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及灭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31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及灭火方法,包括顺次连接的整流罩舱段、第二舱段、第三舱段、第四舱段以及尾舱舱段,其中,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用于装填一次抛撒子弹,且一次抛撒子弹中装填有二次抛撒子弹,二次抛撒子弹中装填有灭火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灭火弹在火场上方投放,进行了二次抛撒操作,有效提高了抛撒半径,提高了灭火弹的灭火能力和子弹散布的均匀性,有效增加了灭火弹的灭火范围,提高了灭火效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灭火弹的投放全在空中进行,救火人员无需靠近火场,极大保证救火人员的安全,还能够保证灭火弹在火场中心投放,提高灭火的精度。提高灭火的精度。提高灭火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及灭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灭火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及灭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森林、草原火灾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或草原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草原的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火灾行为。这种大规模火灾属于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它的发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频繁性以及多样性,因此给火灾的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0003]目前,我国针对森林和草原火灾的灭火方式相对比较落后,主要采用人员扑救的方式,这种方式灭火效率低、响应速度慢,容易对森林和草原的资源造成损失,同时在扑救的过程中容易给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0004]灭火弹作为一种高效的灭火手段,具有效率高、响应快的特点。但是目前的灭火弹不具备大规模灭火的特点,容易造成滞后灭火的情况,不利于森林和草原火灾灭火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能够有效增加灭火弹的灭火范围,提高灭火效率。
[0006]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包括顺次连接的整流罩舱段、第二舱段、第三舱段、第四舱段以及尾舱舱段,其中,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用于装填一次抛撒子弹,且一次抛撒子弹中装填有二次抛撒子弹,二次抛撒子弹中装填有灭火剂;
[0007]当灭火弹下降至设定高度时,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释放各自装填的一次抛撒子弹,且各舱段的一次抛撒子弹具有不同的抛撒初速;当各一次抛撒子弹下降至设定高度时,各一次抛撒子弹释放各自装填的二次抛撒子弹;当各二次抛撒子弹撞击地面时,各二次抛撒子弹引爆,完成灭火剂的抛撒。
[0008]进一步地,所述灭火弹包括整流罩1、四块隔爆板、三个舱段外壳、结构托架4、子弹外托架5、一次抛撒子弹6、传火管7、中心管10、定高引信11、导爆切割索12、主电源和单片机整合装置14、尾舱外壳15、尾翼16、温度传感器17、子弹内托架18;
[0009]四块隔爆板通过导爆切割索12分别将三个舱段外壳串联起来,形成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整流罩1与尾舱外壳15分别安装于第二舱段的首部和第四舱段的尾部,对应得到整流罩舱段和尾舱舱段;
[0010]所述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中均安装有结构托架4、子弹外托架5、一次抛撒子弹6、传火管7、中心管10、定高引信11以及子弹内托架18,其中的具体连接关系均为:结构托架4外侧依靠舱段外壳,结构托架4内侧托起子弹外托架5,一次抛撒子弹6放置于子弹外托架5和子弹内托架18之间;子弹内托架18包覆着传火管7,传火管7表面开有散气孔;
中心管10位于传火管7中,中心管10内部装有火药以及定高引信11;其中,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中的传火管7与中心管10的直径依次增大,且中心管10中装有的火药量也依次增大;
[0011]温度传感器17安装在尾舱外壳15上,主电源和单片机整合装置14安装在第四舱段末尾的隔爆板上,用于灭火弹上所有部件的供电以及灭火弹上指令的执行。
[0012]进一步地,所述整流罩1外形为圆锥形,且锥角与中轴线的夹角为70
°

[0013]进一步地,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中装填的一次抛撒子弹的数量依次增大。
[0014]进一步地,所述尾舱外壳15的外形为圆锥形,尾翼16为四个,且四个尾翼16相互间隔90
°
均匀安装在尾舱外壳15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抛撒子弹包括整流罩19、前隔爆板20、前导爆切割索21、壳体22、结构托架23、二次抛撒子弹24、子弹内托架25、后导爆切割索27、传火管28、中心管29、定高引信30、温度传感器31、尾舱壳体32、结构托架33、T形托架34、弹簧35、稳定伞36、主电源和单片机整合装置37、子弹外托架39、后隔爆板40、尾翼41;
[0016]前隔爆板20与后隔爆板40分别通过前导爆切割索21与后导爆切割索27装配于壳体22的两端,形成装配体;整流罩19与尾舱壳体32分别安装于所述装配体的首部和尾部;结构托架23依靠在壳体22的内壁,结构托架23的内侧托起子弹外托架39,二次抛撒子弹24放置于子弹内托架25与子弹外托架39之间;同时,传火管28包裹在子弹内托架25内,传火管28内部装有中心管29,中心管29内部装有火药和定高引信30;
