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筛加工用精化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91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子筛加工用精化釜,包括精化釜,精化釜下侧设置有排料口,精化釜上方设置有动力箱,动力箱内部设置有主动轮和四个从动轮,从动轮环形均匀分布在主动轮四周,主动轮的转轴下端设置有转盘,动力箱下侧环形均匀分布有四个滑筒,进料筒下端与精化釜上侧滑动套接,精化釜侧壁设置有加热管,且从动轮转轴位于精化釜内部部位均匀分布有搅拌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泵向精化釜内注入氮气,一方面作为保护气体,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气体的多少调整精化釜内部压力;利用转盘确保添加原料时,精化釜内氮气不能从进料口漏出,同时扰流叶片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使其均匀的分散开来,便于搅拌叶片快速将分子筛原料搅拌均匀,提升搅拌的效率,节省能源。节省能源。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子筛加工用精化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筛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分子筛加工用精化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在进行分子筛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精化釜,为了确保分子筛的质量,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精化釜内部需要冲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同时使精化釜内压力维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
[0003]然而在将分子筛原料投放到精化釜内的过程中,需要打开进料口,导致精化釜内气体泄漏,为了保证压力稳定,每次添加原料之后,均需要重新调整精化釜内的压力,费时费力且浪费资源,不利于节能环保,另外进料口位置的限定,原料落到精化釜的位置相对集中,不利于搅拌均匀。
[0004]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筛加工用精化釜,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子筛加工用精化釜,包括精化釜,精化釜下侧设置有排料口,精化釜上方设置有动力箱,且精化釜与动力箱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动力箱上侧中部固定有电机,且动力箱内部设置有主动轮和四个从动轮,从动轮环形均匀分布在主动轮四周,且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分别与四个从动轮传动连接,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轮转轴上端固定连接,主动轮的转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动力箱转动连接,主动轮的转轴下端贯穿动力箱,且主动轮的转轴下端设置有转盘,转盘与主动轮的转轴之间设置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入轴与主动轮的转轴下端固定连接,且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转盘中部固定的固定孔固定连接,转盘上侧靠近边缘位置固定有凸块,且凸块与转盘上侧面连接部位为平滑的曲面。
[0007]所述动力箱下侧环形均匀分布有四个滑筒,滑筒与从动轮位置一一对应,从动轮的转轴上端与动力箱上侧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从动轮的转轴下端与精化釜下侧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从动轮转轴的中轴线与滑筒的中轴线重合,滑筒上滑动套接有进料筒,进料筒下端与精化釜上侧滑动套接,滑筒上套接有弹簧,弹簧上端与动力箱下侧固定连接,弹簧下端与进料筒上端固定连接,进料筒侧壁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用于供应分子筛原料的原料供应管连通,分子筛生产原料从进料口投放,进料筒侧壁固定有推杆,利用弹簧的弹力,使推杆始终与转盘上侧接触,且弹簧处于原始长度时,进料筒下端的开口与扰流转盘接触被封堵,同时进料筒侧壁的进料口位于滑筒下方,方便分子筛原料进入进料筒。
[0008]所述精化釜侧壁靠近上边缘位置设置有泄压阀,且精化釜上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进气口与氮气罐连通,气泵的排气口与精化釜连通,通过气泵向精化釜内充气调整精化釜内部压力,且精化釜侧壁设置有加热管,精化釜下侧中部设置有排料口,且从动轮转轴位
于精化釜内部部位均匀分布有搅拌叶片,所述进料筒下端与精化釜上侧滑动套接部位对应的从动轮转轴位置固定有扰流转盘,扰流转盘上均匀分布有有扰流叶片,且扰流转盘转动套接在封堵环上,封堵环通过连杆与精化釜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气泵向精化釜内注入氮气,一方面作为保护气体,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气体的多少调整精化釜内部压力;主动轮通过减速器带动转盘转动,利用转盘上的凸块通过推杆带动进料筒沿着滑筒向上滑动,使进料筒下端的开口与扰流转盘分离,预储存到进料筒内的分子筛原料从进料筒下端开口和扰流转盘之间的空隙流出,同时进料口被滑筒封堵,确保添加原料时,精化釜内氮气不能从进料口漏出,减小反复调整气压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预储存到进料筒内的分子筛原料从进料筒下端开口和扰流转盘之间的空隙流出时,扰流叶片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使其均匀的分散开来,便于搅拌叶片快速将分子筛原料搅拌均匀,提升搅拌的效率,进一步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盘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扰流转盘结构图。
