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动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92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绝缘支撑、一对固定板、栅片座、一组栅片、回转支撑轴、一组并联导体、柔性导电连接线、导电块,特点在于:还包括有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安装在绝缘支撑或栅片座上,并且伴随于一组并联导体;所述的一组并联导体中的至少一枚导体处于固定支架内并且保持着与其它导体相一致的位置,所述的一组栅片延设在栅片座或绝缘支撑两者任择其一上。优点:降低短路时活动触点与静触点处的温升,提高断路器的短时耐受电流值;保障动触头体积的小型化,使断路器的整体体积能有效控制;固定支架自身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经济性和工业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设在断路器的基座的动触头腔内,与 静触头相配合而起到对电路的通、断作用,属于低压电器

技术介绍
如业界明知之理,在断路器的实际使用场合,断路器导电体的自身电阻 及动、静触头间的接触电阻对断路器的短时耐受短路电流的性能起着重要的 作用。例如,导电体的自身电阻或者动、静触头之间的接触电阻愈大,则越 易导致断路器承受短路电流时的发热量增大,引起动、静触头的触点(动触 头上的活动触点及静触头上的静触点)熔焊乃至损坏。就断路器的动触头而 言,由于动触头的并联触片(习惯称并联导体)与回转支撑轴之间存在有配 合间隙,而且即使是再精湛的技艺也无法做到消除前述的配合间隙,因此当 断路器在合闸结束时,并联导体往往表现出侧倾现象,从而造成活动触头的 活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接触不良,使接触电阻增大。已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动触头的结构由图4所示,包括绝缘支撑l、 一 对固定板2、栅片座3、 一组栅片4、回转支撑轴5、 一组数量至少三枚的并 联导体6、柔性导电连接线7、导电块8, 一对固定板2的上端与绝缘支撑1 的两侧固定,下端与导电块8联结,栅片座3罩置在一组并联导体6外,两 端与一对固定板2固定, 一组栅片4间布于绝缘支撑1上, 一组并联导体6 的近中部枢置在两端定位于一对固定板2上的回转支撑轴5的中部,与柔性 导电连接线7的一端联结,柔性导电连接线7的另一端固定在导电块8上。 很明显, 一组栅片4是用来对一组并联导体6作分隔限位的。但是,考虑到 整个动触头的体积因素,以及必须兼顾到并联导体6的空间利用率,以便增加过流横截面积藉以降低断路器的温升因素,因此不可能也不允许将一组栅片4的各枚栅片的厚度不受制约地增大,而往往需要对其厚度加以限制。基 于此种情形而通常将一组栅片4的厚度设计成薄若纸,对于小化整个动触头 的体积和提高并联导体6的空间利用率及增加过流横截面积虽有一定的建 树,但是,如申请人在前面所述之理,由于并联导体6与回转支撑轴5之间 存在着无法消除的间隙,当断路器合闸时,并联导体6所产生的侧倾现象难 以由微薄的栅片4得到救济,并联导体6上的活动触点9与静触头上的静触 点的位置产生不对应,使接触电阻增大。鉴于该种情形,目前的做法只能是 以牺牲动触头体积的小型化为代价来提高栅片4的强度,即全面增加一组栅 片栅片4中的各枚栅片的厚度。尽管业界始终在既有利于保障动、静触头的接触效果,又不致于过度影 响并联导体的空间利用率之间寻找平衡点,但迄今为止未见有成功的文献报 道和实际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地防止因并联导体侧倾而致接触 电阻增大,又能确保体积小型化并且结构简单同时提高短时耐受能力的断路 器的动触头。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包括绝缘支撑、 一对固定板、栅片座、 一组栅片、回转支撑轴、 一组并联导体、柔性导电连 接线、导电块, 一对固定板的上端与绝缘支撑的两侧固定,下端与导电块联 结,栅片座罩置在一组并联导体外,两端与一对固定板固定, 一组并联导体 的近中部枢置在两端定位于一对固定板上的回转支撑轴的中部,与柔性导电 连接线的一端联结,柔性导电连接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导电块上,特点在于 还包括有一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安装在绝缘支撑或栅片座上,并且伴随于一组并联导体;所述的一组并联导体中的至少一枚导体处于固定支架内并且 保持着与其它导体相一致的位置,所述的一组栅片延设在栅片座或绝缘支撑两者任择其一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支架构成有一用于接应所述的一 组并联导体中的至少一枚导体的并联导体接应腔,该并联导体接应腔的一对 侧壁垂直于所述的回转支撑轴上,并联导体接应腔的底壁与绝缘支撑或栅片 座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 一对侧壁上开设有位置彼此对应的 用于避开回转支撑轴并且同时为回转支撑轴提供通道的轴孔,所述的底壁与 绝缘支撑固定,并且, 一对侧壁所面向栅片座的一侧侧缘延设有第一插脚, 第一插脚插置在栅片座上的第一插脚接应槽上。在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侧壁上开设有位置彼此对应的 用于避开回转支撑轴并且同时为回转支撑轴提供通道的槽,所述的底壁与栅 片座固定,并且, 一对侧壁所面向绝缘支撑的方向窄縮延伸有第二插脚,第 二插脚插置在绝缘支撑上的第二插脚接应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壁与绝缘支撑的中间部位固定。 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壁与栅片座的中间部位固定。 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侧壁的上部各延设有一支架 夹片。