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护式高压三相并联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32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保护式高压三相并联电容器。其特征是将熔断器直接置于电容器的箱壳上成为一体;熔断器由熔丝和可相对运动的内、外绝缘套管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用户只需安装外装熔断器,因而安装维护方便,不会发生错接、混接或误动作;熔断器能快速断开,使电容器与电网迅速脱离,确保电网可靠运行;熔断器的安秒特性稳定可靠,同时改善了熔断器的使用环境,使其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都有提高,是对现有高压三相并联电容器的保护方式的重大改进。(*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容器,涉及一种自保护式高压三相并联电容器。现有的电力电容器保护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熔断器与电容器分离式,二者不成一体,安装不方便,体积大,熔断器一般处于露天环境,易受自然环境的腐蚀,经常发生故障;另一种是附加有内熔丝保护方式,这种方式的熔丝无法实现快速熔断,往往使故障电容器不能迅速脱离电网,在熔断处产生放电,影响电网的正常可靠地运行。经检索尚未发现有与本方案相同或相似的报导。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自保护式、用限流速断熔断器并装配在电容器产品内部的新型高压三相并联电容器,以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是对高压三相并联电容器在保护方式上所作的改进。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内熔断器装配在电容器的瓷套管内,并直接与电容器元件相连接,瓷套管安装在电容器箱壳上,使熔断器与电容器合二为一成为电容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内熔断器的熔丝置于可相对运动的内、外绝缘套管中,当熔丝熔断时,内、外绝缘套管藉外拉力作相对运动,从而使熔断处迅速脱开以避免在熔断处的间隙处产生火花,使电容器迅速脱离电网,保证电网可靠运行。本方案的优点是熔断器与电容器成一体,用户不需安装外部熔断器,安装方便,维护易行,不会发生错接、混接或误动作;熔断器与电容器一起置于油箱内避免了熔断器受自然条件的侵蚀,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熔断器的安秒特性稳定可靠能有效地断开故障电容器,保护功能良好;熔断器能快速断开可使电容器迅速脱离电网,保证电网可靠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熔断器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熔断器3中的熔丝10固定在两个接头12上,接头12分别与上、下引出线14和6相连接;内绝缘套管9套在外绝缘套管11内,二者呈动配合可相对运动,在内绝缘套管9的外面套装有压簧8,压簧8的一端与外绝缘套管11的下端平面相接触,另一端与带凸台的下帽7相接触;引出线14、6分别通过上帽13、下帽7的小孔引出,将压簧8预施一定压力后,将引出线分别焊接在上、下帽的端面。电容器元件1并联后置于箱壳2内,电容器1的另一端与熔断器3的下引出线6相连接;熔断器3置于瓷套管4内,瓷套管4直接安装在箱壳2上,熔断器3的上引出线14与接线柱5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保护式高压三相并联电容器由电容器、箱壳、瓷套管、熔丝等组成,其特征是熔断器(3)直接与电容器(1)相连并置于与箱壳(2)直接连成一体的瓷套管(4)中,熔断器(3)中的熔丝(10)置于可相对运动的内、外绝缘套管(9)、(11)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自保护式高压三相并联电容器由电容器、箱壳、瓷套管、熔丝等组成,其特征是熔断器(3)直接与电容器(1)相连并置于与箱壳(2)直接连成一体的瓷套管(4)中,熔断器(3)中的熔丝(10)置于可相对运动的内、外绝缘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臣李冲马庭礼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电力电容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