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泵用微型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112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液冷泵用微型永磁电机,解决了传统微型液冷泵电机密封件摩擦损耗大、机械间隙大、效率低、结构强度不足和径向冲击力的抵抗弱的结构设计问题。一种液冷泵用微型永磁电机,包括端盖组件、机壳、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端盖组件和机壳固定密封连接后形成一个定转子安装腔;定子组件位于定转子安装腔内,且包括由内之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定子护套、定子电枢;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且包括位于定转子安装腔内且由内之外依次同轴设置在电机轴上的转子铁芯、磁钢、转子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端盖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流道,后衬套上设置有第二流道,电机轴内部设置有第三流道,三种流道与间隙相互配合使用减小电机内部冷却液的流阻,提高电机效率。高电机效率。高电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泵用微型永磁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液冷泵用微型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液冷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永磁电机作为液冷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液冷泵提供动力。传统永磁电机结构采用输出轴伸出动密封的结构设计,避免冷却液进入电机内部,由于动密封结构设计对密封件及摩擦副的要求较高,常会出现漏液或不绝缘现象,影响电机可靠工作。
[0003]现有液冷泵的永磁电机采用冷却液在浸液电机内部腔体循环的结构。该结构流阻过大且流道开设位置不合理,易造成冷却液的漏出和冷却不均匀的问题。
[0004]定子护套一般采用金属或非金属的材料制作,定子护套采用金属制作时,结构强度好,但是由于定子护套具有电涡流效应,当永磁电机转速过高时,电涡流损耗过大,损耗会占总功率的15%~30%之间;
[0005]当定子护套非金属制作时,无电涡流效应,但结构强度不足,机械间隙过大,导致永磁电机的间隙磁密低,材料利用率率低,电机体积、重量大,对径向冲击力的抵抗弱,且永磁电机的效率低。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泵用微型永磁电机,包括端盖组件(1)、机壳(45)、定子组件(4)和转子组件(5);所述端盖组件(1)包括端盖(11)和前衬套(12);所述端盖(11)和机壳(45)固定密封连接后形成一个定转子安装腔;所述定子组件(4)位于定转子安装腔内,且包括由内之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定子护套(42)、定子电枢(43);定子组件(4)还包括后衬套(44),后衬套(44)位于机壳(45)尾部;所述转子组件(5)包括电机轴(51),且包括位于定转子安装腔内且由内之外依次同轴设置在电机轴(51)上的转子铁芯(53)、磁钢(54)、转子护套(55);所述电机轴(51)的前端通过设置于前衬套(12)内的前轴承(2)支撑于端盖组件(1)上,且延伸至外部,电机轴(51)的后端通过设置于后衬套(44)内的后轴承(6)支撑于与机壳(45)后端内壁上;转子护套(55)与定子护套(42)之间存在环形间隙(7);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1)上设置有多条第一流道,第一流道与所述环形间隙连通;后衬套(44)上设置有多条第二流道;所述电机轴(51)内部沿轴向设置有第三流道;冷却液通过多条第一流道流入环形间隙后,再通过多条第二流道后从第三流道流出,实现了循环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泵用微型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电枢(43)的前端、机壳(45)内部前端、端盖(11)之间,以及定子组件(4)的后端、机壳(45)内部后端分别形成两个空腔,两个空腔内填充有密封胶(41);所述为定子护套(42)由非金属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兴李玉涛曹宽韩凯郭宇帆张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