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473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3
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包含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覆盖件。泄漏检测覆盖件包含泄漏检测区域及可附接区域。泄漏检测区域具有第一及第二电极。第一及第二电极相间隔且稳固接触于覆盖件。系统附接于液冷系统、基座及/或流体管路。当液体泄漏于覆盖件时,液体被吸收直到润湿区域延伸过每个第一及第二电极的一些点。电流传导于其之间提供低电阻路径。侦测到阻抗改变、触发警示装置且重置泄漏检测装置。在无聚集或皱褶情况下,大于一个不同形状及尺寸的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通过可附接区域固定于分别的液冷系统、基座及/或流体管路并电耦合在一起。起。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


[0001]示例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电极间电阻检测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使用电极间电阻检测的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各别或组合于机架的电脑、服务器及类似大小或较小的电子元件、模块、装置及/或系统的运作过程中,中央处理器、处理器单元、图形板(graphic boards)或计算模块所产生的热必须要迅速且有效地排除,以将运作温度在具有挑战性的运作条件下维持在制造商所建议的范围内。随着前述这些元件、装置及系统的功能性及适用性提升,其功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这转而增加了冷却的需求。
[0003]目前已经开发了几种将热量从各别或组合于机架的电脑、服务器及类似大小或较小的电子元件、模块、装置及/或系统中排除的技术。其中一种是封闭回路液冷系统,其热交换器热耦合于元件、模块、装置及/或系统,以将热量从电子元件、装置和/或系统中传导出去,接着,循环于包含热交换器的冷却回路系统内的冷却流体通过泵浦单元的驱使流过热交换器,从而带走热量。热量是从热源传递到热交换器,再从热交换器传递到冷却流体,然后再经由散热器及/或额外的热交换器令热量从冷却流体传递到外部环境。
[0004]一般而言,电子元件、设备及/或系统具有最大工作温度,并需要提供依靠热交换器、散热器及/或额外的热交换器与泵效率的适当液体冷却系统。通常,不只一个电子元件、装置、模块及/或系统需要冷却,因此需要多个管路及压力密封配件。随着管路及压力密封配件增加,因泄漏所导致的损坏或失效的风险亦增加。
[0005]当需要泄漏检测时,可以采用泄漏检测系统。一些泄漏检测系统可以提供一种针对大泄漏量而不是较小泄漏的检测方法。一些用于泄漏检测的方法可以通知用户泄漏,但是不通知泄漏的特定区域。一些泄漏检测系统可以组装到单一区域或单一电子元件、模块、设备或系统,但是不能组装到多个区域或多个电子元件元件、模块、设备或系统。安装某些泄漏检测系统可能需要很长的安装时间。一些泄漏检测系统的安装可能需要更改,例如切割,以进行手动放置和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用以检测自内有加压流体的至少一个容器的漏液,包含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及一泄漏检测装置。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包含一泄漏检测区域及至少一个可附接区域。泄漏检测区域包含一第一绝缘材料层、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第一绝缘材料层具有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第一电极固定地设置于第一内表面。第二电极固定地设置于第一内表面,且对应于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隔一间隙。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近端形成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一耦合端,且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相对于近端的远端形成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一装配端。至少一个可附接区域包含一可附接材料。可附接材料附接于泄漏检测区域,用以使至少
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固定于容器。泄漏检测装置具有一电路、一装置输入端、一装置输出端及一警示装置。装置输入端、装置输出端及警示装置电性耦合于电路。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耦合端电性耦合于装置输入端,泄漏检测装置用以检测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的阻抗变化,从而在检测到阻抗变化时生成警示。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泄漏检测区域进一步包含一第二绝缘材料层。第二绝缘材料层相对于第一绝缘材料层,且具有一第二内表面及一第二外表面。第二内表面固定且稳固地接触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第一内表面。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固定地设置于第一绝缘材料层及第二绝缘材料层之间。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附接材料为附接于泄漏检测区域的可拉伸材料,用以使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易装卸地固定于容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转动第一绝缘材料层或第二绝缘材料层的接触于容器的表面。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附接材料为钮扣、套索扣、拉链、魔鬼毡、布绳或布带的至少一个或前述的任意组合。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形状为单一平面状,且对应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图样包含至少一个方向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单一平面状为T字形,且至少一个可附接区域的数量为两个或大于两个。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数量为两个或大于两个,且这些泄漏检测覆盖件分别通过这些泄漏检测覆盖件的装配端及耦合端电性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泄漏检测覆盖件的形状为单一平面状、多平面状或曲面状的至少一个或前述的任意组合,且对应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图样包含至少一个方向改变或无方向改变。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材料层及第二绝缘材料层由亲水及不导电的材料所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材料层及第二绝缘材料层由塑料微纤维或天然纤维素纤维的至少一个或前述的任意组合所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材料层及第二绝缘材料层被水溶性盐浸渍,以在液体泄漏于第一绝缘材料层上时增加第一绝缘材料层的导电性,而利于确定漏液阻抗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材料层及第二绝缘材料层由液体响应材料所制成,从而在视觉上可确定漏液的位置。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形状为线状或扁条状的至少一个或前述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由铜、铝或其他导电金属的至少一个或前述的任意组合所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警示装置为通过对应视觉设备或听觉设备实现的视觉警示装置或听觉警示装置的至少一个或前述的任意组合。
[0014]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15]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附图示出了在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个面向。参照附图,其中贯穿若干视图,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部分,结合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结合了本技术原理的多个面向的热交换器系统的若干示例。
[0016]图1A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的第三视角的平面图。
[0017]图1B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图1A的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的第四内部视角的平面图。
[0018]图1C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图1A的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的第三内部视角的平面图。
[0019]图2A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替代性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的第一视角的平面图。
[0020]图2B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图2A的替代性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的第二视角的平面图。
[0021]图2C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图2A的替代性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的第三视角的平面图。
[0022]图2D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图2A的替代性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的第一内部视角的平面图。
[0023]图3A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另一替代性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的第一视角的平面图。
[0024]图3B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图3A的另一替代性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的第二视角的平面图。
[0025]图3C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用以检测自内有加压流体的至少一个容器的漏液,包含: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包含:一泄漏检测区域,包含:一第一绝缘材料层,具有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一第一电极,固定地设置于该第一内表面;以及一第二电极,固定地设置于该第一内表面,且对应于该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间隔一间隙;其中,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近端形成该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一耦合端,且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相对于近端的远端形成该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一装配端;以及至少一个可附接区域,包含一可附接材料,该可附接材料附接于该泄漏检测区域,用以使该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固定于该至少一个容器;以及一泄漏检测装置,具有一电路、一装置输入端、一装置输出端及一警示装置,该装置输入端、该装置输出端及该警示装置电性耦合于该电路,该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该耦合端电性耦合于该装置输入端,该泄漏检测装置用以检测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之间的阻抗变化,从而在检测到阻抗变化时生成警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的该泄漏检测区域进一步包含:一第二绝缘材料层,相对于该第一绝缘材料层,且具有一第二内表面及一第二外表面;其中,该第二内表面固定且稳固地接触于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及该第一内表面;以及其中,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固定地设置于该第一绝缘材料层及该第二绝缘材料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可附接材料为附接于该泄漏检测区域的可拉伸材料,用以使该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易装卸地固定于该至少一个容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泄漏检测覆盖件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转动该第一绝缘材料层或该第二绝缘材料层的接触于该至少一个容器的表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可附接材料为钮扣、套索扣、拉链、魔鬼毡、布绳或布带的至少一个或前述的任意组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装配泄漏检测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楚驿陈文宏陈俊贤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