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制品表面仿金属拉丝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57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制品表面仿金属拉丝处理装置,属于塑胶制品加工技术领域,一种塑胶制品表面仿金属拉丝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竖板,竖板的顶端固定有上支座,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支承座,支承座上支撑有塑胶外壳,竖板靠近支承座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对称设置的挤压定位机构,上支座的下表面上固定有电动滑台,电动滑台的滑动输出端固定有电动升降座,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塑胶外壳进行拉丝处理,且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可吸附拉丝过程中产生的塑胶粉末,有效改善拉丝处理的工作环境,无需后续的清理工作,提高塑胶外壳拉丝处理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设备利用率高。设备利用率高。设备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制品表面仿金属拉丝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制品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塑胶制品表面仿金属拉丝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胶的定义:主要由碳、氧、氢和氮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元素所构成,成品为固体,在制造过程中是熔融状的液体,因此可以机加热使其熔化、加压力使其流动、冷却使其固化,而形成各种形状,此庞大而变化多端的材料族群称为塑胶。
[0003]随着塑胶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塑胶性能的不断提高,塑胶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塑胶件正在不同的领域替代传统的金属零件,一个设计合理的塑胶件往往能够替代多个传统金属零件,从而达到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制造成本的目的。塑胶零件广泛应用如今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例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电线电缆、建筑器材、通讯电子、汽车工业、航天航空、日用五金等。
[0004]表面拉丝处理是通过研磨产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线纹,起到装饰效果的一种表面处理手段。由于表面拉丝处理能够体现金属材料的质感,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很多塑胶件,在加工时也会选择对其表面进行拉丝处理,在拉丝过程中由于拉丝辊与塑胶外壳表面产生摩擦,拉丝过程会产生较多的塑胶粉末,不仅会产生较多扬尘,影响塑胶件加工的环境,且产生的塑胶粉末会粘附在塑胶外壳表面,还需要后续清理,影响塑胶件的拉丝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制品表面仿金属拉丝处理装置,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塑胶外壳进行拉丝处理,且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可吸附拉丝过程中产生的塑胶粉末,有效改善拉丝处理的工作环境,无需后续的清理工作,提高塑胶外壳拉丝处理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设备利用率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塑胶制品表面仿金属拉丝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顶端固定有上支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支承座,所述支承座上支撑有塑胶外壳,所述竖板靠近支承座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对称设置的挤压定位机构,所述上支座的下表面上固定有电动滑台,所述电动滑台的滑动输出端固定有电动升降座,所述电动升降座的输出端固定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有用于对塑胶外壳进行拉丝的拉丝辊,所述电动升降座的输出端位于驱动机构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粉尘吸附结构,所述粉尘吸附结构的最底端高于拉丝辊的最底端4

6mm;
[0008]所述粉尘吸附结构包括沿底座宽度方向设置的槽型外壳,所述槽型外壳的内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杆,所述槽型外壳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传动
轮,所述槽型外壳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驱动传动轮转动的驱动马达,两侧所述传动轮上套接有摩擦毛皮层,所述槽型外壳的内壁底端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块,两侧所述安装块之间卡接有橡胶吸附层,所述摩擦毛皮层与橡胶吸附层相贴合设置。
