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夹紧程度可调装置的电动爬树修枝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业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夹紧程度可调装置的电动爬树修枝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既是一个林业生产大国,也是一个林产品消费大国。在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下,速生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且目前居世界首位。速生林具有生长周期短、出材率高等特点,其对恢复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缓解木材资源供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速生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速生林的修枝问题。合理的修枝可以去除竞争枝、密集枝、卡脖枝等,防止主干上形成死节,提高树木的通直度、圆满度和出材率,同时可以合理调节树体的营养分配,从而提高木材质量,增加经济收益;另外,树枝修剪还可以改善速生林的生长环境,从而预防病虫害和森林灾害。
[0003]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速生林存在不修枝或修枝方式不当等问题。国内林木修枝机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修枝机械主要有手持式、背负式、车载式和自动式等形式。手持式和背负式修枝机械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劳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夹紧程度可调装置的电动爬树修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夹紧装置、爬树装置、切割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架(19)、支撑架一(37)、支撑架二(38)和手持架(13);所述手持架(13)同时与固定架(19)、支撑架一(37)和支撑架二(38)固定连接;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轮(9)、电动推杆(11)、支撑板(24)、连接板(15)、连接架(30)、弹簧架(31)、压缩弹簧一(21)和压缩弹簧二(32),所述夹紧轮(9)与连接架(3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30)与弹簧架(31)连接;所述弹簧架(31)上装有铰链装置(20)、压缩弹簧一(21)和压缩弹簧二(32),且弹簧架(31)与连接板(15)连接;所述连接板(15)与支撑板(24)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4)另一端与支撑架二(38)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1)一端与连接板(15)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二(38)转动连接;所述爬树装置包括两个履带轮(35);一个所述履带轮(35)位于固定架(19)与支撑架一(37)之间且该履带轮(35)同时与固定架(19)与支撑架一(37)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履带轮(35)位于固定架(19)与支撑架二(38)之间且该履带轮(35)同时与固定架(19)与支撑架二(38)转动连接;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上刀片(1)、中刀片一(2)、中刀片二(14)、下刀片一(3)和下刀片二(12);所述上刀片(1)连接在固定架(19)的顶部,所述中刀片一(2)和中刀片二(14)均与固定架(19)转动连接,所述下刀片一(3)与支撑架一(37)转动连接,所述下刀片二(12)与支撑架二(38)转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多个直流电机(7)、调速器(28)、单片机(27)、启动器(44)和供电装置,多个直流电机(7)、调速器(28)和单片机(27)均设置在机架上,多个所述直流电机(7)用于分别驱动中刀片一(2)、中刀片二(14)、下刀片一(3)、下刀片二(12)和履带轮(35)运转;多个所述直流电机(7)和电动推杆(11)均与调速器(28)电连接,所述调速器(28)与单片机(27)电连接,所述单片机(27)通过电源线(43)与启动器(44)电连接,所述启动器(44)与供电装置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夹紧程度可调装置的电动爬树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9)通过六个轴承二(36)与两个履带轮(35)连接;所述支撑架一(37)通过三个轴承二(36)与履带轮(35)连接;所述支撑架二(38)通过三个轴承二(36)与另一个履带轮(35)连接;所述夹紧轮(9)通过轴承三(39)与连接架(3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30)通过两个螺栓二(22)与弹簧架(31)连接;所述弹簧架(31)通过螺栓三(33)和螺栓四(34)与连接板(15)连接;所述连接板(15)通过铆钉三(23)与支撑板(24)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4)另一端通过螺栓一(16)与支撑架二(38)连接;所述电动推杆(11)一端通过铆钉一(10)与连接板(15)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铆钉二(17)与支撑架二(38)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夹紧程度可调装置的电动爬树修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刀片一(2)、中刀片二(14)、下刀片一(3)和下刀片二(12)上均固定连接有刀片齿轮(46),所述中刀片一(2)上的刀片齿轮(46)通过铆钉五(26)与固定架(19)转动连接,所述中刀片二(14)上的刀片齿轮(46)通过另一铆钉五(26)与固定架(19)转动连接,所述下刀片一(3)上的刀片齿轮(46)通过铆钉四(25)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周宏平,施明宏,许林云,张超,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