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25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以重量计算的制备原料:摩擦改进剂: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应对日益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已居世界首位,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各种零部件的需求快速增长。
[0003]电池包是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其主要通过壳体包络构成电池包主体。动力电池系统设计要以满足整车的动力要求和其他设计为前提。同时要考虑电池系统自身的内部结构和安全及管理设计等方面。电池包壳体作为电池模块的承载体,对电池模块的安全工作和防护起着关键作用。
[0004]目前国内汽车动力电池壳的外形可以分为三大类:圆形、方形和软包,其中方形电池的比例超过70%,主要是因为方形电池能量密度和容量更大,寿命更长,规则的形状可以根据搭载产品的具体要求而进行定制化的设计。
[0005]新能源汽车为了实现节能高效、超长续航里程的目标,动力电池壳向更高强度、更大体积、更低重量的方向发展。
[0006]拉深油是电池壳生产过程决定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的工作介质。拉伸过程中,拉深油提供优异的润滑性,降低模具、冲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保证电池壳的光洁度,避免电池壳加工,储存过程中的氧化,降低拉伸过程中的摩擦热。,提高产品合格率。
[0007]传统的拉深油采用动物油、植物油、氯化石蜡、聚丁烯等添加剂调和而成。此类拉深油抗氧化性差,经过高温后,动物油、植物油极易氧化,产生胶质、油泥,造成各项性能下降;氯化石蜡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腐蚀工件、模具,并且对环境有害。聚丁烯清洗性差,清洗不良率高。
[0008]为响应节能减排号召,企业在生产的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清洁生产,从而从源头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要求拉深油能够多次重复使用。在拉深过程中不出现明显的氧化现象,各性能仍能满足拉深需求,再者就是拉伸后的工件能够容易用环保的水性清洗剂清洗干净。
[0009]国内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拉深油,在手工生产线上可以使用,但是在全自动生产线上则会出现大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0010]1)润滑性不足,拉深过程中,工件出现划伤,模具出现“拉毛”现象,成品率不及80%;
[0011]2)抗氧化性能差,循环使用过程中变色,表面光亮度降低;
[0012]3)可清洗性能差,清洗效率低,清洗不良率高,成本增加,污染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
电池壳体拉深油及其制备方法。
[0014]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包括如下以重量计算的制备原料:摩擦改进剂:15

35%,含硫极压剂:3

10%,含磷极压剂:1

4%,抗氧剂:0.2

1.0%,聚和酯:2

5%,金属减活剂:0.05

0.1%,余量为基础油。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基础油为150N,250N,350N,400N,500N,150B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001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摩擦改进剂包括脂肪醇和合成酯,脂肪醇为月桂醇、油醇、2

乙基癸醇、2

己基癸醇、2

辛基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合成酯为硬脂酸正丁酯、油酸异辛酯、硬脂酸异辛酯、油酸乙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或季戊四醇四油酸酯。
[001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含硫极压剂为硫化脂肪酸甲酯、硫化甘油三酸酯、硫化烯烃、硫化异丁烯、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二叔丁基三硫化物、二叔十二烷基三硫化物、二叔十二烷基五硫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含硫极压剂的组合物中,硫元素质量分数不超过拉深油总量的1%;硫化脂肪酸甲酯的总硫含量小于等于11%,活性硫含量小于等于1%;硫化甘油三酸酯的总硫含量小于等于10%,活性硫含量小于等于1%。
[001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含磷极压剂为亚磷酸二正丁酯、三芳基亚磷酸酯、磷酸三甲酚酯、2

十二烷基磷酸酯、2

十八烷基磷酸酯、异辛基酸性磷酸酯十八胺盐、烷基磷酸酯胺盐Additin RC3760、烷基磷酸酯胺盐Deophos 228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001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抗氧剂为胺类抗氧剂和酚类抗氧剂的组合物,胺类抗氧剂为二壬基二苯胺、二辛基二苯胺和丁基辛基二苯胺;酚类抗氧剂为2,6

二叔丁基对甲酚,胺类抗氧剂和酚类抗氧剂质量比值为2:3。
[002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聚和酯为Priolube 3986、perfad 8100、Perfad8400、SYN ESTER GY 10、SYN ESTER GY 59、SYN ESTER GY 500、Hostagliss1510、PALUB 8466中的一种。
[002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金属减活剂为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N,N
’‑
二正丁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N,N
’‑
二(2

乙基己基)

甲基

1H

苯三唑
‑1‑
甲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
[0022]9、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将各组分按比例依次投入调和釜中;
[0024](2)开启搅拌,速度控制在100

200r/min;
[0025](3)开启升温,至温度50

60℃;
[0026](4)保温搅拌30

40min即得成品。
[0027]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它具有典型的润滑性能,高的抗氧化安定性,良好的可清洗性,既能满足自动化连续拉伸生产线的需要,也适用于单机手动操作,拉伸后工件可以方便地用水剂清洗剂清洗,保证一次合格率不低于98%。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以重量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0031][0032]实施例2:
[0033]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以重量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0034][0035]实施例3:
[0036][0037][0038]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拉伸油性能指标:
[0039][0040]实验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例1、实例2、实例3,其润滑性均可达到市售同类型产品的性能,其中实例1提供的拉深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以重量计算的制备原料:摩擦改进剂:15

35%,含硫极压剂:3

10%,含磷极压剂:1

4%,抗氧剂:0.2

1.0%,聚和酯:2

5%,金属减活剂:0.05

0.1%,余量为基础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油为150N,250N,350N,400N,500N,150BS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改进剂包括脂肪醇和合成酯,脂肪醇为月桂醇、油醇、2

乙基癸醇、2

己基癸醇、2

辛基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合成酯为硬脂酸正丁酯、油酸异辛酯、硬脂酸异辛酯、油酸乙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或季戊四醇四油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硫极压剂为硫化脂肪酸甲酯、硫化甘油三酸酯、硫化烯烃、硫化异丁烯、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二叔丁基三硫化物、二叔十二烷基三硫化物、二叔十二烷基五硫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含硫极压剂的组合物中,硫元素质量分数不超过拉深油总量的1%;硫化脂肪酸甲酯的总硫含量小于等于11%,活性硫含量小于等于1%;硫化甘油三酸酯的总硫含量小于等于10%,活性硫含量小于等于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拉深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磷极压剂为亚磷酸二正丁酯、三芳基亚磷酸酯、磷酸三甲酚酯、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希玛石油制品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