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延迟膜及补偿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06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0
一种相位延迟膜,适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相位延迟膜包括聚合物基板以及液晶层。聚合物基板具有正波长分散特性,且聚合物基板的厚度介于5微米至100微米之间;液晶层以全涂布制程直接涂布于聚合物基板上,其中聚合物基板及液晶层其中之一者具有二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另一者具有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此相位延迟膜具有薄型化且可以卷对卷制程与线性偏光片进行贴合的功效。一种应用此相位延迟膜的补偿膜亦被提供。相位延迟膜的补偿膜亦被提供。相位延迟膜的补偿膜亦被提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位延迟膜及补偿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相位延迟膜及补偿膜,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相位延迟膜及补偿膜。

技术介绍

[0002]在光学显示器中,通常通过使用相位延迟膜来对光线的相位差进行修正,以改善光学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举例而言,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 Display)中,金属电极容易反射环境中的自然光而导致其对比度降低,故在出光面上通常会贴合由线偏光板及相位延迟膜所构成的圆偏光板,以修正经反射的自然光的相位差而使得所述自然光无法由出光面射出,进而改善自然光反射的问题。
[0003]然而,习知的相位延迟膜通常仅能够针对单一波长进行理想的相位差修正,且通常具有正波长分散特性,而此些特性大大限制其应用范围及表现;习知逆波长分散性的现行商品由两聚合物层贴合而成,制程复杂且厚度偏厚,在现行轻薄趋势下使用范围受限,再加上无法直接与偏光片卷对卷(roll

to

roll)贴合,因此制程繁琐而成本高。
[0004]此外,另一习知逆波长分散性的现行商品由两液晶层贴合而成,厚度太薄,不易后制程的加工,且具有大视角漏光的色偏问题,耐候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相位延迟膜,具有薄型化且可以卷对卷制程与线性偏光片进行贴合的功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补偿膜,具有简化制程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
[0007]本技术所提供的相位延迟膜,适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相位延迟膜包括双轴延伸的聚合物基板以及液晶层。聚合物基板具有正波长分散特性,且聚合物基板的厚度介于5微米至100微米之间;液晶层以全涂布制程直接涂布于聚合物基板上,在液晶层及聚合物基板之间不具有粘合层,且液晶层的厚度介于0.4微米至5微米之间,其中聚合物基板及液晶层其中之一者具有二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另一者具有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聚合物基板及液晶层其中之一者具有光轴角度介于10度到20度之间,另一者具有光轴角度介于70度到80度之间。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聚合物基板及液晶层构成具逆波长分散特性的四分之一波板。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相位延迟膜适于直接与一线性偏光片以卷对卷制程贴合在一起,且具有二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的所述液晶层及所述聚合物基板其中之一介于具有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的所述液晶层及所述聚合物基板其中之另一及所述线性偏光片之间。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聚合物基板可以为碳酸聚酯
(Polycarbonate,PC)、环烯烃聚合物(Cyclo Olefin Polymer,COP)、环烯烃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其他聚合物材料。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聚合物基板及液晶层其中之一者具有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且平面内相位差值(in

plane retardation,Ro)介于120纳米至138纳米之间。
[0013]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聚合物基板及液晶层其中之一者具有二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且平面内相位差值(Ro)介于240纳米至270纳米之间。
[0014]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相位延迟膜的平面内相位差值(Ro)介于150纳米至170纳米之间。
[001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聚合物基板具有相位差值根据光的波长变长而变小的正波长分散特性,或者相位差值未发生变化的平坦的波长分散特性。
[001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相位延迟膜的厚度介于5微米至105微米之间,光轴角度介于40度到50度之间。
[0017]本技术所提供的补偿膜,适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补偿膜包括相位延迟膜以及线性偏光片。相位延迟膜包括聚合物基板以及液晶层,聚合物基板具有正波长分散特性,且聚合物基板为双轴延伸的碳酸聚酯,其光轴角度为10度到20度之间或70度到80度之间,且聚合物基板的厚度介于5微米至100微米之间;液晶层以全涂布制程直接涂布于聚合物基板上,其中聚合物基板及液晶层其中之一者具有二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另一者具有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其中聚合物基板及液晶层其中之一者具有光轴角度介于10度到20度之间,聚合物基板及液晶层之另一者具有光轴角度介于70度到80度之间。相位延迟膜的平面内相位差值Ro介于150纳米至170纳米之间,且光轴角度介于40度到50度之间。线性偏光片经由卷对卷制程与相位延迟膜贴合在一起,其中,具有二分之一波长的液晶层及聚合物基板其中之一介于具有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层的液晶层及聚合物基板其中之另一及线性偏光片之间。
[0018]本技术实施例相位延迟膜因采用液晶层的直接全面涂布于双轴延伸的聚合物基板上,因此可满足相位延迟膜薄型化的趋势,更可进一步借由调整适当聚合物板的厚度,使相位延迟膜达到不同显示器的最佳化厚度需求:更使相位延迟膜可以卷对卷制程与线性偏光片进行贴合,进而有效简化制程以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相位延迟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补偿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补偿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相位延迟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相位延迟膜10
包含聚合物基板12及液晶层14,聚合物基板12的厚度介于5微米(μm)至100微米之间,于一实施例中,聚合物基板12具有正波长分散特性,即聚合物基板12可表现出相位差值根据光的波长变长而变小的正波长分散特性,亦或者聚合物基板12可表现出相位差值根据光的波长也几乎未发生变化的平坦的波长分散特性;液晶层14以全涂布制程直接涂布于聚合物基板12上,在液晶层14及聚合物基板12之间不具有粘合层,液晶层14的厚度介于0.4微米至5微米之间;其中,聚合物基板12及液晶层14其中之一者具有二分之一波长(λ/2)的相位延迟量,另一者具有四分之一波长(λ/4)的相位延迟量。
[0024]于一实施例中,聚合物基板12例如为双轴延伸的碳酸聚酯(Polycarbonate,PC)基板,光轴角度为10度到20度之间或70度到80度之间,液晶层14的光轴角度为10度到20度之间或70度到80度之间。于一实施例中,当聚合物基板12的光轴角度介于10度到20度之间,则液晶层14的光轴角度介于70度到80度之间,当聚合物基板12的光轴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位延迟膜,适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膜包括:一聚合物基板,具有正波长分散特性,且所述聚合物基板的厚度介于5微米至100微米之间;以及一液晶层,以全涂布制程直接涂布于所述聚合物基板上,在所述液晶层及所述聚合物基板之间不具有粘合层,且所述液晶层的厚度介于0.4微米至5微米之间,其中所述聚合物基板及所述液晶层其中之一者具有二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另一者具有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延迟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聚合物基板及所述液晶层其中之一者具有光轴角度介于10度到20度之间,另一者具有光轴角度介于70度到80度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延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板及所述液晶层构成具逆波长分散特性的四分之一波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延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延迟膜适于直接与一线性偏光片以卷对卷制程贴合在一起,且具有二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的所述液晶层及所述聚合物基板其中之一介于具有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的所述液晶层及所述聚合物基板其中之另一及所述线性偏光片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延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板可以为碳酸聚酯、环烯烃聚合物、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延迟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板及所述液晶层其中之一者具有四分之一波长的相位延迟量,且平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锐敏王耀常谢依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龙华光电薄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