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下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368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线下地下连续墙施工系统,即在地下管线横穿地下连续墙时,通过成槽机抓斗上焊接的切削刀开挖管线下方土体,配合超声波检测完成管线下方的地连墙成槽,再通过钢筋笼有序下放精准拼接实现钢筋笼无缝对接,最后整体浇筑管线段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包括成槽步骤,在成槽机抓斗的漏水孔里穿过型钢,焊接切削刀,焊接宽度同抓斗宽度,且削刀长度超出抓斗的范围,通过抓斗上下移动切削管线下方的土体,再采用抓斗抓出切削的土体;钢筋笼下放步骤,钢筋笼下放前,采用超声波对管线下方及两侧侧壁的检测,鱼尾型接头的两片钢筋笼上均焊接定位筋,下放固定位置的钢筋笼并定位,下放拼接的钢筋笼、移动、下穿管线,复核定位筋后定位。后定位。后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线下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管线下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下连续墙技术主要应用于城市地铁建设中,而地铁建设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地带,城市地区的地下部分往往分布有大量的管道、线缆、通道等结构。如何在管线位置安全、快速地进行地下连续墙作业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3174931A的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基于原位管线保护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用于提高原位管线的安全性以及管线区域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效率,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原位管线部位、原位管线状况信息和原位管线保护区域;步骤二、确定导墙开挖参数和原位管线部位的所处区域状况;步骤三、原位管线支护和导墙沟槽开挖:导沟开挖和土方开挖,对开挖后的原位管线进行支护;步骤四、导墙施作:对安装导墙抗拉钢筋结构物件后的导墙进行模板安装、砼浇筑和模板拆除;步骤五、地下连续墙施作:将预先制作好的槽段连续墙抗拉钢筋结构物件分段吊装至所述地下连续墙槽段的槽内,得到吊装槽段,对所述吊装槽段进行墙体砼浇灌。
[0004]上述技术方案存在至少一个以下问题:1、传统的液压抓斗成槽机只能直上直下进行成槽施工,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2294803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液压抓斗机构,并不能用于掏挖障碍物下方的土体,因此上述技术方案未解决如何在管线下位置开挖成槽的问题;2、虽然上述技术方案提及将钢筋笼分段吊装入槽,然而实际操作时如何实现将分段的钢筋笼置入管线下位置的问题,以及如何保障分段钢筋笼逐一入槽后彼此对准的问题均未解决,实际应用性差。
[0005]针对传统液压抓斗成槽机无法应对管线下开挖成槽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如发表于2017年第12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中的《地下连续墙遇管线障碍施工技术》一文中,该研究对传统液压抓斗成槽机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其抓斗一侧的下端的钢爪处,焊接三根长60cm的、且与抓斗成45
°
的钢轨爪,以此增大抓斗开口宽度,借助于钢轨爪将管线下土体挖掉。并且其提出了针对改进后的抓斗成槽机的成槽施工方法:分别在管线下位置的两侧抓土以将位于管线下位置的土体清除。公开号为CN211547854U的专利文献也公开了将铲刀装置活动安装在成槽机的抓斗齿根处的技术方案,借助于铲刀装置来解决连续墙施工设备抓斗自带斗体无法清除工字钢内侧障碍物的问题。
[0006]上述技术方案均是在抓斗的斗齿根部装配铲刀,在开挖过程中铲刀与抓斗斗齿共同作用至土体,铲刀甚至先于抓斗斗齿接触土体而作为主要的开挖部位。然而上述技术方案的问题在于:铲刀是另外单独焊接或装配至抓斗上的,因此其强度相较于与斗体一体成型的斗齿的强度更差;并且铲刀呈长条状而其仅只有一端固定在斗齿根部,铲刀的结构使其将在开挖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而其有效固定面积非常有限,实际使用时极易出现铲刀受压过大而发生变形甚至断裂的情况。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仍未解决在管线下位置开
挖成槽的问题。
[0007]针对钢筋笼入槽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发表于《建筑
·
建材
·
装饰》2018年第17期中《某工程地下连续墙遇电力管线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其就地墙钢筋笼受管线影响无法整体吊放入槽的问题提出了一槽两笼施工方法,钢筋笼分成左右两半制作、依次吊装入槽;该两幅槽段的钢筋笼分为两幅制作,两幅钢筋笼之间采用雌雄头镶嵌连接;为满足钢筋笼水平移动拼装的要求,一幅钢筋笼笼顶2m范围做成“L”型,“L”型缺口宽度为0.6米,即两片钢筋笼拼装完成后缺口的宽度;左侧第一幅钢筋笼沿线缆保护装置垂直下放,待钢筋笼“L”型缺口底部标高略低于线缆保护装置底部标高时适当摆动吊车大臂,向线缆方向水平移动钢筋笼,边移边放,直至钢筋笼下至设计水平和标高位置;右侧第二幅钢筋笼,按照正常施工垂直安放;钢筋笼下放完成后再下放左侧锁口管。
