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姜黄素晶体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53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姜黄素晶体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姜黄素的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姜黄素晶体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结晶
,涉及一种提高姜黄素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姜黄素(Curcumin)最早是在1870年从姜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疏水多酚化合物。其存在酮

烯醇互变异构体,其化学名称分别为(E,E)

1,7

双(4

羟基
‑3‑
甲氧基苯基)

1,6

庚二烯

3,5

二酮和(E,E)

1,7

双(4

羟基
‑3‑
甲氧基苯基)

1,6

庚二烯
‑3‑

‑5‑
烯醇。
[0003]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长期以来作为天然色素被用于食品的染色和食品添加剂使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姜黄素被发现不仅能够作为酸碱指示剂(pH 7.8(黄)

9.2(红棕)),而且其对于癌症、老年痴呆和炎症等疾病具有明显的抑制和预防作为。除此以外,姜黄素还可作为防腐剂、美容品、健胃剂、止痛剂、利尿剂、利胆剂、促进免疫活性、抑制由紫外光诱导的皮肤突变、降血糖、杀线虫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很多关于姜黄素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如CN104072352A中使用生姜破碎提取工艺获得姜黄素粗品后进行了乙醇回流重结晶的步骤。CN107805193A公布了一种制备低溶残姜黄素晶体的生产方法,通过加入添加剂和精制剂等试剂获得了低溶残的姜黄素晶体,所需时间约为12h左右,但是该工艺使用了大量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还有引入新的杂质的风险。CN102617316A公布了一种从姜黄中提取姜黄素的方法,首先用有机溶剂提取姜黄素,然后分离去除重金属得到沉淀物,最后将沉淀物和含水极性溶剂混合,加热搅拌并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姜黄素晶体。专利CN107353190A中提到将姜黄经烘干、研磨、蒸汽处理、与乙醇混合溶解、过滤以及提纯后进行蒸馏处理得到姜黄素沉淀。
[0005]CN110771892A中提到以姜黄素提取物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结晶剂,高温溶解后进行回流降温结晶并保温,烘干之后得到高品质姜黄素,对其中的时间成本进行统计,即使不算降温结晶所需时间,总时间成本也需要50多个小时。
[0006]姜黄素可以作为原料直接灌装进胶囊用于膳食补充剂或者药物制剂,在灌装或者压片过程中对于姜黄素的流动性及其堆密度要求较高,目前姜黄素的生产工艺得到的产品堆密度在0.4g/mL左右,休止角在40
°
以上,这严重影响了姜黄素在医药制剂等领域的应用。
[0007]鉴于上述情况,为了拓宽姜黄素在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的的应用,并且克服姜黄素目前存在的应用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堆密度高,流动性良好的高质量姜黄素产品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姜黄素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方法,所得的姜黄素产品晶习呈棒状,流动性较好,产品堆密度达到0.5g/mL以上,产品纯度达到99%以上。
[0009]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姜黄素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将姜黄素的1,4

二氧六环溶液进行一次降温至析出晶体,其次进行升温,并进行一次养晶,而后进行二次降温,并进行二次养晶,得到姜黄素晶体。
[0011]本专利技术利用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规则,采用回温的操作,加速了在一次降温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小粒子的溶解,同时二次降温能够使粒度较大的晶体进一步生长,最终得到粒度均一、堆密度较大和流动性较好的产品。
[0012]所述姜黄素的1,4

二氧六环溶液的浓度为0.091

0.20g/mL,例如0.091g/mL、0.1g/mL、0.11g/mL、0.12g/mL、0.13g/mL、0.14g/mL、0.15g/mL、0.16g/mL、0.17g/mL、0.18g/mL、0.19g/mL、0.20g/mL等。
[0013]优选地,所述姜黄素的1,4

二氧六环溶液是通过将姜黄素置于1,4

二氧六环中,在50

75℃溶解得到的。
[0014]优选地,所述一次降温的降温速率为0.5

6℃/h,例如0.5℃/h、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等,优选1℃/h。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若降温速率过快,则所得晶体粒度偏小,堆密度则低至0.5g/mL以下。
[0016]优选地,所述升温的温度比一次降温的温度高2

10℃,例如2℃、3℃、4℃、5℃、6℃、7℃、8℃、9℃、10℃等。
[0017]优选地,所述一次养晶的时间为0.5

2.0h,例如0.5h、0.8h、1h、1.2h、1.5h、1.8h、2.0h等。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升温的度数太低,则小粒子无法被完全溶解;升温的度数太高,则可能导致析出的晶体完全溶解,最终都会导致产品粒度不均,堆密度降低。养晶能够使得晶面活化,符合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规则。
[0019]优选地,所述二次降温的温度为45

65℃,例如45℃、48℃、50℃、52℃、55℃、58℃、60℃、62℃、65℃等。
[0020]优选地,所述二次养晶的时间为0.5

2.0h,例如0.5h、0.8h、1h、1.2h、1.5h、1.8h、2.0h等。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温度降低至45℃以下,晶体的生长速率过低,会使得体系发生二次成核的几率大大增加,导致产品粒度分布不均。养晶能够使得过饱和度的消耗更加完全,使得产品的收率更加稳定,也符合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规则。
[0022]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二次养晶后得到的混合物依次进行固液分离以及干燥。
[0023]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为过滤。
[0024]优选地,所述干燥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

80℃,例如50℃、55℃、60℃、65℃、70℃、75℃、80℃等,所述干燥的时间为8

24h,例如8h、10h、12h、14h、16h、18h、20h、22h、24h等。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1)将姜黄素置于1,4

二氧六环中,50

75℃溶解,得到姜黄素的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姜黄素晶体堆密度和流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姜黄素的1,4

二氧六环溶液进行一次降温至析出晶体,其次进行升温,并进行一次养晶,而后进行二次降温,并进行二次养晶,得到姜黄素晶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素的1,4

二氧六环溶液的浓度为0.091

0.20g/mL;优选地,所述姜黄素的1,4

二氧六环溶液是通过将姜黄素置于1,4

二氧六环中,在50

75℃溶解得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降温的降温速率为0.5

6℃/h,优选1℃/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的温度比一次降温的温度高2

10℃;优选地,所述一次养晶的时间为0.5

2.0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降温的温度为45

65℃;优选地,所述二次养晶的时间为0.5

2.0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二次养晶后得到的混合物依次进行固液分离以及干燥;优选地,所述固液分离的方式为过滤;优选地,所述干燥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俊波万旭兴曹越超吴送姑张韶男刘剑侯宝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