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装置、冲冷蓄冷系统、蓄冷供冷系统及冷链运输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81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冲冷蓄冷系统、蓄冷供冷系统及冷链运输箱,蓄能装置包括外壳,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具有位于其中轴线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内管,所述内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向所述第一端偏移,且所述内管的中轴线与所述外管的中轴线的距离不小于阈值L2;与所述内管的外壁相连接的若干导热片;与所述内管朝向所述第一端所在侧相接触的所述导热片的长度和/或设置密度小于与所述内管朝向所述第二端所在侧接触的所述导热片。在侧接触的所述导热片。在侧接触的所述导热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能装置、冲冷蓄冷系统、蓄冷供冷系统及冷链运输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冷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变形或破裂的蓄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充冷蓄冷系统、蓄冷供冷系统及冷链运输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提供冷量或热量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若在所有应用场景下设置制冷机组,不但成本高、能耗也高。
[0003]例如,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传统的冷链运输车,通过汽油、或电池组给制冷机组供电,制冷机组工作给冷藏箱供冷;制冷机组在整个运输段均需要工作,能量消耗大,利用率低。
[0004]为了节能环保,大家在冷链运输车上装载蓄能装置,在始发地蓄冷,整个运输过程中,蓄冷单元给冷藏箱供冷,减少了能耗。但是现有的蓄冷单元,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或破裂的问题。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蓄能装置及具有其的充冷蓄冷系统、蓄冷供冷系统及冷链运输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具有位于其中轴线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内管,所述内管穿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向所述第一端偏移,且所述内管的中轴线与所述外管的中轴线的距离不小于阈值L2;与所述内管的外壁相连接的若干导热片;与所述内管朝向所述第一端所在侧相接触的所述导热片的长度和/或设置密度小于与所述内管朝向所述第二端所在侧相接触的所述导热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偏移距离介于阈值L2与阈值L3之间,L2小于L3;所述导热片自所述内管向外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一封闭的蓄能腔,所述导热片包括: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壳均连接的两个传热片,两个传热片分别自所述内管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延伸,且该两个所述传热片将所述蓄能腔划分为两个子蓄能腔,与所述内管连接且位于所述子蓄能腔内的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外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子蓄能空间内,沿所述内管的周向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所述散热片的长度和/或设置密度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管的周向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相邻所述导热片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散热片的长度逐渐增大;或,沿所述内管的周向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所述散热片的长度相同,相邻所述导热片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或,沿所述内管的周向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所述散热片的长度逐渐增大,且相邻所述导热片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子蓄能腔内的散热片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