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复合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复合玻璃板以及该复合玻璃板的用途。
[0002]复合玻璃板由至少一个外玻璃板、一个内玻璃板和能粘合的中间层组成,该中间层将外玻璃板与内玻璃板平面地连接。在此,典型的中间层是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除了其粘合性能外,它还具有高的韧性和高的声阻尼。中间层防止复合玻璃质玻璃板在损坏时崩溃。复合玻璃板只会出现裂缝,但保持形状稳定。
[0003]由现有技术已知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复合玻璃板。这种复合玻璃板包含功能元件,该功能元件通常包含在两个平面电极之间的有源层。有源层的光学性能可以通过施加在平面电极上的电压来改变。对此的一个实例是电致变色功能元件,其例如由US 20120026573 A1和WO 2012007334 A1已知。另一个实例是SPD功能元件(悬浮颗粒装置)或PDLC功能元件(聚合物分散液晶),其例如由EP 0876608 B1和WO 2011033313 A1已知。通过所施加的电压可以控制可见光穿过电致变色或 SPD/PDL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制造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复合玻璃板(1)的方法,其中至少
‑ꢀ
提供具有扁平导体(4)的第一热塑性层(7.1),其中所述扁平导体(4)具有多个连接区域,
‑ꢀ
第一层热塑性层 (7.1) 用导线 (8) 预布线,
‑ꢀ
提供第一玻璃板(5)和第一热塑性层(7.1),
‑ꢀ
提供具有可电控光学性能的功能元件(2),其中该功能元件被隔离线划分为多个可单独电控的区段(3),
‑ꢀ
提供第二玻璃板(6)和第二热塑性层(7.2),
‑ꢀ
将第一玻璃板(5)、第一热塑性层(7.1)、功能元件(2)、第二热塑性层(7.2)和第二玻璃板(6)以此顺序叠置布置,其中各两根导线(8)与一个区段可电连接地布置,
‑ꢀ
将第一玻璃板(5)和第二玻璃板(6)通过层压连接,其中由第一热塑性层(7.1)和第二热塑性层(7.2)形成具有嵌入的功能元件(2)的中间层(7),并且其中各两根导线(8)与一个区段导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布线时,多根导线(8)被自动引入到第一热塑性层(7.1)中或施加在第一热塑性层(7.1)上,特别是绘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布线时,多根导线(8)被自动引入到第一热塑性层(7.1)中或自动施加在第一热塑性层(7.1)上,使得导线(8)可以与功能元件(2)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器的局部作用下将所述导线(8)引入到所述第一热塑性层(7.1)上或引入到所述第一热塑性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