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85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其采取了由于内压力上升上盖9的膨胀形变,而使外端钮8和导线之间的连接被进行切断的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基板6,其上面侧与上盖9的底面外周相接,其下面侧与电容器元件2的上面,以及与夹持电容轴心的对面两侧相压接。而电容器元件2是被托底罩5和安全装置基板6相夹持固定在密封外壳1内。在密封外壳1内注入绝缘油3,并封入沸石。(*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利用随着密封外壳内部的压力上升而使其上盖膨胀形变,并使其导线和外部端钮之间的连接相断开的电容器。如上述电容器的先有例,可举一个专利公开第62018号公报所记载的内容。其图4所示是这个先有电容器的断面图。图中31是密封外壳,在密封外壳31内装有电容器元件32,充满绝缘油33。并在上述密封外壳31的开口面上,将外端钮38和38安装在上盖39上,而上述外端钮38和38与从电容器元件32引出的导线41和41,籍助于安全装置基板36相连接。然后将上述电容器元件32的下端部,松插入用绝缘材料制成的托底罩35中,目的是使电容器元件32和密封外壳31相互绝缘。上述先有的电容器,当在异常动作下密封外壳31的内压力进行上升时,由于其压力而使上盖39向外挤压产生膨胀形变。同时由于上盖39的膨胀形变,又使外端钮38和38与导线41和41的连接产生断开,致使通向电容器元件32的电位被截断。从而通过这种安全功能的动作,以防止由于电容器元件32的绝缘被破坏而导致外壳被破坏。上述先有的电容器,通过利用上盖39的膨胀形变,而可切断外端钮38和38与导线41和41的连接。当然这是一个方面,然而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其特征是将电容器元件(2)装入沿着轴向上下配置的密封外壳(1)之中,通过这个密封外壳(1)的内压力上升,使膨胀形变的上盖(9)的外圆周,被固定在上述密封的外壳(1)中,且在这个上盖(9)设有外端钮(8),这个外端钮(8)和从上述电容器元件(2)所引出的导线(11)相连接,并在由于上述上盖(9)的膨胀形变,而可能将形成外端钮(8)与导线(11)被切断的电容器中,使其在上述电容器元件(2)的上端侧和上盖(9)之间设有辅助构件,这个辅助构件(6)的上面侧与上盖(9)的底面外周相接,而其下面侧通过夹持上述电容器元件(2)轴心对面的两侧,以此来作为控制电容器元件(2)向上盖(9)侧移动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9-25 275382/961.一种电容器,其特征是将电容器元件(2)装入沿着轴向上下配置的密封外壳(1)之中,通过这个密封外壳(1)的内压力上升,使膨胀形变的上盖(9)的外圆周,被固定在上述密封的外壳(1)中,且在这个上盖(9)设有外端钮(8),这个外端钮(8)和从上述电容器元件(2)所引出的导线(11)相连接,并在由于上述上盖(9)的膨胀形变,而可能将形成外端钮(8)与导线(11)被切断的电容器中,使其在上述电容器元件(2)的上端侧和上盖(9)之间设有辅助构件,这个辅助构件(6)的上面侧与上盖(9)的底面外周相接,而其下面侧通过夹持上述电容器元件(2)轴心对面的两侧,以此来作为控制电容器元件(2)向上盖(9)侧移动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是上述辅助构件(6)对电容器元件(2),具有从其上端侧进行挤压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是在电容器元件(2)的下端部和密封外壳(1)的底部(1a)之间,设置有对电容器元件(2)和下端侧进行悬起的托底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成隆夫松井启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指月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