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42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24
提出一种油水分离方法以及实现其方法的装置,油水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油污水通过丝网;(2)丝网处理过的含油污水通过管式纤维滤芯处理。采用丝网前置处理后,去除污水中部分油和大粒径悬浮物,减轻了管式滤芯的负荷,减缓污染程度,增长使用寿命;步骤(2)之后还可以设置步骤(3)“通过丝网或纤维床处理”以提高效果;丝网、纤维床为水平或倾斜设置,在步骤(1)或(2)或(3)处理的同时间断的抽取丝网或纤维床下方聚集的油层以防止油层阻碍水流通过降低处理效率;设置第一、二、三容器作为实现步骤(1)-(3)的装置;作为一种变体:第一、二容器组合为左腔,第三容器为右腔,结构更加紧凑。凑。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
,具体是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的深度开采,化工企业的大型化发展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油水分离技术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行业中已经开发出多种方法和装备,用以实现油水分离的功能;论文《用于油水分离的聚结技术及其进展》对油水分离中的聚结原理进行了总结;申请号为201710718805.3 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方法,通过多层滤网实现了对污水的过滤、聚结以及破乳,污水中的油通过阻水渗透膜渗入储油腔,该方法针对稀油和悬浮物含量少的污水有效,当悬浮物含量较高,油密度较大(0.9以上)时,渗透膜会受到污染,其亲油憎水的润湿性下降,出现不能阻水,或者堵塞现象;申请号为201710020812.6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结原理的油水分离装置及其分离方法,其所设置的丝网聚结器和波纹板聚结器纵向放置,滤层流通面积受罐体直径制约;《油中乳化水的聚结分离及优化实验研究》对纤维聚结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方案的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和实现此方法的装置,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油水分离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油污水通过丝网;(2)丝网处理过的含油污水通过管式纤维滤芯处理。
[0005]丝网聚结除油简单,丝网被油和悬浮物堵塞后很容易通过反冲洗去除污染,恢复其性能,但是聚结效率和除油率低;管式纤维滤芯其特点恰好与丝网相反,具有聚结效果好,除油率高的优点,但是易受油和悬浮物的污染,尽管可通过反冲洗去除污染,不能100%恢复其性能,使用一定时间后,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需要再生或更换;采用丝网前置处理后,去除污水中部分油和大粒径悬浮物,减轻了管式滤芯的负荷,减缓污染程度,增长使用寿命。
[0006]为了提高处理效果,还包括步骤:(3)通过丝网或纤维床处理;所述步骤(3)设置在步骤(2)之后。
[0007]对于污水乳化较轻或处理后含油量要求不高的情形(3)采用丝网处理即可;对于污水乳化严重或处理后含油量要求较高的情形可采用纤维床处理。
[0008]当丝网或纤维床水平或倾斜设置时,污水中的油滴在经过丝网或纤维床时,聚结后的大油滴会聚集在其下部子腔内形成油层,油层浮在子腔上部,阻碍水流通过,降低处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应在当油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将丝网或纤
维床下腔聚集的油层抽出;为此提出本方法的一种改进:丝网、纤维床为水平或倾斜设置,在步骤(1)或(2)或(3)处理的同时间断的抽取丝网或纤维床下方聚集的油层。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现以上所述油水分离方法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丝网、管状纤维滤芯、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所述丝网设置在第一容器中,管状纤维滤芯设置在第二容器中,含油污水首先引入第一容器中,通过丝网处理后,再引入第二容器中,通过管状纤维滤芯处理后排出第二容器。
[0010]还包括第三容器,第三容器中设置丝网或纤维床作为处理部件,由第二容器排出的水引入第三容器中进行处理。
[0011]作为一种对第一、第二容器的改进,所述第一、第二容器、第三容器均设置在一个卧式罐中,第一、第二容器组成左腔,第三容器组成右腔,所述左腔和右腔之间采用隔板隔开;所述第一容器中的丝网水平设置在左腔上半部分,管式纤维滤芯水平设置在左腔水平丝网下方,含油污水首先由左腔体上方通过水平丝网后,再由滤芯外表面进入滤芯内孔,由滤芯内孔与第三容器之间连接的管路进入第三容器。
