拉出的部 分上,设有用于安装操作锁(例如荷包锁)的锁孔。也就是说,广泛 使用这样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具有在该锁止板的锁孔中安装操作锁 而约束开闭器操作的结构。在处于通电状态的开闭器中流过过电流的情况下,万一该开闭 器发生故障而不进行跳闸动作,则主接点会由于伴随过电流的通电产 生的热量而熔接,发生保持通电状态这样的异常情况。此时,如果不 知道主接点的熔接而对断路器进行断开操作,则在使转动式手柄部向 断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即使不能阻止起倒型手柄倒向断开方向,也 必须避免转动式手柄到达断开位置。这当然是出于以下目的,即,只 要主接点相当于闭合状态,就不进行由锁止板拉出引起的断开位置处 的锁止,由此特别是确保负载侧的检修作业安全。因此,着眼于与起倒型手柄卡合的滑动基座(slide base)因熔 接与起倒型手柄一起在断开位置之前被约束,而如果转动操作旋钮, 使其锁止在断开位置,则由与该操作旋钮连结的转动基座(tura abse) 挤压的锁杆(lock lever),如前所述,通过约束滑动基座,而与主 体的止动器卡合,阻止操作旋钮继续转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另外,通过在操作手柄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手柄基座(handle base), 且设置使操作手柄持续向闭合方向预紧的预紧弹簧,则即使在熔接 时,使操作手柄从闭合位置转到断开位置,手柄基座也被锁止手柄 (locker handle)约束,且由于预紧弹簧而使其不再追随操作手柄。由此,即使试图将锁止板拉出,也会被手柄基座的周壁阻拦,无法在 断开位置锁止(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专利第2946858号公报(第3页左栏第29行 第 35行,图2)专利文献2:特开2005-26106号公报(第5页第32行 第41 行,图1及图2)专利文献3:特开2005-302537号公报(第5页第38行 第47 行,图1 图3)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由外部操作手柄装置进行的熔接时的断开锁止防止是公 知的,但对于该构造来说,实际上要在考虑熔接时的开闭器的动作的 基础上,根据其动作进行应对。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2的外部操作 手柄装置中,通过使起倒型手柄安装在熔接时到达跳闸位置的开闭器(在这里将其称为非隔离对应断路器)上,连同外部操作手柄装置进 行隔离对应,相对地,在专利文献3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中,即使与 在熔接时使开闭机构部锁止并强制使起倒型手柄静止在闭合位置的 开闭器(在这里将其称为隔离对应断路器)组合,也仍然要满足隔离(isolation)。而且,这里所说的要满足隔离(或者断路功能), 如此前说明过的,表示在开闭器的主接点熔接时,要避免因外部操作 手柄装置进行的断开锁止,这在国际标准(IEC) 60947-1中也已明 确说明。因此,为了满足隔离,与开闭器的特性对应准备外部操作手柄 装置,这在装置的设计'制造、或者从流通库存的角度考虑标准化的 情况下,很难说是好方法。另外,作为进一步的课题,不管是专利文 献2还是专利文献3,为了实现隔离,其构造复杂化是不可否认的。 也就是说,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提出的结构,会导致与起倒型手 柄卡合的部件(滑动基座及滑动器)的大型化,且因为这些部件要进 行与起倒型手柄等同动作即直线运动,所以,为了变换为转动式手柄 部的旋转运动,必须通过某种变换机构,必然要将该变换机构设置在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内(此外,与专利文献1中所称的旋转/旋转运动 相对地,将该运动称为旋转/直线运动)。换言之,旋转/直线运动 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因为有直线运动,具有易于实现隔离的优点, 但相对地,还具有装置自身复杂化,且导致相应的成本增加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即使是旋 转/旋转运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也满足隔离,同时在隔离对应时, 可以不依赖于开闭器特性。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构成为,通过从 控制盘等的前表面进行手动操作,对组装在该控制盘中的开闭器进行 开闭,其具有第一转动部件,其与上述开闭器的起倒型手柄卡合; 转动式手柄部,其从上述控制盘上凸出;以及第二转动部件,其与该 转动式手柄部的转动联动,上述第一及第二转动部件相互随动,且它 们的转动中心不同,上述第一及第二转动部件,在由上述转动式手柄 部进行的通常的开闭操作中不嵌合,仅在上述开闭器的主接点熔接时 由上述转动式手柄部施加向断开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嵌合。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如以上说明,是抑制制造成本的通用产品,可以提供一 种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性极高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将图1的装置安装到开闭器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只表示图2中的转动式手柄部的图。 图4是只表示图1中的凸轮与手柄支承部的背面斜视图。 图5是表示图1中的转动轨迹的图。 图6是表示图1的装置的板弹簧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构成为,通过从控制盘等的前表面进行手动操作,对组装在该控制盘中的开闭器进行开闭,其具有:第一转动部件,其与上述开闭器的起倒型手柄卡合;转动式手柄部,其从上述控制盘上凸出;以及第二转动部件,其与该转动式手柄部的转动联动,上述第一及第二转动部件相互随动,且它们的转动中心不同,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及第二转动部件,在由上述转动式手柄部进行的通常的开闭操作中不嵌合,仅在上述开闭器的主接点熔接时由上述转动式手柄部施加向断开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嵌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构成为,通过从控制盘等的前表面进行手动操作,对组装在该控制盘中的开闭器进行开闭,其具有第一转动部件,其与上述开闭器的起倒型手柄卡合;转动式手柄部,其从上述控制盘上凸出;以及第二转动部件,其与该转动式手柄部的转动联动,上述第一及第二转动部件相互随动,且它们的转动中心不同,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及第二转动部件,在由上述转动式手柄部进行的通常的开闭操作中不嵌合,仅在上述开闭器的主接点熔接时由上述转动式手柄部施加向断开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嵌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器的外部操作手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设置于第二转动部件上的销钉状凸起在设置于第一转动 部件上的长孔中卡合移动,使上述第二转动部件与转动式手柄部的转 动联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田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