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85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弹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5%~0.6%,Si:1.2%~1.6%,Mn:0.60%~0.9%,Cr:0.6%~0.9%,V:0.01%~0.3%,P≤0.015%,S≤0.015%,Ti≤0.0015%,全铝:0.0005%~0.0050%,全氧:≤0.0025%,N≤0.0050%,不可避免的杂质小于0.1%,其余为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全新的低合金含量、低成本的化学成分设计,同时配合适当的转炉冶炼、精炼、连铸、连轧、盘条轧制、拉拔和热处理等工艺,解决了2000MPa级汽车悬架弹簧钢丝强度有余,塑韧性不足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抗拉强度分别可以达到2000MPa级和2100MPa级,面缩率均≥45%。弹簧钢除具备上述优异的高强韧力学性能外,还具有低成本和低脱碳、高表面质量、高纯净度以及优异的疲劳性能。优异的疲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弹簧钢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55SiCr弹簧钢为Si~Cr系弹簧钢,主要用于制作汽车悬架簧,是目前用于制作汽车悬架簧用途所使用的最广泛钢种,该钢具有优良的疲劳性能和抗弹性减退性能。
[0003]目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该钢盘条经拉拔、热处理后制成的油淬火回火钢丝的抗拉强度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强度分别可以达到1800MPa级(1750MPa~1850MPa)、1900MPa级(1850MPa~1950MPa)和2000MPa级(1950MPa~2050MPa)。
[0004]然而,在2000MPa油淬火回火悬架弹簧钢丝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用于制作钢丝的盘条原料心部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心偏析,钢丝经拉拔、热处理后钢丝心部会存在回火不充分组织,最终导致钢丝的强度能够达到要求,但是面缩率达不到技术要求(≥40%),即强度有余韧性不足的质量问题。
[0005]为了解决该质量问题,从事本行业内的技术人员通常采用降低钢丝的走线速度和/或提高回火温度的办法来消除中心回火不充分组织,进而提高面缩率。但是上述办法会牺牲强度,最终导致钢丝强度降低,从而达不到2000MPa级钢丝的技术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及其生产方法,不但具有优异的高强韧力学性能,还具有低成本和低脱碳、高表面质量、高纯净度以及优异的疲劳性能。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
[0009]C:0.5%~0.6%,Si:1.2%~1.6%,Mn:0.60%~0.9%,Cr:0.6%~0.9%,V:0.01%~0.3%,P≤0.015%,S≤0.015%,Ti≤0.0015%,全铝:0.0005%~0.0050%,全氧:≤0.0025%,N≤0.0050%,不可避免的杂质小于0.1%,其余为铁。
[0010]一种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1]1)高炉铁水预处理脱硫,脱硫后钢水中S含量≤0.002%,Ti含量≤0.030%,铁水温度≥1320℃;
[0012]2)转炉采用高碳出钢,转炉冶炼终点碳含量大于0.3%,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在1600℃以上;
[0013]3)转炉采用双渣法冶炼,转炉终点P含量≤0.007%;
[0014]4)转炉出钢后采用无铝脱氧的钢种涮罐或使用帘线钢专用罐,防止钢水增Al;
[0015]5)转炉出钢后进行扒渣,扒渣后渣层厚度小于80mm,扒渣后加入200~400kg/罐(或2~4kg/t)预熔硅灰石;
[0016]6)转炉出钢时采用专用硅铁L、中碳锰铁和低碳铬铁进行脱氧合金化;
[0017]7)LF精炼过程中只加预熔硅灰石造渣,加入量不小于800kg/罐(或8kg/t);炉渣造好后精炼时间30~70分钟,精炼过程温度控制在1520~1620℃;精炼终点钢液氧含量控制在0.0010%~0.0040%,钢液酸溶Al含量控制在0.0005~0.0020%;
[0018]8)VD真空脱气保压时间大于15min,破空后弱吹氩搅拌20分钟以上;
[0019]9)采用大方坯连铸,全程保护浇注,钢水过热度小于25℃,拉速0.5~0.7m/min;
[0020]10)280mm
×
380mm连铸大方坯连轧开坯成160mm
×
