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32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包括环锯、定位装置、弹簧和内窥镜,所述环锯用于经皮脊柱手术,所述定位装置卡接在环锯内,用于起到定位作用;所述弹簧套接在定位装置上并位于环锯的内部;所述内窥镜位于定位装置的内部,用于增大手术视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神经位置,防止环锯误切神经,环锯移动时,内窥镜能及时跟进,增大了手术视野,并能及时冲吸患处的组织液。并能及时冲吸患处的组织液。并能及时冲吸患处的组织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到微创手术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脊柱手术器械及手术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脊柱微创手术(MISS)目前已成为脊柱手术的重要手术理念。虽然传统的脊柱融合或非融合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症等退行性病变,但此类传统开放手术存在手术创伤大、术中并发症较多及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等缺点。如何保证达到或接近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效果,并同时尽可能降低正常软组织的创伤,这是MISS的主要手术目标及手术的局部原则。
[0003]经皮脊柱内镜手术(PESS)作为脊柱微创手术的一种,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及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颈椎、胸椎及腰椎的退行性病变。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已经成为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之一,而环锯是经皮脊柱手术中常用的一种手术器械,能有效地避开或切除阻挡置管的骨性组织,且具有创伤小、切口小、无需肌肉剥离、无需过多骨质去除、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目前,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并在脊柱减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其在脊柱重建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探寻,在提高手术效率方面的手术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改进,价格也相对较高。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包括:
[0005]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镜下环锯,其缺点为内镜操作通道限制环锯操作方向,镜下看到的位置有限,环锯插入时,需单独定位且锯齿容易损害周围神经;操作时需要用一只手固定工作套管和内镜,另一只手边向前加压边旋转环锯进行骨质打磨,环锯移动时,内镜不能及时跟进,造成环锯的锯齿脱离内镜视野,需要额外调节内镜和环锯之间的位置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能够实时监测神经位置,防止环锯误切神经,环锯移动时,内窥镜能及时跟进,增大了手术视野,并能及时冲吸患处的组织液。
[0007]为此,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包括环锯、定位装置、弹簧和内窥镜,所述环锯用于经皮脊柱手术,所述定位装置卡接在环锯内,用于起到定位作用;所述弹簧套接在定位装置上并位于环锯的内部;所述内窥镜位于定位装置的内部,用于增大手术视野。
[0009]优选地,所述环锯包括握把、固定环、套筒、第一通孔、限位块和第二通孔,所述握把为十字型结构,其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握把的正下方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为中空的圆筒形结构,套筒的内径与第一通孔的直径相等,套筒的下端为锯齿状结构,锯齿状结构的
上方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卡接定位装置;所述握把的中间固接有固定环。
[0010]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内镜通道、外螺纹槽、开口槽、连接杆、连接帽、冲吸通道和穿刺通道;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通过螺纹与连接帽连接,连接杆的正下端固接有定位杆,所述弹簧套接在定位杆与固定环之间的连接杆上;所述定位杆前端面中间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前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槽底与连接杆平齐,开口槽下端的定位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槽,所述外螺纹槽的上端与开口槽相通;所述定位杆和连接杆的正中间设置有内镜通道,所述内镜通道内插接有内窥镜;内镜通道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冲吸通道和穿刺通道,所述冲吸通道内插接有冲吸管路,用于及时冲吸患处的组织液;所述穿刺通道内插接有刺激探针,所述刺激探针与神经监护仪电性相连,用于实时监测神经位置,防止误切神经。
[0011]优选地,所述定位杆下端为圆润的锥形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在套筒下端锯齿状结构向上1cm处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刻度线。
[0014]优选地,所述刻度线的零刻度位于最上方位置。
[0015]优选地,所述外螺纹槽沿逆时针方向设置。
[0016]优选地,所述外螺纹槽共设置有12圈且每一圈的上下位移为1mm,用于调节定位杆和内窥镜的位置。
[0017]优选地,所述固定环上端面的前端设有箭头,所述箭头的方向与刻度标注、限位块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环锯插入时,定位装置在起到定位作用的前提下,拨开周围神经,防止环锯插入时伤害神经,且穿刺通道内插接有与神经监护仪电性相连的刺激探针,便于实时监测神经位置,防止环锯误切神经。
[0020](2)环锯移动时,内窥镜能及时跟进,增大了手术视野,冲吸通道内插接冲吸管路,便于及时冲吸患处的组织液。
[0021](3)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的不同模式转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中环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握把;1

1、箭头;1

2、固定环;1

3、套筒;1

4、第一通孔;1

5、限位块;1

6;第二通孔;2、定位杆;2

1、内镜通道;2

2、外螺纹槽;2

3、开口槽;2

4、连接杆;2

5、连接帽;2

6、冲吸通道;2

7、穿刺通道;3、刻度线;4、内窥镜;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包括环锯、定位装置、弹簧5和内窥镜4,所述环锯用于经皮脊柱手术,所述定位装置卡接在环锯内,用于起到定位作用;所述弹簧5套接在定位装置上并位于环锯的内部;所述内窥镜4位于定位装置的内部,用于增大手术视野。
[0028]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环锯包括握把1、固定环1

2、套筒1

3、第一通孔1

4、限位块1

5和第二通孔1

6,所述握把1为十字型结构,其中心设有第一通孔1

4,握把1的正下方与套筒1

3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

3为中空的圆筒形结构,套筒1

3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锯、定位装置、弹簧(5)和内窥镜(4),所述环锯用于经皮脊柱手术,所述定位装置卡接在环锯内,用于起到定位作用;所述弹簧(5)套接在定位装置上并位于环锯的内部;所述内窥镜(4)位于定位装置的内部,用于增大手术视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锯包括握把(1)、固定环(1

2)、套筒(1

3)、第一通孔(1

4)、限位块(1

5)和第二通孔(1

6),所述握把(1)为十字型结构,其中心设有第一通孔(1

4),握把(1)的正下方与套筒(1

3)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

3)为中空的圆筒形结构,套筒(1

3)的内径与第一通孔(1

4)的直径相等,套筒(1

3)的下端为锯齿状结构,锯齿状结构的上方设有第二通孔(1

6);所述套筒(1

3)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块(1

5),所述限位块(1

5)内卡接定位装置;所述握把(1)的中间固接有固定环(1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双通道微创手术的多功能可视环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2)、内镜通道(2

1)、外螺纹槽(2

2)、开口槽(2

3)、连接杆(2

4)、连接帽(2

5)、冲吸通道(2

6)和穿刺通道(2

7);所述连接杆(2

4)的上端通过螺纹与连接帽(2

5)连接,连接杆(2

4)的正下端固接有定位杆(2),所述弹簧(5)套接在定位杆(2)与固定环(1

2)之间的连接杆(2

4)上;所述定位杆(2)前端面中间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前的开口槽(2

3),所述开口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跃陈勇刘松峰梁军阳吕宏琳林峰宋万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