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271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9
本申请涉及非织造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通过将纤维梳理成纤维网,再通过针刺处理得到,其中,纤维网中包括壳聚糖纤维、植物基纤维、粘胶纤维和合成碳纤维,壳聚糖纤维占纤维网总质量的33~50%,粘胶纤维占纤维网总质量的15~20%,合成碳纤维的质量占纤维网质量的20~25%。采用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无纺布,兼具较好的强度、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较强的吸水性,符合环保的要求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运用。环保的要求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


[0001]本申请涉及非织造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面料,因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流程快,具有广泛的运用。无纺布一般通过将纤维梳理铺设成纤维网,再对纤维网进行水刺或针刺处理,使纤维与纤维之间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形成一整片面料。
[0003]无纺布常被运用于制造湿巾、面膜、医用敷料等,需要较好的吸湿性能。目前,具有较好吸湿性能的无纺布中,一般会含有较多的涤纶纤维等成分,其降解性能较差,导致其在环保上具有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在保证吸水性的同时,使无纺布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通过将纤维梳理成纤维网,再通过针刺处理得到,其中,所述纤维网中包括壳聚糖纤维、植物基纤维、粘胶纤维和合成碳纤维,所述壳聚糖纤维占纤维网总质量的33~50%,所述粘胶纤维占纤维网总质量的15~20%,所述合成碳纤维的质量占纤维网质量的20~25%。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壳聚糖纤维、植物基纤维和碳纤维的混合体系,以上三种纤维在自然界中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且由于壳聚糖纤维表面具有较多的极性基团,因此其缠绕后整体具有较强的交织缠绕结构,强度较好,且其中的极性基团可以较好地吸附水分。植物基纤维中含有较多的多孔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具有较好的吸水效果的同时,在自然环境下也具有较强的降解性能。
[0007]一般在无纺布面料中,需要掺入一定的丙纶纤维或涤纶纤维,由于丙纶纤维和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因此使得无纺布面料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但是涤纶面料、丙纶面料属于不可降解材料,不符合环保的理念,在本申请中,选择合成碳纤维作为强度基础,碳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的同时也有较好的柔软性,在壳聚糖纤维和胶粘纤维已经形成较好的缠绕结构的前提下,合成碳纤维的加入在对于整体降解能力影响不大,同时可以大幅提高无纺布的强度,使得无纺布整体机械性能较佳。且上述纤维种类对水均有较好的亲和性,吸水性能较佳。
[0008]可选的,所述植物基纤维为竹炭纤维和稻壳炭纤维的组合,所述竹炭纤维和稻壳炭纤维的质量比为(2~5)∶1。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选用竹炭纤维和稻壳炭纤维,可以使得降解的效果变好,同时无纺布整体的吸水性液较好。另外,稻壳炭纤维属于环保材料,其原料来源为无用的稻壳,且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在无纺布中,掺入一定量的稻壳炭纤维,在除了各方面性质较优
外,也符合环保的要求。
[0010]可选的,所述粘胶纤维为粘胶短纤和粘胶长纤的混合,其中粘胶短纤的长度小于等于30mm,粘胶长纤的长度为75~85mm,所述粘胶长纤的质量不少于粘胶纤维总质量的20%。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粘胶短纤和粘胶长纤的组合,粘胶长纤可以在体系中起到连接各个节点的作用,使得无纺布中的各个缠绕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同时,粘胶长纤的长度较大,因此在针刺过程中,粘胶长纤可以与多个缠绕节点发生缠绕关系,提高了无纺布袋的强度。
[0012]可选的,所述粘胶短纤的纤度为1.0~2.0D,所述粘胶长纤的纤度为3.0~5.0D。
[0013]采用较粗的粘胶长纤,可以进一步提高无纺布的强度,使无纺布的抗撕裂能力大大增强。
[0014]可选的,所述竹炭纤维和稻壳炭纤维的纤度不高于1.2D。
[0015]采用较细的竹炭纤维和稻壳炭纤维,一方面可以使植物基纤维体系更柔软,触感更好,同时缠绕体系可以较为紧密,使得无纺布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0016]可选的,所述竹炭纤维和稻壳碳纤维的长度为45~50mm。
[0017]竹炭纤维和稻壳炭纤维的长度设置,对于无纺布内部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兼顾溪水性能和强度。
[0018]可选的,所述合成碳纤维经混酸活化处理,所述混酸为硫酸和硝酸的混合体系。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合成碳纤维进行混酸处理,可以在合成碳纤维表面形成较多的活性基团和孔隙结构,一方面,活性基团的增加可以提高无纺布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合成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使无纺布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0020]可选的,所述混酸中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0)∶1,所述混酸中氢离子浓度为1~10M,所述合成碳纤维在混酸中处理时间为10~20s。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浓度范围内的混酸,对于合成碳纤维的活化效果较好,且合成碳纤维的强度损失较小,可以兼顾无纺布的机械强度、降解性能和吸水性能。
[0022]可选的,所述纤维网中,还包括占纤维网质量总质量3~5%的聚乳酸纤维。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添加聚乳酸纤维,可以使无纺布的吸水性能进一步地提高,同时柔软度和触感也有明显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无纺布的用户体验。
[0024]可选的,所述聚乳酸纤维的长度为15~20mm,纤度为0.6~1.1D。
[0025]采用上述规格的聚乳酸纤维,无纺布可以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同时舒适度也较好。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在本申请中,通过壳聚糖纤维、植物基纤维、粘胶纤维和合成碳纤维的组合,制备得到的无纺布,具有高吸水的效果,同时强度较好,另外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可以快速降解,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
[0027]2.在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中,植物基纤维选用竹炭纤维和稻壳炭纤维的组合,符合环保理念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无纺布的强度和吸水性能。
[0028]3.在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中,通过添加聚乳酸纤维,提高无纺布吸水性的同时,使无纺布具有较好的舒适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在本申请中,各种纤维的购买来源如表1所示。表1、物料来源表表1、物料来源表
[0031]在本申请中,对无纺布的各方面性质,设置如下实验加以验证。
[0032]实验1、吸水性实验:实参照GB/T 21655.1《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向组合试验法》中8.1的方法,剪取5cm2正方形样品,测定上述无纺布的吸水率,同时记录样本沉没入水中的时间,以衡量无纺布的吸水效率。
[0033]实验2、抗撕裂强度实验:参照GB T 3917.1

2009《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标准》,测定上述无纺布的撕破强力。
[0034]实验3、剪取样品10cm2,参照GB/T 19811

2005中的方法,在65℃下堆肥10天,随后继续在50℃环境下堆肥至第十二周,测定无纺布在堆肥实验中的失重比。
[0035]实施例1~7,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先按如表2所示的配比,将壳聚糖纤维、植物基纤维、粘胶纤维和合成碳纤维经抓棉、混棉、梳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纤维梳理成纤维网,再通过针刺处理得到,其中,所述纤维网中包括壳聚糖纤维、植物基纤维、粘胶纤维和合成碳纤维,所述壳聚糖纤维占纤维网总质量的33~50%,所述粘胶纤维占纤维网总质量的15~20%,所述合成碳纤维的质量占纤维网质量的20~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基纤维为竹炭纤维和稻壳炭纤维的组合,所述竹炭纤维和稻壳炭纤维的质量比为(2~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纤维为粘胶短纤和粘胶长纤的混合,其中粘胶短纤的长度小于等于30mm,粘胶长纤的长度为75~85mm,所述粘胶长纤的质量不少于粘胶纤维总质量的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吸水环保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短纤的纤度为1.0~2.0D,所述粘胶长纤的纤度为3.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成匡邹棋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凤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