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偏置碰撞结构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偏置碰撞
,特别涉及一种小偏置碰撞结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美国保险协会IIHS实施的小偏置碰是目前最严格的碰撞工况之一,对车身结构设计要求较高。我国的汽车保险指数C-IASI也引进了IIHS的小偏置碰,小偏置碰撞性能开发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0003]目前的小偏置碰撞结构开发,存在两种主流开发策略:以沃尔沃的Shotgun-Ring技术为代表的位移导向策略,以及本田ACE技术为代表的前期吸能策略。但现有的小偏置碰撞结构开发策略无法明确车身结构优化方向,导致开发周期长,增加了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偏置碰撞结构优化方法,将车身结构科学划分多个碰撞区域,明确了优化方向,可大幅节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0005]一种小偏置碰撞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6]在LS-DYNA软件中建立车身模型,将车身结构划分为a个碰撞区域,a大于或等于2;
[0007]对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偏置碰撞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LS-DYNA软件中建立车身模型,将车身结构划分为a个碰撞区域,a大于或等于2;对每个该碰撞区域设计b种传力水平不同的结构,b大于或等于2;设计b因素a水平的正交试验,基于仿真试验的计算结果,利用公式(1)、(2)和(3)计算各该碰撞区域的等效轴向力;将各该碰撞区域的等效轴向力作为输入变量,以上铰链柱侵入量、下铰链柱侵入量及门槛变形量为输出变量,利用数学软件建立二阶响应面模型,并对该二阶响应面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结合优化结果,选取最优化解;各该公式为:F
i
=a
i
F
总
ꢀꢀꢀꢀꢀꢀꢀ
(2)其中,E
i
为第i个该碰撞区域中的一部件吸能量,E
int
为碰撞总吸能量,F
i
为第i个该碰撞区域的等效轴向力,E
i
和F
总
从该LS-DYNA软件中获得,m为整车质量,v0为整车的初始速度,v
x
、v
y
为碰撞后整车的x向、y向残余速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偏置碰撞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二阶响应面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的步骤包括:利用NSGA-II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连续的多目标优化Pareto解,结合优化结果,选取最优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偏置碰撞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a等于4时,定义4个该碰撞区域分别为第一碰撞区域、第二碰撞区域、第三碰撞区域和第四碰撞区域,该第一碰撞区域、该第二碰撞区域和该第三碰撞区域分别对应车身的三个纵向碰撞载荷,该第四碰撞区域对应车身的一个横向碰撞载荷,车身的纵向为车身的长度方向,车身的横向为车身的宽度方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偏置碰撞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车身前部至前纵梁前端区域划分为该第一碰撞区域,将该前纵梁前端至A柱前端区域划分为该第二碰撞区域,将该A柱及该A柱之后的区域划分为该第三碰撞区域,将车身整体横向区域划分为该第四碰撞区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偏置碰撞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b等于3时,定义3种传力水平分别为第一传力水平、第二传力水平和第三传力水平;对于该第一传力水平,将该第一碰撞区域、该第二碰撞区域、该第三碰撞区域和该第四碰撞区域均设计为车身的基础结构;对于该第二传力水平,将该第一碰撞区域设计为防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衡,范松,李伟,曾子聪,郑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