[0009]使用装置时,将塑胶外壳放置在支承座,利用两侧的挤压定位机构将塑胶外壳夹紧进行定位,控制电动升降座下移使拉丝辊与塑胶外壳表面相接触,开启驱动机构带动拉丝辊转动即可对塑胶外壳的上表面进行拉丝处理,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塑胶外壳使用,拉丝处理过程中,槽型外壳内部的驱动马达工作带动传动轮转动,使摩擦毛皮层循环转动,摩擦毛皮层转动过程中不断与橡胶吸附层摩擦,使橡胶吸附层表面带静电,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可吸附拉丝过程中产生的塑胶粉末,两侧的粉尘吸附结构可以保证充分吸附粉末,有效改善拉丝处理的工作环境,无需后续的清理工作,提高塑胶外壳拉丝处理效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吸附层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多个半球形橡胶凸起,可有效增大吸附面积,保证粉末吸附效率。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承座的顶端固定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上表面可有防滑纹,设置橡胶垫可有效避免支承座对塑胶外壳造成的刮伤,还可有效防滑,提升放置稳定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定位机构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内底部固定有电磁铁,所述外筒的内部插接有内杆,所述内杆位于外筒内部的一端固定有与外筒内部相匹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电磁铁的一端固定有磁铁块,所述电磁铁通电时与磁铁块相排斥,所述底座上设有同时控制两侧电磁铁通断电的控制按钮。当需要对塑胶外壳进行夹紧时,通过控制按钮控制电磁铁通电,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场与磁铁块相排斥,从而将磁铁块推出,两侧推出的内杆将塑胶外壳夹紧,夹紧效果好,有效保证拉丝时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和外筒开口端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所述的内部嵌入有,所述外筒上的与内杆相贴合,所述限位块上的与外筒内壁相贴合。通过在外筒和限位块上设置,一方面可保证对内杆的限位效果,可大幅降低内杆在外筒内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避免卡死现象发生。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内杆的外端固定有海绵垫,可有效避免挤压过程中对塑胶外壳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方案可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塑胶外壳进行拉丝处理,且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可吸附拉丝过程中产生的塑胶粉末,有效改善拉丝处理的工作环境,无需后续的清理工作,提高塑胶外壳拉丝处理效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设备利用率高;
[0017](2)橡胶吸附层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多个半球形橡胶凸起,可有效增大吸附面积,保证粉末吸附效率;
[0018](3)设置橡胶垫可有效避免支承座对塑胶外壳造成的刮伤,还可有效防滑,提升放置稳定性;
[0019](4)当需要对塑胶外壳进行夹紧时,通过控制按钮控制电磁铁通电,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场与磁铁块相排斥,从而将磁铁块推出,两侧推出的内杆将塑胶外壳夹紧,夹紧效果好,有效保证拉丝时的稳定性;
[0020](5)通过在外筒和限位块上设置,一方面可保证对内杆的限位效果,可大幅降低内杆在外筒内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避免卡死现象发生;
[0021](6)内杆的外端固定有海绵垫,可有效避免挤压过程中对塑胶外壳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挤压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粉尘吸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号说明:
[0027]1底座、2竖板、3上支座、4支承座、5橡胶垫、6塑胶外壳、7挤压定位机构、701外筒、702电磁铁、703内杆、704限位块、705磁铁块、706凹槽、707滚珠、8海绵垫、9电动升降座、10驱动机构、11拉丝辊、12连接杆、13粉尘吸附结构、131槽型外壳、132固定杆、133传动轮、134摩擦毛皮层、135安装块、136橡胶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制品表面仿金属拉丝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有竖板(2),所述竖板(2)的顶端固定有上支座(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支承座(4),所述支承座(4)上支撑有塑胶外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2)靠近支承座(4)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对称设置的挤压定位机构(7),所述上支座(3)的下表面上固定有电动滑台,所述电动滑台的滑动输出端固定有电动升降座(9),所述电动升降座(9)的输出端固定有驱动机构(10),所述驱动机构(10)的输出端固定有用于对塑胶外壳(6)进行拉丝的拉丝辊(11),所述电动升降座(9)的输出端位于驱动机构(10)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有粉尘吸附结构(13),所述粉尘吸附结构(13)的最底端高于拉丝辊(11)的最底端4

6mm;所述粉尘吸附结构(13)包括沿底座(1)宽度方向设置的槽型外壳(131),所述槽型外壳(131)的内底部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杆(132),所述槽型外壳(13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传动轮(133),所述槽型外壳(131)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驱动传动轮(133)转动的驱动马达,两侧所述传动轮(133)上套接有摩擦毛皮层(134),所述槽型外壳(131)的内壁底端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块(135),两侧所述安装块(135)之间卡接有橡胶吸附层(136),所述摩擦毛皮层(134)与橡胶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继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