160mm连轧坯前连铸坯在加热炉内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以上;连轧坯表面进行二次全修磨和表面缺陷探伤和内部超声波探伤;
[0021]11)连轧坯在加热炉均热段温度1030~1120℃,加热保温时间90min~120min;连轧坯出炉后进行高压水除磷,除磷压力>22MPa,去除表面氧化铁皮;
[0022]12)盘条直径为12~18mm,入双模块温度900~910℃,吐丝温度890~900℃,吐丝后相变前冷却速度3~7℃/s,珠光体相变温度650~710℃,初始辊道速度0.4~0.6m/s;
[0023]13)拉拔工艺:钢丝直径为11mm~16mm,拉拔速度为30~50min/s,拉拔道次为1~2道次,每道次减面率15%~30%;钢丝拉拔前进行灵敏度50微米以下的表面缺陷在线涡流探伤和在线修磨;
[0024]14)热处理工艺:采用电磁感应加热,钢丝走速10~25min/s,淬火温度为880~1000℃,淬火介质为水,回火温度为350~500℃,水冷却;
[0025]15)成品钢丝进行在线表面缺陷探伤和喷漆标记。
[0026]与现有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全新的低合金含量、低成本的化学成分设计,同时配合适当的转炉冶炼、精炼、连铸、连轧、盘条轧制、拉拔和热处理等工艺,解决了2000MPa级汽车悬架弹簧钢丝因盘条原料心部存在中心偏析(回火不充分)而导致的强度有余,塑韧性不足的技术难题。
[0028]本专利技术抗拉强度分别可以达到2000MPa级(1950MPa~2050MPa)和2100MPa级(2050MPa~2150MPa),面缩率均≥45%。弹簧钢除具备上述优异的高强韧力学性能外,还具有低成本和低脱碳、高表面质量、高纯净度以及优异的疲劳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及其生产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
[0030]一种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1]1)铁水生产工艺:高炉炼铁,铁水预处理脱硫,脱硫后钢水中S含量≤0.002%,Ti含量≤0.030%,铁水温度≥1320℃。
[0032]2)转炉冶炼:转炉采用高碳出钢,转炉冶炼终点碳含量大于0.3%,转炉终点温度在1600℃~1650℃;转炉采用双渣法冶炼,转炉终点P含量≤0.007%;转炉出钢后采用无铝脱氧的钢种涮罐或使用帘线钢专用罐,防止钢水增Al;转炉出钢后进行扒渣,扒渣后渣层厚
度小于80mm,扒渣后加入200~400kg/罐预熔硅灰石;转炉出钢时采用专用硅铁L、中碳锰铁和低碳铬铁进行脱氧合金化。
[0033]3)LF精炼:LF精炼过程中只加预熔硅灰石造渣,加入量不小于800kg/罐。炉渣造好后精炼时间30~70分钟,精炼过程温度控制在1520~1620℃;精炼终点钢液氧含量在0.0010%~0.0040%,钢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5%~0.6%,Si:1.2%~1.6%,Mn:0.60%~0.9%,Cr:0.6%~0.9%,V:0.01%~0.3%,P≤0.015%,S≤0.015%,Ti≤0.0015%,全铝:0.0005%~0.0050%,全氧:≤0.0025%,N≤0.0050%,不可避免的杂质小于0.1%,其余为铁。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高强韧性汽车悬架弹簧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高炉铁水预处理脱硫,脱硫后钢水中S含量≤0.002%,Ti含量≤0.030%;2)转炉采用高碳出钢,转炉冶炼终点碳含量大于0.3%,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在1600℃以上;3)转炉采用双渣法冶炼,转炉终点P含量≤0.007%;4)转炉出钢后采用无铝脱氧的钢种涮罐或使用帘线钢专用罐;5)转炉出钢后进行扒渣;6)转炉出钢时采用专用硅铁L、中碳锰铁和低碳铬铁进行脱氧合金化;7)LF精炼过程中只加预熔硅灰石造渣,加入量不小于800kg/罐;炉渣造好后精炼,精炼过程控制温度;精炼终点控制钢液氧含量,控制钢液酸溶Al含量;8)VD真空脱气保压时间大于15min,破空后弱吹氩搅拌20分钟以上;9)采用大方坯连铸,全程保护浇注,钢水过热度小于25℃,拉速0.5~0.7m/min;10)280mm
×
380mm连铸大方坯连轧开坯成160mm
×
160mm连轧坯前,连铸坯在加热炉内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以上;连轧坯表面进行二次全修磨和表面缺陷探伤和内部超声波探伤;11)连轧坯在加热炉均热段温度1030~1120℃,连轧坯出炉后进行高压水除磷,去除表面氧化铁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安绘竹郭大勇高航王秉喜马立国潘阳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