[0012]采用这种方式,结构紧凑,便于实施,工作时,含油污水首先进入初级容器上部,污水自上而下,通过丝网,大粒径的悬浮物会截留在丝网上,部分分散油滴经丝网聚结,变为大粒径油滴聚集在丝网下部的子腔内,经丝网聚结除油后,仍含有小粒径分散油和乳化油的污水经管式滤芯外部进入管腔,部分小粒径分散油和乳化油会在滤芯中聚结及破乳;经滤芯聚结后的污水进入第三容器,大油滴上浮到到集油腔,其他污水自上而下进一步再经丝网或纤维床处理,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0013]以上容器的设置思路仅仅是基于结构紧凑所设置处理方案,并未改变处理工艺的实质,其设置方案还可以包括很多变体,如:a、第一、第三容器是一个整体,第一容器组成左腔,第三容器为右腔,第二容器独立;b、第一容器为左腔,第二、三容器是右腔。只要能够保证同样污水的处理方向均可。
[0014]在卧式罐中,丝网水平或纤维床水平安装,同等容积下,水平方向上横截面较大,过流面积大,污水处理能力更强;管式纤维滤芯可以横向设置较多,过流截面积更大,压降小,处理能力大,同时横向放置时,可以由容器外直接插入容器固定,更换方便。
[0015]第三容器中的处理部件可以是丝网或纤维床,第三中的处理部件的放置方式为以下a、b、c方案中的任一种:a、处理部件为丝网,丝网水平放置;b、处理部件为丝网,丝网倾斜放置;c、处理部件为纤维床,纤维床水平放置。
[0016]丝网水平或纤维床水平安装,同等容积下,水平方向上横截面较大,过流面积大,污水处理能力更强;丝网倾斜放置,同样的空间中,其过流面积较水平和垂直放置时过流面积更大,节省了容器设置成本。
[0017]为了便于收集积油,在容器上方设置有集油腔,所述集油腔为凸出容器的腔体,用以收集浮油。
[0018]含油污水进入容器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本身所携带的浮油和大粒径分散油上浮到集油腔 ,通过集油腔可以方便的收取浮油。
[0019]为了提高丝网聚结的能力,水平丝网数量为2层或2层以上,下层丝网较上层丝网网孔更小;下层丝网较上层丝网网孔更小,可逐次增加丝网对更小直径油滴的聚结能力。
[0020]丝网逐渐密集,既能逐次过滤掉污水中的越来越小的杂质。
[0021]为了收集丝网、纤维床下方所聚集的油层,在丝网和/或纤维床下方设置有收油管,所述收油管通过泵与丝网或纤维床上方腔体连通,通过泵可将丝网或纤维床下方聚集的油层泵至丝网或纤维床上方;当丝网为多层时,油层泵入的位置为最上层丝网的上方。
[0022]各子腔聚集的油抽取有2种控制方式:定时方式和油层厚度测量判定方式, 油层厚度测量判定方式需要在丝网和纤维床子腔内设置油水界面仪,当积累的积油高度达到设定值时启动抽油泵。
[0023]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污水中携带的杂质(悬浮物)及重质油逐渐滞留在丝网表面,滤芯、滤床表面及内部,导致压降增大、降低处理效率,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反冲洗,以去除杂质和油污,恢复性能,为了实现反冲洗功能,还设置有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反冲洗气路和反冲洗水路,所述反冲洗水路和反冲洗气路与初级处理容器、第三容器均连通,反冲洗介质通过丝网、管式纤维滤芯、纤维床的流向与处理含油污水时污水的流向相反。
[0024]反冲洗时,反冲洗的气流和水流通过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油污水通过丝网;(2)丝网处理过的含油污水通过管式纤维滤芯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3)通过丝网或纤维床处理;所述步骤(3)设置在步骤(2)之后。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油水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丝网、纤维床为水平或倾斜设置,在步骤(1)或(2)或(3)处理的同时间断的抽取丝网或纤维床下方聚集的油层。4.用以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油水分离方法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丝网、管状纤维滤芯、第一容器、第二容器,所述丝网设置在第一容器中,管状纤维滤芯设置在第二容器中,含油污水首先引入第一容器中,通过丝网处理后,再引入第二容器中,通过管状纤维滤芯处理后排出第二容器。5.根据权利要求4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容器,第三容器中设置丝网或纤维床作为处理部件,由第二容器排出的水引入第三容器中进行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5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容器、第三容器均设置在一个卧式罐中,第一、第二容器组成左腔,第三容器组成右腔,所述左腔和右腔之间采用隔板隔开;所述第一容器中的丝网水平设置在左腔上半部分,管式纤维滤芯水平设置在左腔水平丝网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王玉江常小军张正征李铁峰孙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亿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