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注液支座及体外诊断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68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路注液支座。该管路注液支座包括支座本体和导向杆;其中,所述支座本体上设有管路孔,所述导向杆的外径尺寸小于管路的内径尺寸并且与所述支座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杆可以穿入所述管路,以引导所述管路穿过所述管路孔,使所述管路与所述支座本体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路注液支座,不仅可以实现对管路的过盈配合连接,稳定管路出口位置,提高注液方向的精度,而且还可以为过盈连接过程中的管路提供径向支撑,保证过盈配合状态下管路内径的一致性,保证注液质量。液质量。液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注液支座及体外诊断仪器


[0001]本技术属于温控
,具体涉及一种管路注液支座及体外诊断仪器。

技术介绍

[0002]在IVD(In

Vitro Diagnostics)体外诊断行业中,一般都需要进行试剂和样本的加注。然而,不同的加注方式,通常会带来不同的注液质量,例如注液后产生的气泡量、注液后在反应容器上的挂液量、注液过程中液柱方向等,并最终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
[0003]当前,进行试剂和样本的加注操作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
[0004]第一种方案是利用接头进行管路和注液部件的连接,借助注液部件完成最终的注液操作。在这种方案中,由于使用了注液部件,例如注液针,因此可以提高对注液方向的控制精度,但是由于存在管路、接头和注液部件之间的连接,使注液路径必然会发生变化而引起局部压力损失和局部湍流,从而影响注液质量;
[0005]第二种方案是将管路穿过注液支座并伸出一段距离,直接由管路完成注液操作。这种方案可以保证整个注液路径的连贯性,有效避免连接位置出现的局部压力损失和局部湍流,但由于常用管路通常选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备,且外径尺寸一般也只有2mm左右,甚至可以小到1.6mm,这样管路的强度有限,因此为了保证管路可以有效穿过注液支座,就会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穿设。结合图1所示,首先在注液支座11上开设内径尺寸大于管路2外径尺寸的管路孔111,将管路2以间隙配合的方式穿过管路孔111并伸出注液支座11,然后借助塞片3填充管路2与注液支座11之间的剩余间隙,从而达到对管路2的挤压固定,以稳定注液过程中的管路出口位置,准确控制注液方向,保证注液质量。
[0006]然而,在上述第二种方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管路与注液支座之间的预留直径间隙一般只有0.05mm,这样不仅塞片的插装操作困难,而且插装效果很难保证,极有可能出现塞片对管路的单边挤压而出现局部变径情况影响注液效果。
[0007]此外,为了避免注液支座与注液后的液面发生接触而影响注液质量的问题,通常需要将管路伸出注液支座3~5mm,这对于直径只有1.6mm的管路来说,注液过程中极易发生管路抖动,影响注液方向的稳定性,从而也会导致注液质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前采用管路注液时存在注液质量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注液质量的管路注液方案。
[0009]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管路注液支座,包括支座本体和导向杆;其中,所述支座本体上设有管路孔,所述导向杆的外径尺寸小于管路的内径尺寸并且与所述支座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杆能够穿入所述管路,引导所述管路穿过所述管路孔,使所述管路与所述支座本体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路孔的内径尺寸小于管路的外径尺寸,所述管路的外表面与所述管路孔的内表面形成过盈配合接触。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管路注液支座还设有延伸支撑;所述延伸支撑位于所述支座本体中所述管路孔的出口位置,并且所述延伸支撑与伸出所述管路孔的管路形成过盈配合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路孔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管路的外径尺寸。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支撑由多个支撑抓组成,并且多个所述支撑抓沿所述管路孔的圆周方向均布。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抓采用弹性设置,能够沿所述管路孔的径向形成弹性夹持。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支撑与所述支座本体之间采用可拆式连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支撑上外螺纹,所述支座本体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延伸支撑与所述支座本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支座本体之间采用分体式结构。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采用T形结构,由相互垂直的固定端和导向端组成;其中,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座本体中所述管路孔的出口位置连接,所述导向端沿所述管路孔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管路孔中。
[0019]一种体外诊断仪器,具有以上所述的管路注液支座和管路;其中,所述管路与所述管路注液支座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0020]在本技术的管路注液支座中,通过在支座本体上开设孔径尺寸小于管道外径尺寸的管道孔,使管道穿过管道孔之后与支座本体形成过盈配合连接,从而达到管路注液支座对管道固定,稳定管道出口位置,提高注液方向的精度。与此同时,通过设置一个外径尺寸小于管道内径尺寸的导向杆,利用导向杆对穿过管道孔的管道提供内部支撑,使管道穿过管道孔时形成沿圆周方向的均匀径向压缩,不仅可以提高管道强度,便于管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穿过管路孔,而且还可以为管路提供径向支撑,保证过盈配合状态下管路内径的一致连续性,保证注液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结构管路注液支座与管路处于连接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一中管路注液支座与管路进行连接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实施例一中支座本体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实施例二中管路注液支座与管路进行连接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实施例二中管路注液支座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实施例三中管路注液支座与管路进行连接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实施例三中支座本体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
[0029]11

常规结构的注液支座;111

常规结构注液支座上的管路孔;2

管路;
[0030]3‑
塞片;1a

实施例一的管路注液支座;11a

实施例一中的支座本体;
[0031]12a

实施例一中的导向杆;111a

实施例一中管路注液支座上的管路孔;
[0032]1b

实施例二的管路注液支座;11b

实施例二中的支座本体;
[0033]12b

实施例二中的导向杆;13b

螺钉;14b

垫片;
[0034]111b

实施例二中管路注液支座上的管路孔;121b

固定端;122b

导向端;
[0035]1c

实施例三的管路注液支座;11c

实施例三中的支座本体;
[0036]12c

实施例三中的导向杆;13c

延伸支撑;
[0037]111c

实施例三中管路注液支座上的管路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注液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本体和导向杆;其中,所述支座本体上设有管路孔,所述导向杆的外径尺寸小于管路的内径尺寸并且与所述支座本体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杆能够穿入所述管路,以引导所述管路穿过所述管路孔,使所述管路与所述支座本体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路注液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孔的内径尺寸小于管路的外径尺寸,所述管路的外表面与所述管路孔的内表面形成过盈配合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路注液支座,其特征在于,该管路注液支座还设有延伸支撑;所述延伸支撑位于所述支座本体中所述管路孔的出口位置,并且所述延伸支撑与伸出所述管路孔的管路形成过盈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路注液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孔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管路的外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路注液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支撑由多个支撑抓组成,并且多个所述支撑抓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琪琪王光亮黄修涛张福星肖育劲胡鹍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