[0017]温度传感器31、T形托架34、主电源和单片机整合装置37均安装于后隔爆板40上;同时,T形托架34上安装有可以在T形托架34上自由滑动的结构托架33,且T形托架34与结构托架33之间还安装有弹簧35;T型托架34的底端安装有稳定伞36,稳定伞36本体放置于尾舱壳体32内;尾翼41安装在后隔爆板40的侧部。
[0018]进一步地,尾舱壳体32外形为锥切形。
[0019]进一步地,二次抛撒子弹包括整流罩、前隔爆板、后隔爆板、壳体、传火管、中心管、尾舱壳体、尾翼、温度传感器、灭火剂43、主电源和单片机整合装置44、导爆切割索45、稳定伞46、冲击引信47;
[0020]前隔爆板与后隔爆板分别通过导爆切割索45装配于壳体的两端,形成装配体;整流罩与尾舱壳体分别安装于所述装配体的首部和尾部;传火管安装于所述装配体的内部,且传火管内部装有中心管,中心管内部装有火药和冲击引信47;传火管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填充灭火剂43;在二次抛撒子弹落到地面产生撞击后,冲击引信47工作,完成灭火剂43的弥散;
[0021]温度传感器、T形托架、主电源和单片机整合装置均安装于后隔爆板上;同时,T形托架上安装有可以在T形托架上自由滑动的结构托架,且T形托架与结构托架之间还安装有弹簧;T型托架的底端安装有稳定伞46,稳定伞46本体放置于尾舱壳体内;尾翼安装在后隔爆板的侧部。
[0022]进一步地,传感器上装有报警装置,在灭火剂43弥散20min后,反馈当前的温度情况,如果仍存在温度过高的区域,则发出报警声音且传感器本身高亮,集中对报警区域进行二次灭火处理。
[0023]一种灭火弹的使用方法,所述灭火弹包括顺次连接的整流罩舱段、第二舱段、第三舱段、第四舱段以及尾舱舱段,其中,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用于装填一次抛撒子弹,且一次抛撒子弹中装填有二次抛撒子弹,二次抛撒子弹中装填有灭火剂;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首先,灭火弹母弹挂载在飞机上,在到达火灾区域中心的设定高度后,灭火弹母弹垂直释放;
[0025]其次,在灭火弹母弹释放达到设定高度时,灭火弹母弹上的单片机发出指令,灭火弹母弹上的各处导爆切割索工作,完成灭火弹母弹的开舱工作,同时各舱段的定高引信工作,引燃中心管炸药,一次抛撒子弹获得水平初速,脱离灭火弹母弹下落;在灭火弹母弹是我单片机发出指令的同时,一次抛撒子弹上的单片机开始计时,在设定时间后,发出指令控制一次抛撒子弹尾舱处的导爆切割索工作,切开尾舱外壳与隔爆板的连接,在其中的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整流罩舱段、第二舱段、第三舱段、第四舱段以及尾舱舱段,其中,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用于装填一次抛撒子弹,且一次抛撒子弹中装填有二次抛撒子弹,二次抛撒子弹中装填有灭火剂;当灭火弹下降至设定高度时,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释放各自装填的一次抛撒子弹,且各舱段的一次抛撒子弹具有不同的抛撒初速;当各一次抛撒子弹下降至设定高度时,各一次抛撒子弹释放各自装填的二次抛撒子弹;当各二次抛撒子弹撞击地面时,各二次抛撒子弹引爆,完成灭火剂的抛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弹包括整流罩(1)、四块隔爆板、三个舱段外壳、结构托架(4)、子弹外托架(5)、一次抛撒子弹(6)、传火管(7)、中心管(10)、定高引信(11)、导爆切割索(12)、主电源和单片机整合装置(14)、尾舱外壳(15)、尾翼(16)、温度传感器(17)、子弹内托架(18);四块隔爆板通过导爆切割索(12)分别将三个舱段外壳串联起来,形成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整流罩(1)与尾舱外壳(15)分别安装于第二舱段的首部和第四舱段的尾部,对应得到整流罩舱段和尾舱舱段;所述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中均安装有结构托架(4)、子弹外托架(5)、一次抛撒子弹(6)、传火管(7)、中心管(10)、定高引信(11)以及子弹内托架(18),其中的具体连接关系均为:结构托架(4)外侧依靠舱段外壳,结构托架(4)内侧托起子弹外托架(5),一次抛撒子弹(6)放置于子弹外托架(5)和子弹内托架(18)之间;子弹内托架(18)包覆着传火管(7),传火管(7)表面开有散气孔;中心管(10)位于传火管(7)中,中心管(10)内部装有火药以及定高引信(11);其中,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中的传火管(7)与中心管(10)的直径依次增大,且中心管(10)中装有的火药量也依次增大;温度传感器(17)安装在尾舱外壳(15)上,主电源和单片机整合装置(14)安装在第四舱段末尾的隔爆板上,用于灭火弹上所有部件的供电以及灭火弹上指令的执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1)外形为圆锥形,且锥角与中轴线的夹角为70
°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其特征在于,第二舱段、第三舱段以及第四舱段中装填的一次抛撒子弹的数量依次增大。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舱外壳(15)的外形为圆锥形,尾翼(16)为四个,且四个尾翼(16)相互间隔90
°
均匀安装在尾舱外壳(15)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次抛撒的大规模灭火弹,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抛撒子弹包括整流罩(19)、前隔爆板(20)、前导爆切割索(21)、壳体(22)、结构托架(23)、二次抛撒子弹(24)、子弹内托架(25)、后导爆切割索(27)、传火管(28)、中心管(29)、定高引信(30)、温度传感器(31)、尾舱壳体(32)、结构托架(33)、T形托架(34)、弹簧(35)、稳定伞(36)、主电源和单片机整合装置(37)、子弹外托架(39)、后隔爆板(40)、尾翼(41);前隔爆板(20)与后隔爆板(40)分别通过前导爆切割索(21)与后导爆切割索(27)装配于壳体(22)的两端,形成装配体;整流罩(19)与尾舱壳体(32)分别安装于所述装配体的首部和尾部;结构托架(23)依靠在壳体(22)的内壁,结构托架(23)的内侧托起子弹外托架(39),二次抛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琳孟凡强花芳芳井孟凯解宝彬张欣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