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加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389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加固装置及方法,涉及到边坡加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内部可升降的设置有抽拉加固机构,所述抽拉加固机构中的杆件在上升过程中带动加筋体以杆件为中心张开,所述壳体机构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四个导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锚索灌浆成型后的混凝土柱进行加筋设置,加强局部的强度性能来达到对矿区含软弱夹层的岩质边坡进行良好内部加固的效果,进而避免两者相交处的垂面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剪切破坏的情况,使滑动面剪切力方向发生有利于边坡的变化,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作简单,方便根据软弱夹层深度决定装置实际长度,另外在进行短期加固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使用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加固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加固
,特别涉及一种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加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岩质边坡因其岩性、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破坏模式各异,采用的加固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但对于含软弱夹层的岩质边坡来说,采用常规的加固方法很难长期奏效。
[0003]原因则在于这类岩质边坡破坏的特点是:软弱夹层在上部坚硬岩体的压力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缓慢挤出,随着软弱夹层向临空坡面处挤出脱落,上部的支撑被削弱而产生拉裂破坏,导致软弱夹层岩体发生挤出剥落,上部坚硬岩体发生拉裂破坏,而对于矿区边坡而言,在发生爆破振动下,加剧软弱夹层向临空方向的挤出脱落,极易发生危险,对矿区安全作业产生危险。
[0004]对于这类的边坡工程,在上部岩体的重力作用下,采用单一的锚索加固处理,在软弱夹层与岩质边坡相交处,岩石结构发生极大改变,单一锚索结构在两者相交处的垂面相较于锚索整体受力发生突变,受力不均,极易发生剪切破坏,由此可见传统加固措施对于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在易发生剪切力处保护不足,且对于滑移力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软弱夹层岩质的边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坡加固装置由壳体机构和抽拉加固机构所组成,所述壳体机构包括套筒(11)、下固定环(12)、下支撑杆(13)、十字阻挡杆(14)、上固定环(15)和上支撑杆(16);所述下固定环(12)位于壳体机构内侧最下端,所述下支撑杆(13)为四个,均匀固定设置于下固定环(12)的外侧,且均与套筒(1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十字阻挡杆(14)固定设置于下固定环(12)的上部,所述上固定环(15)位于壳体机构(1)内侧最上端,所述上支撑杆(16)为四个,均匀固定设置于上固定环(15)外侧,且均与套筒(11)内壁固定连接;在套筒(11)顶部内壁均布有四个导向机构(3);所述抽拉加固机构包括中心拉杆(21)、连接套环(22)、加筋体(23)、加筋体尖端(24)和中心拉杆环(25),所述的连接套环(22)固定在十字阻挡杆(14)的中心,所述中心拉杆环(25)与外部锚索相连接,中心拉杆(21)穿过上固定环(15)中心孔,伸入套筒(11)内,下部与连接套环(22)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环(22)的外壁上均布有万向接头,所述的加筋体(23)为四个,下端与万向接头活动连接,上部分别与四个导向机构靠接,在加筋体(23)的顶部分别设有顶尖部(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软弱夹层岩质的边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3)包括安装架(31)和导向凹轮(32),所述安装架(31)与套筒(1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凹轮(32)通过销轴转动设置于安装架(31)内侧,四个加筋体(23)上部分别与四个导向凹轮(32)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软弱夹层岩质的边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套筒(11)的周边,沿长度方向等距离开有若干个上下通顺的圆孔。4.一种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软弱夹层岩质边坡加固装置,对含软弱夹层岩质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润张晓强曹洋王永增刘小刚吴恩泽胡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