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州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可使床垫形成沟槽的婴儿床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78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4
一种可使床垫形成沟槽的婴儿床板,包括床头板、床中板和床尾板。床中板的一端通过活页与后上梁联接,另一端通过提把和插销可卡紧于前上梁。床中板可下沉而形成沟槽,大人抱婴儿的手可从沟槽中抽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减小对婴儿的扰动。可减小对婴儿的扰动。可减小对婴儿的扰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使床垫形成沟槽的婴儿床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使床垫形成沟槽的婴儿床板,属于日常生活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婴儿床垫是整块且平整的,中间不能形成沟槽,支承床垫的床板也没有使床垫产生沟槽的机构。当把睡着的婴儿移放于婴儿床上时,大人托着婴儿的肩、颈、头部的手从婴儿与床垫间抽出会对婴儿产生扰动而惊醒。如果大人的这只手下面有一条活动沟槽:手进入沟槽后抽出,再把床垫复位使之平整,这样,可以减小对婴儿的扰动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防扰动效果好的可使床垫形成沟槽的婴儿床板。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5]1、本技术由床头板、床中板和床尾板组成,床中板处于婴儿平躺时颈部的下方。床垫也相应地制成床头垫、床中垫和床尾垫,用魔术贴粘连于相应的床板上。床中板可作下沉式活动。床中板下沉时,床中垫处相对于床头垫和床尾垫形成沟槽,抱婴儿置于床上后,大人托着婴儿的肩、颈、头部的手可进入沟槽中,而后脱离与婴儿的接触并把手抽出来,这样可以减少抽手时对婴儿的扰动。
[0006]2、床中板1的一端通过活页与后上梁联接,床中板可绕活页的轴运动;床中板的另一端装有提把,装在前上梁的插销可将提把的插口卡住;当插销与插口脱离时,床中板下行,床中垫下行而形成沟槽。
[0007]3、本技术的使用:放下活动护栏;打开插销,使与床中板相连的床中垫下沉,形成一条沟槽;抱婴儿躺于床上,托着婴儿的肩、颈、头部的手轻轻地移入沟槽中,把手从沟槽中抽出来;提起提把使床中垫上升复位,插上插销;提起活动护栏并固定。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相同点是:都是可装于婴儿床架上的床板。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是:床板上可形成沟槽,便于大人将婴儿置于床上后把被婴儿压在床垫上的手抽出来。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防扰动效果好,可用之对现有婴儿床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床中板活动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床中板安装提把和活页示意图(底面朝上)。
[0012]图3为本技术的插销整体立体图(此图放大至图1尺寸的17倍)。
[0013]图4为本技术的插销安装于前上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限位绳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图5均放大至图1尺寸的17倍。
[0014]图6为本技术的床中板在婴儿床中的位置示意图。
[0015]图7为图3所示的插销中插销杆主视图;图8为图3所示的插销中插销杆左视图;图9为图3所示的插销中插销杆立体图;图10为图3所示的插销中插销座立体图。图7~图10均放大至图1尺寸的17倍。
[0016]在图1~图10中,床中板(1)、提把(11)、插口(111)、活页(12)、插销(13)、插销杆(131)、插销杆头(1311)、床头板(2)、床尾板(3)、床中垫(4)、床头垫(5)、床尾垫(6)、限位绳(7)、前上梁(01)、后上梁(02)、活动护栏(03)、固定护栏(0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图10的形状、构造,按以下方式实施。
[0018]1、本技术由床头板2、床中板1和床尾板3组成。
[0019]2、床中板1的一端通过活页12与后上梁02联接,床中板1可绕活页12的轴运动;床中板1的另一端装有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提把11,所述的提把11的插口111可被装在前上梁01的插销13卡住。床中板1两端间的长度比床头板2或床尾板3相应的长度短1.5cm~2.0cm, 以使床中板1、床中垫4可绕活页12的轴下行。床中板1的宽度为9cm~12cm。
[0020]3、如图3、图7~图10所示,将插销13的插销杆头1311制成斜坡状,并将插销杆131用于插入提把11的插口111的一截在高度上切去20%~30%,以使插入过程顺畅。
[0021]4、床头板2和床尾板3被固定于床架上;限位绳7的两端分别用螺钉固定于所述的床头板2和床尾板3的底面,所述的限位绳7用于限制床中板1下行的程度。
[0022]5、床头垫5、床中垫4和床尾垫6的长、宽尺寸分别与床头板2、床中板1和床尾板3的尺寸相同,用魔术贴分别粘连于床头板2、床中板1和床尾板3上。
[0023]6、本技术的使用:放下活动护栏03;打开插销13,使与床中板1粘连的床中垫4下沉,形成一条沟槽;抱婴儿至床上方,抱婴儿的肩、颈、头部的手对向沟槽、下移,至婴儿被床头垫5和床尾垫6托住后,把手从沟槽中抽出来;提起提把11使床中垫4上升复位,插上插销13,这时床中垫4、床头垫5和床尾垫6处于同一平面;提起活动护栏03并固定。
[0024]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使床垫形成沟槽的婴儿床板,包括床头板(2)、床中板(1)和床尾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中板(1)的一端通过活页(12)与后上梁(02)联接,床中板(1)可绕活页(12)的轴运动;床中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吴文启易慧卢凯玲文海燕熊建文陈美兆王沥辉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