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422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U型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便于固定安装在手术床上,便于调节锯杆的横向和纵向位置,从而不便于对患者不同的位置进行手术操作,灵活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其固定安装在手术床上,不便于对其进行定位,不便于调节锯杆的横向和纵向位置,从而不便于对患者不同的位置进行手术操作,同时不便于调节锯杆的倾斜角度,降低了锯杆灵活性的问题。降低了锯杆灵活性的问题。降低了锯杆灵活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0003]腰椎间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疾病,长期困扰着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法,大都采用开放式手术,即腰椎后路手术,切开皮肤,剥离肌肉,切除腰椎椎板,将压迫神经的突出椎间盘组织及增生肥厚至狭窄的骨性结构切除,其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时间长,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椎间孔扩孔装置,现有的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其固定安装在手术床上,不便于对其进行定位,不便于调节锯杆的横向和纵向位置,从而不便于对患者不同的位置进行手术操作,同时不便于调节锯杆的倾斜角度,降低了锯杆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具备便于固定安装在手术床上,便于调节锯杆的横向和纵向位置,从而不便于对患者不同的位置进行手术操作,灵活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其固定安装在手术床上,不便于对其进行定位,不便于调节锯杆的横向和纵向位置,从而不便于对患者不同的位置进行手术操作,同时不便于调节锯杆的倾斜角度,降低了锯杆灵活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U型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贯穿连接块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竖杆,所述竖管的左侧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右侧贯穿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贯穿设置有锯杆,所述套管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三螺栓,所述套板正面的
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0006]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左侧贯穿至套板的内腔并与套板活动连接,所述套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与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贯穿至横板的顶部并与横板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导向杆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横板的底部,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横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钮。
[0008]优选的,所述转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的底部与转板接触,所述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贯穿至支撑块的底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活动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连接块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移动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贯穿至竖管的内腔并与竖杆接触,所述第二螺栓与竖管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螺栓的一端贯穿至套管的内腔并与锯杆接触,所述第三螺栓与套管螺纹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电性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U型板、第一螺栓、压板、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螺纹套、第二螺栓、套板、横板、第二螺纹杆、移动板、第二电机、转板、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连接板、导向杆、限位板、固定块、平衡杆、活动套、支撑块和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配合,具备便于固定安装在手术床上,便于调节锯杆的横向和纵向位置,从而不便于对患者不同的位置进行手术操作,灵活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其固定安装在手术床上,不便于对其进行定位,不便于调节锯杆的横向和纵向位置,从而不便于对患者不同的位置进行手术操作,同时不便于调节锯杆的倾斜角度,降低了锯杆灵活性的问题。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连接板,能够使横板横向移动,调节横板位于套板内腔的深度,从而调节锯杆的横向位置,通过设置导向杆,能够对移动板进行导向,便于移动板的竖向移动,通过设置限位板,能够限制导向杆竖向移动的距离,避免导向杆向下移动过程中脱离横板,通过设置刻度线,能够检测导向杆向下移动的距离,从而检测锯杆向下移动的距离,通过设置旋钮,便于带动第二螺纹杆旋转,通过设置平衡杆,能够对活动套进行导向,便于活动套的移动,通过设置第二电动伸缩杆,能够带动活动套竖向移动,从而调节转板的倾斜角度,从而调节锯杆的倾斜角度,通过设置第一螺栓和压板,能够使压板向下移动压紧床板,从而将扩孔装置固定在手术床上。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仰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螺栓和压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U型板、2第一螺栓、3压板、4连接块、5第一电机、6第一螺纹杆、7螺纹套、8竖管、9竖杆、10第二螺栓、11套板、12横板、13第二螺纹杆、14移动板、15第二电机、16转板、17第三电机、18套管、19锯杆、20第三螺栓、21控制器、22第一连接板、23第一电动伸缩杆、24第二连接板、25导向杆、26限位板、27固定块、28平衡杆、29活动套、30支撑块、31第二电动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包括U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2),所述第一螺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3),所述U型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转轴贯穿连接块(4)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套(7),所述螺纹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管(8),所述竖管(8)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竖杆(9),所述竖管(8)的左侧贯穿设置有第二螺栓(10),所述竖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板(11),所述套板(11)的右侧贯穿设置有横板(12),所述横板(12)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3),所述第二螺纹杆(1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14),所述移动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板(16),所述转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7),所述第三电机(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18),所述套管(18)的底部贯穿设置有锯杆(19),所述套管(18)的右侧贯穿设置有第三螺栓(20),所述套板(11)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2)的左侧贯穿至套板(11)的内腔并与套板(11)活动连接,所述套板(1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2),所述第二连接板(2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4),所述第二连接板(24)的底部与横板(12)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21)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23)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微创手术用椎间孔扩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4)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5),所述导向杆(25)的顶部贯穿至横板(12)的顶部并与横板(12)活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志刚刘壮沈建成蒋登学施建锋阮安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隆福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