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2406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首先,将植物油与司盘等油相表面活性剂混合制备,得到油相溶液;再将水和葡萄糖酸、苯甲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混合制备,得到水相溶液;在特定温度下将水相溶液与油相溶液充分搅拌,得到目标混凝土脱模剂。该方法制备的混凝土脱模剂安全无毒,脱模效果好,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外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脱模剂,是一种涂覆或喷洒于模板内壁,能产生一层隔离膜,起润滑和隔离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黏附力,使混凝土在拆模时能顺利脱离模板,保持混凝土形状完整无损的物质。目前混凝土工业使用的脱模剂绝大多数是矿物油基的、反应型脱模剂,在这类脱模剂中含有可能与新拌水泥浆中的钙发生化学反应的活性组分。但是,这类脱模剂是由不可再生资源制备的、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并向空气中放出挥发性有机物,且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大多不可降解。同时,这些脱模剂中原料油占比较大,有的甚至超过95%,使得脱模剂的制作成本较高。而植物油基脱模剂是由可再生的植物生产的,不会挥发,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且在制备植物油基脱模剂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降低原料油的使用比例,降低脱模剂的制作成本。因此,研发出一种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稳定性高,效果良好的混凝土脱模剂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混凝土脱模剂稳定性差、使用的制作原料环境不友好、制作成本高、脱模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脱模剂,以质量份数计,包括:40~80份植物油、0.1~3份司盘85、0.5~4份司盘80、1~5份司盘20、30~60份水、0.1~2份葡萄糖酸、0.1~2份苯甲酸钠、0.2~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6~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4~10份黄原胶。
[0006]优选地,该混凝土脱模剂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

5微米。
[000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制备油相溶液
[0009]将植物油加热后,向其中加入油相表面活性剂,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溶液;
[0010]2)制备水相溶液
[0011]将水加热后,向其中加入水相表面活性剂,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
[0012]3)制备混凝土脱模剂
[0013]搅拌油相溶液,并向其中加入水相溶液并混合均匀,继续搅拌测定其溶液分子粒径,随后降低搅拌速率直至停止搅拌,将形成的入液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混凝土脱模剂。
[0014]优选地,步骤1)中,油相表面活性剂为司盘85、司盘80或司盘20。
[0015]优选地,步骤1)中,植物油加热至70~85℃;搅拌是在700~1000rpm转速下机械搅拌10~30min。
[0016]优选地,步骤2)中,水相表面活性剂为葡萄糖酸、苯甲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黄原胶。
[0017]优选地,步骤2)中,水加热至65~80℃。
[0018]优选地,步骤2)中,搅拌是在700~1000rpm的转速下机械搅拌10~30min。
[0019]优选地,步骤3)中,水相溶液加入油相溶液时搅拌速度为10000~15000rpm,混合均匀后再搅拌5~20min后,测量其溶液分子粒径,当溶液分子粒径为小于5微米时,降低搅拌转速再搅拌15~30min后停止搅拌。
[002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混凝土脱模剂用于脱模的具体使用方法,将混凝土脱模剂和水以1:5的体积份数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凝土脱模剂乳液,将混凝土脱模剂乳液喷洒在模板上,进行脱模处理。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其成分中有水相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油相表面活性剂司盘85、司盘80和司盘20的HLB(亲水亲油平衡值)较低,亲油性较好,与水相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可以得到稳定的乳液;采用植物油作为油相介质,与其他市场上脱模剂制备时所用的机油相比,含有较少的挥发性有机物,环境友好;该新型混凝土脱模剂加入了黄原胶,有增稠的功能,也可以使得稳定性大大提升,放置数天也不会出现乳化、分层、沉淀、絮凝的现象;本产品加入了防腐剂苯甲酸钠,因此耐化学性能好,不易分解,符合实际使用需求,扩大了实际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加入了葡萄糖酸,它在脱模剂中可以起到改善保湿、去角质性能和使得模具光亮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以质量份数计,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混凝土脱模剂中各种试剂的份数配比关系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各种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得得到的样品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又有优良的脱模效果。
[002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混凝土脱模剂乳液的分子平均粒径为1

5微米,此粒径相对较小,可以提高脱模剂乳液的稳定性,使其不发生破乳、分层等现象。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上述一种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采用的原料成本低,制备每公斤新型脱模剂的原料成本仅为4.5~10元,相比于市场上已有的每公斤脱模剂20~25元的价格相比,成本大幅度降低。
[0025]将上述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应用于混凝土脱模中,安全脱模效果好,经实验测试,表面干燥成膜时间为20分钟,混凝土粘附量低于3.0g/m2,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等二次作业无不利影响,钢制模具修饰面积比低于0.2,满足性能要求。具有优异的隔离性能、易拆模,耐化学性好,不易分解,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实际混凝土脱模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合成的混凝土脱模剂放置14天后实物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合成的混凝土脱模剂与其他脱模剂放置12小时后对比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合成的混凝土脱模剂与其他脱模剂脱模试样对比;
[0029]其中A

其他脱模剂;B

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混凝土脱模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包括:40~80份植物油、0.1~3份司盘85、0.5~4份司盘80、1~5份司盘20、30~60份水、0.1~2份葡萄糖酸、0.1~2份苯甲酸钠、0.2~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6~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4~10份黄原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脱模剂,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脱模剂分子的平均粒径为1

5微米。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油相溶液将植物油加热后,向其中加入司盘85、司盘80和司盘20,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溶液;2)制备水相溶液将水加热后,向其中加入葡萄糖酸、苯甲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黄原胶,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水相溶液;3)制备混凝土脱模剂搅拌油相溶液,并向其中加入水相溶液并混合均匀,继续搅拌测定其溶液分子粒径,随后降低搅拌速率直至停止搅拌,将形成的入液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混凝土脱模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植物油加热至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伟张称徐四龙高瑞霞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