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连墙防漏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42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连墙防漏水结构,包括地连墙和内衬墙;所述地连墙和内衬墙之间设置有自黏式防水层,所述内衬墙底端贯穿开设有若干注浆孔,所述注浆孔内安装有用于引导注浆液注入地连墙和自黏式防水层之间或自黏式防水层和内衬墙之间的注浆阀管,所述内衬墙上端贯穿开设有用于进行注浆过程中排气的若干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的施工灵活方便,能快速、有效处理富水软土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基坑地连墙叠合墙中内衬墙渗漏水问题,保证了地下室施工的正常开展及地连墙外侧水位稳定,从而保证了基坑稳定及复杂的周边环境,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连墙防漏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连墙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连墙防漏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城市建设向着超高、超深方向发展。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支护形式已越来越普遍采用,其施工工艺是按槽段分幅施工,接头处多采用工字钢接头相连接,相邻两幅槽段接头部位往往是渗漏水的薄弱点。此外,由于地连墙施工工艺复杂,地下条件的不确定性,操作不当极可能引起渗漏水问题,加之地连墙叠合墙中防水层施工缺陷,内衬墙混凝土抗渗性能及施工质量等问题,在富水软土复杂地质环境中地连墙受基坑外土压力、水压力作用下,产生侧向位移;地连墙施工的质量缺陷,极易引发渗漏水。渗漏水穿透防水层和内衬墙,导致地下室渗漏水,导致地下室无法进行正常施工,另外在各类高层林立城市中心进行工程建设,工程地下室外墙非常接近工程用地红线,长时间漏水不仅影响地下室工程施工,还会引起基坑外侧水位变化,特别是承压水水位变化,引起周边建筑、管线、道路不均匀沉降,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对漏水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围护结构破坏或地下室二次漏水,加大渗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连墙防漏水结构,能够对地下室外侧的地连墙与内衬墙间的渗漏水进行有效封堵,并对地连墙叠合墙及防水层的质量缺陷进行修补。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地连墙防漏水结构,包括地连墙和内衬墙,所述地连墙和内衬墙之间设置有自黏式防水层,所述内衬墙底端贯穿开设有若干注浆孔,所述注浆孔内安装有用于引导注浆液注入地连墙和自黏式防水层之间或自黏式防水层和内衬墙之间的注浆阀管,所述内衬墙上端贯穿开设有用于进行注浆过程中排气的若干排气孔。
[0006]所述注浆孔和注浆阀管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海带,且所述海带缠绕设置在注浆阀管上。
[0007]所述注浆液由水泥液浆和水玻璃液浆混合而成。
[0008]所述内衬墙表面位于所述注浆孔位置处涂抹填充有快硬水泥。
[0009]所述注浆采用的设备为高压注浆机。
[0010]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的施工灵活方便,能快速、有效处理富水软土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基坑地连墙叠合墙中内衬墙渗漏水问题,保证了地下室施工的正常开展及地连墙外侧水位稳定,从而保证了基坑稳定及复杂的周边环境,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地连墙防漏水结构的地连墙和自黏式防水层注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地连墙防漏水结构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地连墙防漏水结构的内衬墙和自黏式防水层注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地连墙防漏水结构的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15]图中,1、地连墙;2、内衬墙;3、自黏式防水层;4、注浆孔;5、注浆阀管;6、排气孔;7、海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一种地连墙防漏水结构,包括地连墙1和内衬墙2,所述地连墙1和内衬墙2之间设置有自黏式防水层3,所述内衬墙2底端贯穿开设有若干注浆孔4,所述注浆孔4内安装有用于引导注浆液注入地连墙1和自黏式防水层3之间或自黏式防水层3和内衬墙2之间的注浆阀管5,所述内衬墙2上端贯穿开设有用于进行注浆过程中排气的若干排气孔6。