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栅片延设在栅片座上并且镶 入到一组并联导体的各个导体之间的隙缝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栅片延设在绝缘支撑上并 且镶入到一组并联导体的各个导体之间的隙缝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栅片座上还结合有一补强支架。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的显著优点在于由于增设了固定支架,能有效 地防止并联导体在合闸状态时过度偏斜,保证断路器的动触头的一组并联导 体上的活动触点与静触头上的静触点接触良好,获得较低的接触电阻,有利 于降低短路时活动触点与静触点处的温升,提高断路器的短时耐受电流值; 因固定支架的设置而改变了已有技术中只能通过全面增加并联导体的各枚 导体的厚度来缓解侧倾的设计思路,从而得以保障动触头体积的小型化,使 断路器的整体体积能有效控制;固定支架自身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经 济性和工业实用性。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断路器的动触头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断路器的动触头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断路器的动触头安装于断路器上的一个实用例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举证的已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动触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贵审査员尤其是公众能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及有益效果,申 请人以具体的实施例方式详细描述如下,但不能视实施例为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 术方案的限制。实施例1:请具体参阅图1,给出了材料优选为塑料的绝缘支撑1,该绝缘支撑1 所面向一组并联导体6的一侧加工成有一绝缘斜面13,绝缘斜面13的上部 区域安排有与一组并联导体6的导体数量相当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弹簧孔 15,弹簧孔15又可称为弹簧座,在各弹簧孔15内容入弹簧14的一端,而 弹簧14的另一端抵挡在并联导体6上的弹簧容置凹腔36上。在绝缘支撑1的中间部位,更具体地讲在绝缘斜面13的偏上部中间部位加工有一用于接 应下面还要详述的用于供固定支架10固定的凹腔16,凹腔16之中央加工有 螺纹孔17。 一对固定板2的形状以相同为优选,并且以材质金属为优选,固 定板2的上端各用一组数量不受图示所限的螺钉与绝缘支撑1固定,下端通 过一过渡轴37与导电块8的安装座21联结。在本例中, 一组栅片4 (也可称其为梳片)延设在了栅片座3所面向并 联导体6的一侧,也就是说一组栅片4是随栅片座3模塑成型时构成于栅片 座3上的,各栅片4之间的所构成的栅片腔25是供并联导体6补偿或称容 纳之用的,当栅片座3罩置到一组并联导体6上并且在其两端用螺钉22与 固定板2固定后, 一组栅片4与一组并联导体6形成互为补偿关系。所谓的 互为补偿关系是指栅片4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包括:绝缘支撑(1)、一对固定板(2)、栅片座(3)、一组栅片(4)、回转支撑轴(5)、一组并联导体(6)、柔性导电连接线(7)、导电块(8),一对固定板(2)的上端与绝缘支撑(1)的两侧固定,下端与导电块(8)联结,栅片座(3)罩置在一组并联导体(6)外,两端与一对固定板(2)固定,一组并联导体(6)的近中部枢置在两端定位于一对固定板(2)上的回转支撑轴(5)的中部,与柔性导电连接线(7)的一端联结,柔性导电连接线(7)的另一端固定在导电块(8)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固定支架(10),该固定支架(10)安装在绝缘支撑(1)或栅片座(3)上,并且伴随于一组并联导体(6);所述的一组并联导体(6)中的至少一枚导体处于固定支架(10)内并且保持着与其它导体相一致的位置,所述的一组栅片(4)延设在栅片座(3)或绝缘支撑(1)两者任择其一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包括绝缘支撑(1)、一对固定板(2)、栅片座(3)、一组栅片(4)、回转支撑轴(5)、一组并联导体(6)、柔性导电连接线(7)、导电块(8),一对固定板(2)的上端与绝缘支撑(1)的两侧固定,下端与导电块(8)联结,栅片座(3)罩置在一组并联导体(6)外,两端与一对固定板(2)固定,一组并联导体(6)的近中部枢置在两端定位于一对固定板(2)上的回转支撑轴(5)的中部,与柔性导电连接线(7)的一端联结,柔性导电连接线(7)的另一端固定在导电块(8)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固定支架(10),该固定支架(10)安装在绝缘支撑(1)或栅片座(3)上,并且伴随于一组并联导体(6);所述的一组并联导体(6)中的至少一枚导体处于固定支架(10)内并且保持着与其它导体相一致的位置,所述的一组栅片(4)延设在栅片座(3)或绝缘支撑(1)两者任择其一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 (10)构成有一用于接应所述的一组并联导体(6)中的至少一枚导体的并联导体 接应腔(30),该并联导体接应腔(30)的一对侧壁(31)垂直于所述的回转支撑轴 (5)上,而并联导体接应腔(30)的底壁(32)与绝缘支撑(1)或栅片座(3)固定。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侧壁 (31)上开设有位置彼此对应的用于避开回转支撑轴(5)并且同时为回转支撑轴 (5)提供通道的轴孔(28),所述的底壁(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琛管瑞良俞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