[0008]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将分段的钢筋笼置入管线下位置的问题,然而其采用的是先后放入L型钢筋笼和常规型钢筋笼的施工步骤,且还将两幅钢筋笼设置为雌雄槽接头,为保障钢筋笼的下放顺利,必将导致常规型钢筋笼下放后与L型钢筋笼之间存在较大的拼接间隙。
[0009]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线下地下连续墙施工系统,至少包括抓斗,抓斗具有彼此共同形成可启闭的斗状空间的至少两个斗状颚板以及开设于斗状颚板上的至少两个漏水孔,漏水孔将斗状空间与抓斗外部连通且其与斗状颚板上用以破碎土体的端部分别沿斗状颚板在对土体进行破坏时的切削方向依次分布在斗状颚板的不同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抓斗上的至少一个超挖刀,并且该超挖刀是以其刀体贯穿进至少一个漏水孔而无需在斗状颚板单独开孔的方式固定在抓斗上。
[00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超挖刀被配置为在通过外力驱动抓斗动作而使其斗状空间启闭的过程中其刀体所能够覆盖的土体区域超出斗状颚板上用以切削土体的端部所能够覆盖的土体区域。
[00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超挖刀上分别从斗状空间和抓斗外部靠近漏水孔的局部刀体均以焊接的方式连接至漏水孔所在的抓斗斗体上。
[00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超挖刀的两端分别位于斗状空间和抓斗外部且其刀体分别朝向斗状空间的内外两侧延伸。
[00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超挖刀上分别位于斗状空间和抓斗外部的刀体上在抓斗开挖槽段的过程中用以切削土体的一侧为超挖刀的同一侧。
[00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两个超挖刀之间通过设置加强筋来稳固增强。
[00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为常规型结构的第一钢筋笼和通过在常规型结构上去除与管线保护结构相对应的部分钢筋而得到的第二钢筋笼,第一钢筋笼与第二钢筋笼彼此可对接形成避让管线保护结构的钢筋笼结构。
[0017]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管线下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至少包括:对槽段内暴露的管线进行保护,形成管线保护结构;制备第一钢筋笼和第二钢筋笼,第一钢筋笼与第二钢筋笼彼此可对接形成避让管线保护结构的钢筋笼结构;下放抓斗分别开挖管线保护结构两侧的土体,形成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在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槽孔内下放抓斗,平移成槽机,利用超挖刀切削位于管线保护结构下的土体;将第一钢筋笼、第二钢筋笼和锁口管依次吊装入槽;砼浇筑,以此完成该槽段的地下连续墙施工。
[001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吊运第一钢筋笼入槽后,吊运第二钢筋笼对准第二侧;在第二钢筋笼下放至标定高度时,摆动吊臂,向线缆保护结构所在方向移动第二钢筋笼,直至其与第一钢筋笼对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下地下连续墙施工系统,至少包括抓斗(1),抓斗(1)具有:彼此共同形成可启闭的斗状空间的至少两个斗状颚板;以及开设于斗状颚板上的至少两个漏水孔(5),其中,漏水孔(5)将斗状空间与抓斗(1)外部连通且其与斗状颚板上用以破碎土体的端部分别沿斗状颚板在对土体进行破坏时的切削方向依次分布在斗状颚板的不同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抓斗(1)上的至少一个超挖刀(2),并且该超挖刀(2)是以其刀体贯穿进至少一个漏水孔(5)而无需在斗状颚板单独开孔的方式固定在抓斗(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超挖刀(2)被配置为在通过外力驱动抓斗(1)动作而使其斗状空间启闭的过程中,其刀体所能够覆盖的土体区域超出斗状颚板上用以切削土体的端部所能够覆盖的土体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超挖刀(2)上分别从斗状空间和抓斗(1)外部靠近漏水孔(5)的局部刀体均以焊接的方式连接至漏水孔(5)所在的抓斗(1)斗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超挖刀(2)的两端分别位于斗状空间和抓斗(1)外部且其刀体分别朝向斗状空间的内外两侧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超挖刀(2)上分别位于斗状空间和抓斗(1)外部的刀体上在抓斗(1)开挖槽段的过程中用以切削土体的一侧为超挖刀(2)的同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超挖刀(2)之间通过设置加强筋来稳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笋张颍辉张文旭孟晓龙贺现实刘健王晓烨单东辉李柏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