[0010]图中标号:1精化釜;101泄压阀;2动力箱;201滑筒;3电机;4主动轮;5从动轮;6转盘;601固定孔;602凸块;7减速器;8进料筒;801推杆;9弹簧;10加热管;11搅拌叶片;12扰流转盘;1201扰流叶片;13封堵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3所示,一种分子筛加工用精化釜,包括精化釜1,精化釜1下侧设置有排料口,精化釜1上方设置有动力箱2,且精化釜1与动力箱2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动力箱2上侧中部固定有电机3,且动力箱2内部设置有主动轮4和四个从动轮5,从动轮5环形均匀分布在主动轮4四周,且主动轮4通过传动带分别与四个从动轮5传动连接,电机3的输出轴与主动轮4的转轴上端固定连接,主动轮4的转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动力箱2转动连接,主动轮4的转轴下端贯穿动力箱2,且主动轮4的转轴下端设置有转盘6,转盘6与主动轮4的转轴之间设置有减速器7,减速器7的输入轴与主动轮4的转轴下端固定连接,且减速器7的输出轴与转盘6中部固定的固定孔601固定连接,转盘6上侧靠近边缘位置固定有凸块602,且凸块602与转盘6上侧面连接部位为平滑的曲面。
[0012]在本实施例中,动力箱2下侧环形均匀分布有四个滑筒201,滑筒201与从动轮5位置一一对应,从动轮5的转轴上端与动力箱2上侧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从动轮5的转轴下端与精化釜1下侧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从动轮5转轴的中轴线与滑筒201的中轴线重合,滑筒201上滑动套接有进料筒8,进料筒8下端与精化釜1上侧滑动套接,滑筒201上套接有弹簧9,弹簧9上端与动力箱2下侧固定连接,弹簧9下端与进料筒8上端固定连接,进料筒8侧壁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用于供应分子筛原料的原料供应管连通,分子筛生产原料从进料口投放,进料筒8侧壁固定有推杆801,利用弹簧9的弹力,使推杆801始终与转盘6上侧接触,且弹簧9处于原始长度时,进料筒8下端的开口与扰流转盘12接触被封堵,同时进料筒8侧壁
的进料口位于滑筒201下方,方便分子筛原料进入进料筒8。
[00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精化釜1侧壁靠近上边缘位置设置有泄压阀101,且精化釜1上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进气口与氮气罐连通,气泵的排气口与精化釜1连通,通过气泵向精化釜1内充气调整精化釜1内部压力,且精化釜1侧壁设置有加热管10,精化釜1下侧中部设置有排料口,且从动轮5转轴位于精化釜1内部部位均匀分布有搅拌叶片11,所述进料筒8下端与精化釜1上侧滑动套接部位对应的从动轮5转轴位置固定有扰流转盘12,扰流转盘12上均匀分布有有扰流叶片1201,且扰流转盘12转动套接在封堵环13上,封堵环13通过连杆与精化釜1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气泵向精化釜1内注入氮气,一方面作为保护气体,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气体的多少调整精化釜1内部压力,之后,将分子筛原料的原料预储存到进料筒8内,开启电机3带动注定轮4转动,主动轮4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5转动,分子筛原料首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子筛加工用精化釜,包括精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化釜下侧设置有排料口,精化釜上方设置有动力箱,且精化釜与动力箱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动力箱上侧中部固定有电机,且动力箱内部设置有主动轮和四个从动轮,从动轮环形均匀分布在主动轮四周,且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分别与四个从动轮传动连接,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轮转轴上端固定连接,主动轮的转轴通过滚动轴承与动力箱转动连接,主动轮的转轴下端贯穿动力箱,且主动轮的转轴下端设置有转盘,转盘与主动轮的转轴之间设置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入轴与主动轮的转轴下端固定连接,且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转盘中部固定的固定孔固定连接,转盘上侧靠近边缘位置固定有凸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筛加工用精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箱下侧环形均匀分布有四个滑筒,滑筒与从动轮位置一一对应,从动轮的转轴上端与动力箱上侧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从动轮的转轴下端与精化釜下侧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从动轮转轴的中轴线与滑筒的中轴线重合,滑筒上滑动套接有进料筒,进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鹏李世强梁巍陶德志郑晓广张红卫杨莉王东江赵堃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神马催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