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永磁电机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071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永磁电机驱动装置,包括永磁电机和齿轮箱,永磁电机包括机壳和内部机芯,机芯的芯轴前端同齿轮箱内的减速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机壳前端固定叶轮罩,叶轮罩前端固定齿轮箱,芯轴穿过叶轮罩伸入齿轮箱内;机壳壳壁为双层壳壁,包括内、外层壳壁及它们之间轴向贯通壳壁的导风夹层,内层壳壁外周表面成型若干径向发散分布的内层散热筋,外层壳壁外周表面成型若干径向发散分布的外层散热筋;导风夹层连通叶轮罩内腔,叶轮罩上设进风口,芯轴上设有位于叶轮罩内的轴流叶轮,其用于产生沿机壳轴向流动并流经导风夹层的冷却气流以带走永磁电机的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效果更好,能大大改善永磁电机的温升,提高工作可靠性。提高工作可靠性。提高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的永磁电机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永磁电机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高效率、体积小和易控制的特点,永磁电机驱动装置是目前电动自行车、电摩等小型电动交通工具上广泛使用的核心动力部件。从结构上来讲,永磁电机驱动装置主要由永磁电机和齿轮箱两部分构成,永磁电机包含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由定子和转子所组成的机芯,转子上连接有芯轴,该芯轴伸入齿轮箱内同齿轮箱内部的减速机构连接。实际装配时,永磁电机驱动装置往往都位于车架的中部,其减速机构的输出轴再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机构同车的后轮传动连接。
[0003]原先上述永磁电机驱动装置内的永磁电机由于功率较小,发热不大,故通常不制作强制散热或降温结构。依靠车辆骑行时产生的自然风带走机壳上的热量就能够起到正常的散热功能。然而随着对于电机功率的需求逐步增大,尤其是电摩上采用的一类永磁电机驱动装置,其永磁电机运行时发热量大,温升较快,自然风冷起不到较好的散热降温效果,为此就必须对散热一块实施改进。
[0004]然而目前行业内已知的针对上述永磁电机的散热措施仅仅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永磁电机驱动装置,包括永磁电机和齿轮箱(1),永磁电机包括机壳(2)和设于机壳(2)内由定子(3)和转子(4)组成的机芯,转子(4)上固定芯轴(5),芯轴(5)前端同设于齿轮箱(1)内的减速机构相连;其特征在于机壳(2)前端固定叶轮罩(6),再在叶轮罩(6)前端固定齿轮箱(1),芯轴(5)前端穿过叶轮罩(6)伸入齿轮箱(1)内;且机壳(2)的壳壁为双层壳壁,包括内层壳壁(2a)、外层壳壁(2b)和位于它们之间且轴向贯通壳壁的导风夹层(2c),并且内层壳壁(2a)外周表面成型有若干径向发散分布的内层散热筋(7),而外层壳壁(2b)外周表面成型有若干径向发散分布的外层散热筋(8);导风夹层(2c)同叶轮罩(6)内腔连通,叶轮罩(6)上设有进风口(6a),而芯轴(5)上设有位于叶轮罩(6)内的轴流叶轮(9),其用于产生沿机壳(2)轴向流动并流经导风夹层(2c)的冷却气流以带走永磁电机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永磁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的前、后端分别固定有机壳前端盖(10)和机壳后端盖(11),所述叶轮罩(6)固定在机壳前端盖(10)上,机壳后端盖(11)和所述叶轮罩(6)内均设有轴承(12)支撑芯轴(5);并且机壳前端盖(10)上开有连通导风夹层(2c)和叶轮罩(6)内腔的前贯通口(10a),而机壳后端盖(11)上开有同导风夹层(2c)连通的后贯通口(11a);同时所述外层壳壁(2b)和内层壳壁(2a)之间通过若干径向设置的连接筋(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永磁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风口(6a)径向设置并分布于叶轮罩(6)的外周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群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亿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