[0018]所述注浆孔4和注浆阀管5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海带7,且所述海带7缠绕设置在注浆阀管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海带7吸水膨胀,能够有效对注浆阀管5和注浆孔4之间的间隙进行填满,提升注浆阀管5安装的密封性,降低了注浆过程中浆液从注浆阀管5和注浆孔4之间的间隙流出。
[0019]所述注浆液由水泥液浆和水玻璃液浆混合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水泥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玻璃,是一种矿黏合剂,具有优秀的粘合力,充分利用两种材料的优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不仅堵漏效果更加明显,而且具有加固补强的作用。
[0020]所述内衬墙2表面位于所述注浆孔4位置处涂抹填充有快硬水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注浆孔4位置处涂抹快硬水泥,进一步对注浆孔4和注浆阀管5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注浆阀管5安装的密封性。
[0021]所述注浆采用的设备为高压注浆机。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注浆机是一种用于结构高压化学灌浆,使用单液化学灌浆材料的专业机种,有超高压力不需气压源,施工快速。
[0022]在施工时,首先进行地连墙1和自黏式防水层3之间的注浆工作,如图1和图2所示,地连墙1厚度为1200mm,自黏式防水层3厚度4mm,内衬墙2厚度400mm根据渗漏情况,在距离基础底板500mm处钻设注浆孔4,注浆孔4贯穿自黏式防水层3和内衬墙2,直径50mm,埋设注浆阀管5,直径25mm,注浆阀管5上缠绕海带7,以填充注浆孔4和注浆阀管5之间的间隙,接着开设排气孔6,接着利用用水泥

水玻璃双液浆混合形成注浆液,通过高压注浆机向注浆阀管5内注入注浆液,在注浆过程中观测内衬墙2侧壁的渗漏情况,注浆液顺着墙面自下而上填充地连墙1与自黏式防水层3之间的空隙,对地连墙1上部的排气孔6做好观察,当有注浆液溢出时停止注浆,记录好渗漏情况及注浆压力、注浆时间、注浆量等。注浆完毕后,确认不漏水后,关闭注浆阀管5,注浆阀管5周围进一步用海带7充填密实且利用快硬水泥进行修补、封口处理,对渗漏水范围注浆加固完成,仔细观察分析内衬墙2渗漏情况,根据注浆效果分析、判断,选取仍存在侧壁渗漏水的内衬墙2二次钻孔埋管注浆,如图3和图4所示,如上述注浆不同的是,二次钻孔埋管注浆的注浆孔4不会钻穿自黏式防水层3,钻孔深度为内衬墙2
厚度,注浆阀管5伸入注浆孔4小于内衬墙2厚度约50mm,二次注浆主要是首次注浆效果不良的补充,针对内衬墙2与自黏式防水层3间的渗漏水进行挤压外排并充填灌实注浆材料。
[0023]本技术高效的解决了地下施工阶段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外侧水穿透内墙渗入地下室的情况,注浆液采用水泥和水玻璃的双液注浆,充分利用两种材料的优点,不仅堵漏效果更加明显,而且具有加固补强的作用,同时在本技术中,施工时可采用两台或多台高压注浆机同时进行注浆,施工灵活,节约时间;与其他工艺相比,该方法完全满足施工安全、高效、环保的要求,另外,施工主要设备为电钻和注浆机,操作方便、轻便,易于现场操作;采用高压的注浆机,压力高、流量大,水泥

水玻璃双液浆与水反应速度快,可快速止水,堵漏效果明显,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等性能,对环境影响小,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002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连墙防漏水结构,包括地连墙(1)和内衬墙(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连墙(1)和内衬墙(2)之间设置有自黏式防水层(3),所述内衬墙(2)底端贯穿开设有若干注浆孔(4),所述注浆孔(4)内安装有用于引导注浆液注入地连墙(1)和自黏式防水层(3)之间或自黏式防水层(3)和内衬墙(2)之间的注浆阀管(5),所述内衬墙(2)上端贯穿开设有用于进行注浆过程中排气的若干排气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防漏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寿凯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